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科普 | 品赏《诗经》植物之水生植物篇

植物科普 | 品赏《诗经》植物之水生植物篇

(来源:海淀园林)

THE SONGS

《诗经》

《诗经》× 翠湖湿地公园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其中共收录了植物约140种,每一株植物都承载着两千五百多年前人们的悲喜与感怀。翠湖湿地公园植物资源丰富,现有草本植物382种,木本植物73种。其中45种草本植物、27种木本植物在《诗经》中均有记录。

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

认识《诗经》里的那些植物吧~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说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歇在河中沙洲,美丽而贤淑的姑娘,是君子的梦中情人。长长短短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地采摘,美丽而贤淑的姑娘,梦中醒来难以忘怀。

此诗采用兴而有比的手法,以雎鸠的鸣叫声起兴,引出“窈窕淑女”的主题,然后用赋的手法铺叙开来,是《诗经》的开篇。

植物小课堂

荇菜:即莕菜,别名接余、水镜草、金丝荷叶等。属浅水性植物,一般干3-5月返青,5-10月开花并结果,9-10月果实成熟。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叶片形睡莲,小巧别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长。多生于城郊池沼或不甚流动的河溪湖泊中,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自古嫩茎叶作菜蔬食用,先秦时并供祭祀之用。全草可入药,亦可作观赏植物。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说

河畔芦苇碧苍苍,深秋白露结成霜。我所思念的人儿,就在水的那一方。逆着水流沿岸找,道路艰险又漫长。顺着水流沿岸找,仿佛在那水中央。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诗,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整首诗意境飘逸,神韵悠长,被后世吟诵至今。

植物小课堂

蒹:还没有长穗的芦苇; 葭:初生尚未秀穗的芦苇,生于浅水或低湿潮润处。芦苇是禾本科芦苇属多年水生的高大禾草,能够长到1-3米。它的根茎非常发达,秆部由二十多节组成,就像甘蔗一样。每年八、九月,芦苇顶部就会长出浓密的圆锥花序。种子成熟后飘落到水中就能长出新的植株,以其迅速的繁殖能力,常常形成连片的芦苇荡。而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所形成的良好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和繁殖的家园。

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 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诗说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娇美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轻狂之人。

诗歌开头以草木起兴,委婉含蓄地引出下文。整首诗歌表达了热恋中的古代青年男女在欢会中的愉悦心情,诗中所描写的那种俏皮,更能表现他们的亲密无间,小儿女的情态在诗中被刻画得入目三分。

植物小课堂

荷华:即荷花,又名莲花、芙蓉、菡(hàn)萏(dàn)等,为睡莲科莲属的多年水生草本花卉植物,花期6~9月,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故而也被称为“活化石”。荷花除了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还有食用、药用价值。荷花全身都是宝:莲子可以养心、益肾、补脾,荷花可以活血止血,清热解毒,荷叶可以清暑利湿,减肥瘦身。

小雅·鱼藻

鱼在在藻,依于其 蒲。

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诗说

群鱼水藻丛中游,贴着蒲草多安详。周王住在镐京城,所居安乐好地方。

通观全诗,“鱼”和“王”,“藻”和“镐”在意象和结构上严格对应,起兴之意昭然。诗人歌咏鱼得其所之乐,实则借喻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气氛。正是有了这一层借喻关系,全诗在欢快热烈的语言中充分展现了君民同乐的主题。

植物小课堂

蒲:亦称“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状茎乳白色,果皮具长形褐色斑点;种子褐色,微弯。花果期5-8月,多生长于湖泊、池塘、沟渠、沼泽及河流缓流带。香蒲的经济价值较高,其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花粉即蒲黄入药;幼叶基部和根状茎先端可作蔬食;雌花序可作枕芯和坐垫的填充物。

END

编辑/ 梁倩

责任编辑/ 李海川

投稿邮箱/yljdqgzb@163.com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古典文学里的植物-《诗经》
中药植物科普之
诗经植物图鉴
不一样的花,园林常用水生植物图鉴,挺水植物篇
诗经植物图鉴的书评 (20)
图说,诗经中的152种植物(一)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诗经植物图鉴|荇菜
田小艾幼儿识字启蒙花朵篇第04集认字动画片花朵植物科普之天竺葵
田小艾幼儿识字启蒙花朵篇第22集识字游戏花朵植物科普之梅花
写给孩子的古典文学植物图鉴(全三册) 短评

网址: 植物科普 | 品赏《诗经》植物之水生植物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60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水生植物 湿地
下一篇: 山水相融 美美与共 梁平绘就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