首页 > 分享 > 古人以花入馔, 能做插花而且还能吃, 这几种花太有用处了!

古人以花入馔, 能做插花而且还能吃, 这几种花太有用处了!

说起花,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美丽芬芳,美化环境?馈赠亲友,传达感情?是的,在读此书之前,我们都会觉得,花主要就是用来观赏,最多可以做做花茶什么的。

直到这本书的出现,让我们对花又多了一点认识,原来它还可以吃,而且吃的方法,超乎你的想象。原来吃花不仅能吃出风雅,还能吃出健康和美丽。更有趣的是,花,可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植物,它们的阅历,也是相当丰富。

本书《花为馔》的作者蓝紫青灰,是盛大文学首批金牌作者。她写了个“色·味”系列,《花为馔》是她这个系列的第二本,这其中所说的“馔”,就是“吃”的意思。

在这本书里,作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近四十种花朵的烹饪和食用方法,还跟我们讲了许多历史上的食花掌故,以及文化故事,让人大开眼界。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这本书,一起走入奇妙的花的世界。

其实很早的时候,咱们中国古人就有食花的传统和雅兴,留下了不少食花趣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人们就会吃花了,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提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香味淡雅清幽,有清热解火之功效。

唐代武则天在花朝日,也就是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会游园赏花,命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糯米一起捣碎蒸熟,做成“百花糕”,然后赏赐给文武百官品尝。

宋代的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将梅花瓣洗净,用雪水煮;待白粥熟时同煮。”这是用煮的方法吃梅花。

明代的王象晋,在《群芳谱》中写道:“玉兰花馔。花瓣洗净,拖面,麻油煎食最美。”这是用油煎的方法吃玉兰花。

清代顾仲在《养小灵·餐芳谱》中,也写了吃迎春花的方法:“热水一过,酱、醋拌供”,就做成了“迎春花馔”,也就是现代的凉拌。

古人爱花吃花出了名的,要属文人袁枚,他“春天食玉兰,夏天食荷花,秋天食菊花,冬天食腊梅。”由于他是有名的大才子,民间的百姓,也都纷纷效仿他吃花。

当然,我国少数民族白族,也有食花的传统。传说,每年旧历的五月初五,是白族花神娜枝的生日。那天,家家户户倾巢出动,载歌载舞,大家到处采摘百花百草用来制药,或者共食,或者祭祀花神。因此,后人把这天称作“花食节”。

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吃花,要从孩童时期的槐花说起。北方,每年五月份,清甜的洋槐香就会飘满大街小巷。爬上树,采一串捧在手心,甘甜芬芳,唇齿间都流淌着幸福的甜蜜。

其实,除了花朵,国槐的叶子也可以用作食材。作者告诉我们,在中国古代,国槐的花虽然不被食用,但它春天新生的嫩叶是可以入馔的。简单的做法就是“炸熟水淘过食”,然后油炸水炒,去掉苦味,最后用酱醋油盐拌一下,就可以吃了。

还有一种比较考究的做法,叫做“槐叶冷淘”。夏季,采下嫩一点的槐叶,开水焯过,过滤一下,用这个汁来和面。接着,把煮好的面捞出来过水,拌上醋和酱油,就可以开动了。想想三伏酷热天气,人没什么胃口,这时来一盘这样的过水凉面,真是让人的食欲和精神,都大为振奋。

槐叶冷面是一道传统面食,杜甫有《槐叶冷淘》一诗,分明就是一份菜谱。在唐代只要是个官,夏季时,都可以在他们的工作餐中吃到槐叶冷淘。这道面食似乎很受欢迎,从唐代一直吃到宋代。

苏东坡也有诗提到过它,诗名挺长,叫做: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说的大概就是,苏东坡自己带着白酒和鲈鱼,到詹使君那儿,吃他做的这道面食。可见古代的文人,吃得是既细致,又讲究。

中国古人吃花吃得这样风雅,那西方人呢?如果你读过安徒生童话,你一定知道,里面有个叫《接骨木树妈妈》的故事。故事中不断出现“接骨木”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无比神奇。《哈利波特》里,邓布利多使用的魔杖,就是用接骨木和夜骐的尾毛制成的。

当然,接骨木的神奇功能,并不是人们臆想出来的。在欧洲中世纪几次大瘟疫,人口大量死亡的时代,接骨木花茶应运而生,它可以预防疾病,是能救命的神奇植物。

而在古代欧洲草药史中,接骨木花茶,还能治疗感冒带来的不适,也可以预防感冒。热气腾腾的接骨木花茶,不知温暖过多少生病的孩子。

西方影视作品中出现的这种接骨木,可以在宜家的瑞典食品屋里找到。宜家长期出售接骨木糖浆,并备有配方卡,引导我们如何配置接骨木饮料。如果没有宜家,也可以自己熬制一杯接骨木糖浆。

将接骨木花朵摘下洗净,加入水煮开。待热水静置二十四小时,用纱布过滤,加糖再煮开。等糖完全融化后,将接骨木糖浆倒入杯子里拧紧,待其冷却后,收藏于阴凉的地方。想喝的时候,就倒出来一点儿,兑上冰水,就是一杯甜蜜芳香的接骨木饮料了。

除了神奇的接骨木,薰衣草也是个非一般的存在。

2001年,一部偶像剧《薰衣草》,让这个饱含浪漫和深情的花卉,走入了大家的视野。薰衣草,名字好听,花朵好看,颜色美丽,气味芬芳,几乎找不到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但很多人不知道,薰衣草在被当作花茶材料和西点材料前,还有着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1346年,黑海之滨富庶的卡法城内,所有的守兵,已经被蒙古大军锲而不舍的攻势,冲击得疲惫不堪。但这时,蒙古军队似乎也显示出罕见的疲劳,军营里已没有那种骠悍狂野的喊杀声,显得十分平静。守兵就想,难道他们终于要退兵了?

但很快,守军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猜测完全错了。蒙古人骤然打破了白昼的和平,在短得骇人的时间内,凝聚起所有力量,发起了新一轮攻击!他们改变战术,不再让士兵们攀附城墙,而是用巨大的弹弩,向城里发射炮弹。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些炮弹,竟然全都是用人做成的!但守城的一方很快就发觉,这些“炮弹”在被发射之前,就已经死了。可是,蒙古军队为什么要把士兵的尸体抛进城里呢?

不久以后,城里迅速爆发的黑死病,给他们做了解答。守军这才明白蒙古人的用意。原来蒙古军队中流行黑死病,这种非战斗减员,使攻城变得格外困难,于是他们的将领,大胆地想出了这个计策,把死亡的士兵射进城里,利用致命的流行疾病,使卡法城不攻自破。

几天后,卡法城里的人开始死亡,一些活着的人逃走了,登上前往意大利的船。期间,水手一个接一个地死去,而老鼠却在船到达西西里后,大批大批地登上了岸。接下来的四百年,黑死病蔓延欧洲,欧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因此而死亡。

然而,在大量城市爆发黑死病的期间,有一个角落却幸免于这场灾难,是当时英国的一个叫伯克勒斯伯的小镇。小镇里有一个薰衣草交易中心,这里的工人,经常用薰衣草油来熏香皮件,而这些工人里面,没有一个人得黑死病。

原因很快被人们找到:黑死病是靠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的,而薰衣草的一大功能,就是驱赶跳蚤。从此,薰衣草成为房间里驱虫避秽的药草,这一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679年,黑死病的侵略终于停止,而薰衣草,也成了拯救人类的大功臣。现在,薰衣草主要用来泡茶,也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西点。当你沉浸在薰衣草的芬芳里时,可别忘了它曾帮助我们抵制瘟疫,给我们带来了平安。

读到本书,方觉世事万千,花朵和人类,竟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也难怪作者如此爱花,如此爱研究花了。这本清新美好的《花为馔》,或许能替你扫去平日的烦忧,唤起你对生活的热情和兴味。

获取听书资源,请下载“仁仁阅”APP。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以花入馔:舌尖上的鲜花美食(一)
古人花卉入馔
以花入馔 秀色可餐 那些舌尖上的鲜花美食
以花入馔,食之雅趣
寻味儿丨以花入馔 秀色可餐 那些舌尖上的鲜花美食
以花入馔
以花为食 古人的花馔习俗
以花入馔,古人与花的千古韵事
以花入馔,食之有道——姚安县文化馆
江南三月,以花入馔!春天的花多好吃?哪些花可以成为佳肴?你知道吗?

网址: 古人以花入馔, 能做插花而且还能吃, 这几种花太有用处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496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河州牡丹入馔 舌尖上的“国色天香
下一篇: 花时 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