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關注:外來物種入侵,如何有效防治?【2】

關注:外來物種入侵,如何有效防治?【2】

2.

需要全社會統防統控

切斷傳播渠道尤為重要

“目前,違反植物檢疫法律法規調運林木種子、苗木和木材及其制品,是人為造成林業有害生物傳播、擴散的主要原因。”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檢疫總站站長王玉琳表示,大力加強預防工作,切斷外來物種的傳播渠道,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讓外來物種入侵並形成優勢再來治理,其代價極為高昂。

以鬆材線虫病高發國家日本為例,其在治理皇宮前被感染的鬆樹時,一棵樹一年需打兩次藥,每打一次藥約花費2000元人民幣。治療一棵鬆樹的代價就這麼高,何況幾億棵?

記者了解到,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檢疫部門不僅與水電、鋼鐵、通訊等使用木質電纜盤的大型企業結成聯防聯治關系,也加強了對花木種植園、木材交易市場和運輸車輛的全面檢查。

“即使這樣還是防不勝防,比如游客有意無意攜帶、私家轎車通過高速公路違禁轉移、境外入關物品不可能全面清查等,都會造成外來物種擴散。”王玉琳表示,這就需要提高公眾防范外來生物侵害意識,加強政府部門間的合作,形成全社會統防統控的局面。

對於主動引入的外來物種,也要經過多年試種、試養觀察。在成都市郊區的一處外來苗木引種基地,記者看到已從法國引種幾年的漂亮玫瑰,即將投放國內市場。森防專家杜維介紹,判斷一個外來物種是否有危害,以其對當地生態系統的“侵佔性”大小作為重要參考指標。如果對其他物種基本無影響,就可以引入,這一試種、觀察過程通常需要5年,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相應延長。

一些出於善意的隨意放生,沒有經過科學、嚴格的鑒別過程,極易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例如,某些原先看似弱勢的外來物種也有可能進化成具有破壞性的優勢物種。今年廣西柳州市發生過食人魚咬人事件,這種食人魚的適宜繁殖水溫是26攝氏度,最低耐受水溫為16攝氏度,按理說它在冬天水溫低於10攝氏度的柳州水域難以存活。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被當地人放生的食人魚竟能形成小種群,還具有攻擊性。 

3.

長期深入的調查研究必不可少

採取針對性措施才能奏效

多年來,對於一些已經大面積逸生的外來物種,我國採用了物理、化學、生物、機械等多種治理辦法,但都收效甚微。沿海省區當初引進大米草,是為了治理沿海灘涂,沒想到它瘋長成災,很快形成單種優勢群落,導致當地紅樹林難以生長並退化。人們採用噴洒除草劑、人工收割、引種其他草類等辦法,都無法將其消除。

楊佐忠表示,生物治理是較為理想的措施,即向特定區域人為引入有害生物天敵或抗病(虫)性物種,重構新的、平衡的生態系統,但其難度極大。以澳大利亞滅兔為例,通過引入病毒使當地野兔染病,確實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好景不長,這些兔子不久就有了抵抗力。

如果承認這些外來物種的優勢地位,與其和平共處並加以利用,效果又如何呢?四川有農民發現,有毒的紫莖澤蘭在剛開始入侵時確實毒死了一些啃食它的山羊,如今當地一些牲畜對其毒性也逐漸具備了適應性,偶爾吃一些也不會被毒死。於是,有的地方嘗試將其資源化,也就是把它們變成飼料、肥料等有用資源。

然而,如果認為資源化可以解決所有難題,也會把問題簡單化。以水葫蘆為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廣西壯族自治區陸川縣農民就以水葫蘆為飼料,培育出肉質細膩、口感極佳的“陸川豬”。隨著其利用范圍的擴大,如今在某些地方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安徽省岳西縣,當地農民用水葫蘆喂養的“黑毛豬”就容易生病、拉肚子,隻好用空心菜來代替。

近年來,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種類不斷增加,但針對性的治理技術研究工作嚴重滯后。於是,在生產性防治某種外來有害生物時,工作人員隻能採用“大包圍”式傳統技術手段,其效果往往並不理想。楊佐忠表示:“有效治理外來有害物種,需要進行長期、深入的調查研究,採取針對性舉措,做到‘因種制宜’、對症下藥。”

相关知识

外來生物入侵造成中國經濟損失超過千億元
關於印發《全國生物物種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綱要》的通知
亞磷酸與植物病害的防治. 植病會刊
中醫藥之花綻放世園會(健康關注)
沙漠蝗再次“組團”來襲 殺虫界“明星”生物農藥放大招
蔬菜種子業者名錄
花朵的香味從哪來?
11個京花新品種首次亮相春季花展
《花鏡》:四百年前的種花“秘籍”
你的心,就讓植物來療癒

网址: 關注:外來物種入侵,如何有效防治?【2】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010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入侵生物威胁我国
下一篇: 广西主要外来入侵生物及其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