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传统名花,古时被称为"花相",是常用的造景植物,不仅能够供人们观赏,有些品种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芍药具有复杂的休眠特性,导致繁殖周期长、系数低,传统的育种方法很难进行品种快速改良,而分子育种为芍药的性状改良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再生体系的建立为育种及品种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对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为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依据。而国内外对芍药再生及遗传转化技术鲜有研究,所以应尽快完善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本试验以芍药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胚培养获得无菌苗。以种胚及无菌苗子叶、真叶、胚轴为试验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及分化的研究。同时以芍药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研究,筛选转化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消毒方式为:75%的酒精浸泡30s,HgCl_2浸泡5min。打破种胚休眠的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GA_30.5mg-L~(-1),胚苗生长最佳培养基为MS+GA_30.5mg·L + KT 1.0 mg·L~(-1) 和 GA_3 0.5 mg·L~(-1)+ 6-BA 1.0 mg·L~(-1)。2.诱导愈伤组织最佳试验材料为种胚和子叶,在培养基1/2MS + TDZ 0.5 mg·L~(-1) +2,4-D 0.2 mg·L~(-1)上诱导效果最佳,并且种胚在此培养基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最佳增殖培养基为 1/2MS + TDZ 0.2 mg·L~(-1) + 2,4-D 0.5 mg·L~(-1) + NAA 0.5 mg·L~(-1)。诱导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1/2MS + TDZ 0.2 mg·L-+ NAA 0.5 mg L~(-1)。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 IAA时能够诱导不定根分化。3.以Kan浓度5 mg·L~(-1)作为芍药胚性愈伤组织的抗性选择压。以Cef浓度200 mg·L~(-1)作为抑菌剂浓度,在此浓度下能够有效抑制农杆菌的过度繁殖,并且对植物材料影响较小。农杆菌介导的芍药胚性愈伤组织最佳转化条件为菌液浓度OD600=0.6,浸染时间25 min,共培养3d,延迟培养2d。4.本试验在Kan 5 mg·L~(-1)的选择压条件下,选择培养2次后共获得13块抗性胚性愈伤组织。经PCR检测,检测结果初步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中。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相关知识
Picloram诱导小麦成熟胚再生及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及再生体系研究
牡丹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花魔芋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观赏植物大岩桐、特色经济作物红花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百合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初探
普通油茶花发育和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初步研究
金鱼草养分吸收积累规律及遗传转化体系初探
月季品种‘萨蔓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和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
大花三色堇再生体系的优化与三色堇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F3’5’H基因对菊花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
网址: 芍药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7981.html
上一篇: [艺兰频道]一九四:兰花的蓟马危 |
下一篇: 西瓜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