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外来杂草薇甘菊种群土壤种子库动态

外来杂草薇甘菊种群土壤种子库动态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外来杂草薇甘菊种群土壤种子库动态

张炜银,李鸣光,臧润国,昝启杰,王伯荪   开通知网号

【摘要】:研究了内伶仃岛不同群落中薇甘菊土壤种子库动态。结果表明,在薇甘菊土壤种子库中,上层(0~3cm)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高于下层(3~5cm),从地表向下随着深度的增加,活力种子逐渐减少,幼苗主要由上层土壤中的种子萌发而成。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影响薇甘菊种群的开花结实,从而影响到薇甘菊种子的产生和种子库的储量。处于演替后期的群落中种子库储量下降。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银,李鸣光,臧润国,昝启杰,王伯荪外来杂草薇甘菊种群土壤种子库动态[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01期 2 8个猕猴群属于几个种群?[J];中学生物教学;2010年04期 3 赵伟涛;沈雁;“种群和群落”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J];中学生物教学;2011年06期 4 张生媛;刘心声;两个种群随机共进化动态[J];生物数学学报;2017年02期 5 程国胜;基于境脉思维的“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学;2022年02期 6 邹光成谈“种群”一节的室外教学[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06期 7 严春燕;指向深度学习的“种群的数量特征”一课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24年02期 8 程亚焕,尹玉贤,曹振刚一类广义Logistic种群的持续生存和灭绝[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刘来福,陈克伟幼年个体多于老年个体的种群未必是上升种群[J];科学通报;1986年15期 10 涂井先;刘伟;基于辅助种群分类的遗传算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富;种群生理结构模解的性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李莉;周广和;杜志强;王锡锋;马占鸿;常胜军;不同地区麦长管蚜种群的RAPD分析[A];“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8年 3 孙继涛;张银萍;三种群食饵系统的周期解[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1998(7)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7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李楠;方水姣;林平义;罗斌;德保苏铁(Cycas debaoensis)的回归自然和种群重建[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七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晓俊;黄玉清;魏辉;占志雄;胡奇勇;陈元洪;福建省褐飞虱种群的RAPD分析[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忠秋;大丰麋鹿的种群现状及行为学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7 张翔;侯有明;福建地区不同种群红火蚁的入侵分析[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8 潘建红;陈峰;何佳春;傅强;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电子记录取食行为的比较[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9 戴建洪;戴强;李成;王跃招;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种群的现状与保护[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顾耘;王思芳;齿爪鳃金龟属4个种群分类地位的RAPD分析[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治国;青岛百合(Lilium tsingtauense)复合种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盛岩;梭梭种群分子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3 蔡深文;海州香薷不同种群酸性转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张旭;种群斑块间迁移对竞争种群动力学性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5 邢福;东北退化草原狼毒种群生活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乔曦;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薇甘菊自动监测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7 何恒斌;沙冬青群落及其根瘤菌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高安利;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不同种群的形态差异和遗传变异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1年 9 贺雪梅;基于种群聚类的产品形态创新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6年 10 孙继英;农药胁迫下狼蛛优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适应性机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生媛;两个种群随机共进化模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2 付昌健;白头鹎南北方种群间鸣唱识别的回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2年 3 欧俊伟;南北种群乌龟对热浪的生理生化响应[D];温州大学;2021年 4 刘中正;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种群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樊帅;新疆枣大球蚧不同种群抗药性比较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延辉;滇蛙两个种群的形态及生态学适应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2年 7 韩增超;黑颈长尾雉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蔡静;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探讨皖南地区凹耳蛙种群遗传变异及其种群历史[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9 侯金铭;“种群和群落”主题中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 10 张红梅;大针茅种群遗传变异的RAPD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晓军 通讯员 徐仲庭;我科学家发现大鲵野外纯种种群[N];光明日报;2022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黄鸿基 黄进;我省野外资源种群稳步增长[N];南方日报;2020年 3 记者 瞿剑;因3个基因有利于子代种群 “大个子”雄虫受雌虫青睐[N];科技日报;2021年 4 本报记者 许雅文 孟琳 通讯员 谢力;德清“鸟痴”重建朱鹮种群[N];浙江日报;2020年 5 记者 魏依晨;极度濒危中华穿山甲种群有望复壮[N];科技日报;2024年 6 王世停;麋鹿种群异地迁居首获成功[N];新华日报;2008年 7 记者 季征;科研人员发现2个漾濞槭新种群[N];云南日报;2022年 8 张章;加州蓝鲸种群迅速恢复[N];中国科学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赵征南;陕西山西发现华北豹重要种群[N];文汇报;2018年 10 记者 董丝雨;延庆发现北京最大面积野生木贼麻黄种群[N];人民日报;2024年

相关知识

外来入侵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薇甘菊
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科普】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我院李伟华教授及其合作者揭示外来植物薇甘菊入侵过程中的氮动态和氮竞争机制
黄埔区薇甘菊防治有效开展!切实控制扩散蔓延
薇甘菊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第三章 种群与其动态I.ppt
广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明显 薇甘菊持续受控
外来生物入侵——生态系统的癌变
薇甘菊花的形态结构特征

网址: 外来杂草薇甘菊种群土壤种子库动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72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女配在末世种白莲[种田]》西风
下一篇: 行政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