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昆明植物所异型花柱植物进化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昆明植物所异型花柱植物进化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植物花柱异长独立进化超过了20次,这个复杂的多态现象被作为趋同进化的经典案例被生物学教科书广泛采纳。

  近日,国际植物学专业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最新专题评论文章——Beyond the heterostylous syndrome,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王红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展的异型花柱(heterostyly)植物进化生态学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予以高度评价,文章强调,研究通过直接可靠的实验证据首次证实了互补式雌雄异位能够促进二型花柱植物的异交机制。

  达尔文在1877年对植物异型花柱现象细致的观察和极具天赋的思索,之后,众多进化生态学家对异型花柱综合征的功能进行探求。

  常规的思路是利用异型花柱植物花粉附属多态特征,识别并跟踪花粉转移方向和当量,间接推断花部综合征的繁殖适应功能。事实上,花粉落置的数据并不能准确反映现实的繁殖成功,因为合子前的生理亲和性差异、花粉管竞生,以及合子后的近交衰退等过程对各种交配来源的繁殖输出会产生不对称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研究模式的局限性,近年来该研究团队以茜草科二型花柱植物滇丁香(Luculia pinceana)为研究系统,采用DNA分子标记回溯父本的技术,对异型花柱花部综合征的繁殖功能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国际生态学和植物学主流期刊Molecular Ecology,New Phytologist 等。

  这些研究工作得到“973”项目(2014CB954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1320103919)、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KJZD-EW-L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200289)和云南省科学基金(2012FB182)共同资助。

  编辑:叶瑞优

  新闻来源:http://www.cas.cn/syky/201505/t20150520_4359149.shtml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cdstm_ghx]

相关知识

昆明植物所异型花柱植物进化生态学研究引国际同行关注
昆明植物所等在异型与同型花柱演化关系研究中获进展
华南植物园二型花柱进化研究取得进展
异型花柱植物自交发育信号首次发现
昆明植物所在异型花柱植物花表型多态性维持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
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及其进化生态学意义
昆明植物所在异型花柱植物花表型多态性维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华南植物园等在异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样性演化研究中获进展
PNAS |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对异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样性演化研究取得进展
华南植物园对异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样性演化研究取得进展

网址: 昆明植物所异型花柱植物进化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717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校园植物的研究
下一篇: 恢复生态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