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政策解读:「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

政策解读:「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

2016 年 12 月 9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便于广大医务人员更好地领会通知的精神,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对通知作一个解读。

huaban.png

1. 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出台通知的背景有:

1)我国感染病学科当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诊疗肝炎为主逐渐转到细菌真菌感染,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快速上升及新抗菌药的匮乏,细菌性感染的治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

2)我国从事细菌真菌感染治疗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虽然自 2004 年卫生部下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以来,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设立了感染科,但多数医院尚无收治细菌真菌感染的病区;对于疑难危重细菌真菌感染、耐药菌感染、医院感染,许多医院尚无具备会诊能力的感染病专科医师;同时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医院感染控制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

因而,通知的发布对促进我国感染病学科的转型、提高细菌真菌诊疗能力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水平具重要意义,是对感染病学科发展的适时的引导,有利于加强各级医疗管理部门对感染病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 什么是「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体系」?

细菌真菌感染是一类特殊的疾病,可发生于医院临床各科室,因病原体诊断困难等因素造成许多细菌感染采用经验治疗,容易出现抗菌药的滥用及细菌耐药性的上升。因而,需要一批具坚实理论基础及实战能力的感染病专科医师从事该类疾病的治疗。

感染病专科医师应该是「能干」的多面手,应该有能力做好下面 5 件事:

1)收治细菌真菌感染患者,开设专科门诊;

2)担负院内外疑难危重、耐药菌感染的会诊,譬如外科术后患者出现腹腔感染或颅内感染,外科医师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请感染科会诊,感染科应该义不容辞担当其职责;

3)参与所在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

4)参与所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5)组织和参与所在医院及地区的感染病诊疗和抗菌药合理应用继续教育工作。

这 5 项工作对于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治疗与预防、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均极为重要,缺一不可,5 项工作合在一起就是细菌真菌感染的诊疗体系。有这么多工作要做,每件事做好均不容易,所以感染病科医师 2017 年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感染科主任应该立一个小目标:在我院早日建成「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体系」。

3. 为什么要求「在 2020 年以前」设立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区或医疗组」?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感染科对于细菌真菌感染的诊疗能力及人员配备差异很大,所以有必要逐步实行,条件具备的先做,不具备的创造条件在 2020 年设立病区或医疗组。这个通知的出台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感染科的现状与执行的可行性。

为什么是「感染病区或医疗组」?近年来,许多医院先后开设了以收治细菌真菌感染为主的感染病病区或设立感染二科,这是一种形式。对于原有体量比较大、条件较好的感染科,提倡分出一组人马专攻细菌真菌感染,设立收治细菌真菌感染的床位。

上海某著名三甲医院感染科在 2015 年开设了收治细菌真菌感染及发热待查为主的感染病区,感染科主任在微信朋友圈热情地转发了通知,并自豪地介绍其科室的发展历程,在此微信后面有个神评赞扬曰:「春江水暖鸭先知,您先行一步了」。提高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是大势所趋,但愿看到在政策的暖风吹拂下,有成群的「鸭子」下水。因为你懂的,春天总是短暂的,一转身花儿就谢了,但是最后要做的事还得做。

4. 为什么强调「加强医院临床微生物、临床药学、医院感染管理等相关学科建设」?

因为细菌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涉及多学科,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诊疗水平。细菌感染的病原诊断困难,所以加强与临床微生物专业人员的沟通,加强临床微生物室的软件及硬件建设显得特别重要。临床药理学及临床药学专业人员能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提供支持,也是抗菌药物管理的主力军之一。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能力有利于遏制耐药菌的播散,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特别是外科预防用药的水平。

5. 为什么要求「推行细菌真菌感染多学科诊疗模式」?

细菌真菌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感染、重症感染,开展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很有必要。与临床微生物、医学影像、病理等学科的密切交流、协作,可以提高细菌真菌感染的临床及病原诊断水平;某些感染相关的基础疾病需要相应科室协助处理如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外科的参与,可协助某些感染相关因素的处理如泌尿系统结石的清除,以及感染灶的处理如脓肿的切开引流。

6. 如何「加强感染性疾病科人员配备」?

通知指出,加强感染性疾病科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与途径有:

1)医院要制订和实施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人才培养计划,即需要医院行政部门重视;

2)通过系统地安排感染性疾病科医师参与相关理论和实践培训项目;

3)必要时通过引进人才。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在 2015 年设立了「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培训项目」(简称培元计划,http://peiyuan.org/),开展为期 1 周的系统的理论培训,以及为期 3~12 个月的临床实践培训。培元计划开展 1 年多来,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我国细菌真菌感染人才队伍建设起了重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理论培训固然重要,但要想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能干」的感染科医师,实战能力的培养即参加临床实践培训是必不可缺的,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认定的培元临床实践培训基地有 6 个,今后可能逐步增加。

王明贵教授简介: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专业学会兼职:
上海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国际学术机构兼职:
国际化疗学会(ISC)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26th ECCMID 国际会议 Programme Committee Member
6 本英文国际刊物编委,IJAA (IF 4.1), JMII (IF 3.0) , JGAR(IF1.1)Section Editor

相关知识

脸部真菌感染怎么治
太原市卫生局关于下发《创建绿色医院实施方案》的通知
真菌感染
“肿瘤肺炎共识”发布:聚焦实体肿瘤患者伴发肺炎管理新标准,助力肿瘤患者全程诊疗
反复感染霉菌是怎么回事
国家医疗保障局 政策解读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
真菌感染介绍 真菌感染是什么病
真菌感染的概述
呼吸与共,感染同行——2023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诊疗进展回顾丨年度盘点·呼吸篇
冯四洲教授:2023年血液病感染领域研究进展和指南共识丨年度盘点·血液篇

网址: 政策解读:「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805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第一章 病毒2幻灯片.ppt
下一篇: 桃片专用的复合保鲜剂及其应用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