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璧山建生态湿地消纳农业面源污染

璧山建生态湿地消纳农业面源污染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龙丹梅)重庆日报记者5月6日从璧山区生态河长办了解到,该区要求种植大户拿出种植总面积的5%至8%建设生态湿地,消纳农业面源污染,目前,该区已建成生态湿地400多个,其面积达5118亩,使相关河流水质得到改善。

▲璧山区三合镇石龙桥生态湿地  通讯员 连宏宇 摄

  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实行规模化经营的种植大户更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而湿地对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璧山区根据种植大户地块相对集中的特点,要求种植大户在种植基地下游地区按比例修建生态湿地,构建生态缓冲区,通过吸附分解,达到拦截面源污染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璧山区生态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湿地的选址主要靠近面积10亩以上花卉苗木种植户、5亩及以上蔬菜种植户和30亩及以上的水果种植户。 该区要求种植大户拿出种植总面积的5%至8%建设生态湿地,区财政按每亩地2000元予以补贴,目前,全区已建成400多个生态湿地,共计5118亩,有效消纳和削减了农业面源污染。

  5月6日,记者在璧山区三合镇石龙桥生态湿地看到,湿地里种有水罂粟、再力花、睡莲、苦草、鸢尾等水生植物,一条条鱼儿在水生植物间游来游去。据了解,石龙桥湿地位于梅江河一级支流引水沟入河处,占地约10亩,集水质净化、休闲观光、人居环境改善等功能于一体,自今年9月建成以来,这条引水沟水质常年不达标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流入梅江河的水质也变得清澈了许多。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璧山区境内的璧南河、璧北河、梅江河三条主要河流水质已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区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知识

璧山:建5000亩生态湿地呵护“绿水青山”
重庆璧山今年已建成生态湿地5118亩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控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
重庆璧山区:打造生态湿地 实现水清河净愿景
我国农村水体面源污染问题解析与综合防控技术及实施路径
强化科技支撑绿色生态种植 洱海流域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大理:花卉产业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实现双赢
河滨缓冲带植物根系和根际微生物特征及其对农业面源污染物去除效果
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发展历程分析及趋势预测

网址: 璧山建生态湿地消纳农业面源污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6885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人工湿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下一篇: 璧山:今年将建5000余亩生态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