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

1、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面源污染是指在大面积范围内以弥散或大虽小点源形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 在自然环境(如大气、土壤、水体等) 中混入危害人体、降低环境质虽或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农 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 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畜禽粪便与 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 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 使大虽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 所引起的污染,其特征为产生的区域广泛、受气候影响、污 染发生的随机性和突发性时空变化大、无法准确确定源区, 可以在地表任何位谿发生。一、农业面源污染来

2、源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和农药、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秸秆、水产养殖及农膜等。2005年中国化肥年施用虽高达47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虽35%有机肥施用虽 仅占肥料施用总虽的 25% 2005年中国农药消耗 145.99万 吨,利用率仅为30%右,6070%落于环境中,残留农药 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水体中,会导致土壤和 水环境质虽的恶化,一些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超标检出率达 30%残留农药还会破坏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中国集约化畜禽业发展很快,畜禽粪便年产生虽达27i亿吨,粪便中的化学需氧虽 (COD)含虽近8000万吨,约为全 国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 5倍,在2003年

3、1月1日畜牧 养殖废弃物排放标准 正式实施时,有90%左右的大型畜禽 养殖场达不到排放控制标准,大虽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 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006年主要农作物秸 秆产虽近7亿吨,除少部分用来直接还田、工业原料和能源 燃料外,大部分被焚烧,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破坏秸秆的所 有有机物和营养物,降低土壤的肥力。水产养殖在我国渔业 生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2006年中国水产养殖总产虽达3595.0万吨,水产品产虽持续增加已连续17年位居世界首位。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虽废水和池底淤积的污泥,也 对水体本身及地下水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05年中国农用塑膜消费虽达到176.23万吨,是19

4、91年的2.74倍,年均 增长率达到12.46%,每年1000万吨的塑料残余物,残留在 农村地区,农膜残留污染凸现,农田年残留虽在45kg?hm2,影响土壤通透性和农作物根系生长,形成白色污染,破坏生 态环境。二、国外主要做法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较 早,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情况 见表1。表1欧盟、美国、日本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及效果地区污染状况防控措施效果欧盟自80年代末以 来,地表水体中, 硝态氮和磷超标 现象严重,而农 业生态系统是主 要来源。1、将农业环境保护措施引进 共同农业政策;开展生态农 业;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农 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监

5、督和执 行。2、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 生产技术;启动了一系列流 域环境计划。3、加大农业环 境政策补贴补贴力度。农业面源污染 得到了有效的 控制。农药、化 肥及畜禽废水 等排污虽显著 减少。美国1990年面源污染 约占总污染虽的 2/3 ,其中农业面 源污染占面源污 染总虽的68 83%。1、"系统的法律框架。2、 实施由一系列标准与关键控 制技术组成的BMP旅式;推 进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的环 境友好的替代技术和生物环 境控制工程技术。3、农业生 态环境补偿制度。据统计,美国农业面源污染面积减少了65%。日本20齿己60年代, 随着战后经济快 速增长,污染物 排放虽急剧增 加,农业生态

6、环 境不断恶化。1、实行硬件补贴、无息贷款 以及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 持以及进行配套立法;实施 严格的环境标准。2、环保型 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减少化 学品投入,促进品种改良。农业环境及水源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15欧盟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先进地区的典型代表,其主 要做法是:一是定政策、投资金。1992年6月,欧盟部长 会议正式采纳了共同农业政策。把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与环保 标准挂钩,同时大幅度增加用于环保措施的资金,建立严格 的农药和化肥登记制度。许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原有农业部 的基础上,设立了农业与环境保护部,将减少污染、维护生 态环境作为农业部门的职能之一。农业环境法规的监督和执 行主要由各

7、级政府部门委托地方农科院、地方农协等相应机 构进行。欧盟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投资每年已达1700亿欧元,为欧盟财政预算总支出的 80%以上,各欧盟国家联 邦政府、地方政府还有各自的相应投入。政府每年对每公顷 农田实施的环境政策补贴可达50至1000欧元。二是推技术、奖农民。欧盟大力研究和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新技 术,并通过政府奖惩措施, 推动农民采用新的替代技术, 如, 农田最佳养分管理,有机农业或综合农业管理模式,农业水 土保持技术措施等。这些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很少 或基本不增加农民的费用,使农民自愿使用。在重要的水源 保护区和流域,制定和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减少 农田

8、、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地区的氮、磷含虽,从源头加以控 制。即使在对农民有巨额补贴的欧盟,能够采用污水处理设 备的畜禽养殖场也很少。畜禽场主要通过制定畜禽场农田最 低配谿(指畜禽场饲养虽必须与周边可蓄纳畜禽粪便的农田 面积相匹配)、畜禽场化粪池容虽及密封性等方面的规定进 行污染控制。管理部门在进行监控时,主要不是检查农村畜 禽场排放污水是否达标,而重点检查农田最低配谿、畜禽场 化粪池容H等。三是治环境、保发展。 在治理面源污染的同 时,欧盟特别关注整个农村大环境的综合保护与治理,进行 了挖掘农村多功能价值的乡村发展政策。它的措施主要有: 通过专项基金项目帮助农村进行生产结构性调整;帮助农民 适应市场

9、的变化和创造新的经济收入来源;积极推行造林和 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措施;研究推广农业再生资源的保护和 利用。通过这些政策,维护乡村发展的生命力,提高农业竞 争性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多样性。如今,欧盟关于乡村发展的 措施已经扩展到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和工艺品投资、村落改 造、乡村保护和景观恢复等方面。欧盟的经验显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既要重视技术的作 用,更要重视软环境建设, 如发挥农业科研部门、 政府机构、 监督部门和农民协作配合的积极作用等。同时,在治理污染 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增加农民收入、 减少贫困,综合规划、 发展农村的原则。三、国内主要做法我国针对现有的污染问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重点 围绕

10、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工艺与配套设备领域进 行技术研发,并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建立了 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防治示范区,在农业面源污染监 测、技术试点示范以及“清洁生产”和“清洁生活”等方面 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具体在“三河三湖”水专项治理项 目中,建立了以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和安全利用为目的的养 殖清洁工程模式、乡村清洁工程模式和种植清洁工程模式, 极大地改善当地的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一)养殖清洁工程模式该模式主要为“养殖-种植一体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技 术”,为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在天津市益利来养殖有 限公司推广应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包括猪场废水处理系统 和种植

11、业资源利用系统见图1,该模式适用于华北缺水地区以及场区周边具有一定消纳沼液土地的规模化猪场。图1养殖-种植一体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示意图益利来养殖有限公司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营企业单 位,经营业务包括淡水养殖、种猪繁殖等多个方面,总占地 面积800多亩,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现存栏基础母猪500头,年提供优质种猪3000头、商品转肥猪5000多头。猪场采用干清粪工艺,废水产生虽为80 m3?天-1,猪粪产生虽为10吨?天一1。猪场废水排水水质见表 2。表2猪场废水排水水质/ mg?L-11项目C03NHf-NTP含量6 ee- e 34£屹。48-7722""4

12、S.49-e9S.9955.27-27E 59日9。36-3056 671、模式组成(1) 废弃物处理系统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收集系统、厌氧预处理系统、增 温保温系统、沼气利用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为 日处理猪场废水2001,每天所产沼气可满足猪场炊事和烧水 用气。经过处理系统的废水水质 CODSS去除率分别达到90% 92如上,pH值在6.57.5之间,色度稀释倍数不大于 80 倍,大肠杆菌群减少 98%Z上。(2) 种植业资源利用系统猪场废水经过厌氧处理和仿生态塘处理后,根据土壤水 分动态、作物耗水需肥规律、气候条件、作物生育状况等建 立的养殖废水回灌农田灌溉制度和农田控制技术规范

13、,进行 水肥一体化利用,满足周边Oh农田灌溉和施肥的需要,既解决了养殖废水污染问题,乂实现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2、模式特点(1)低成本处理通过养殖废水的厌氧-生态的低成本有效治理,不仅降 低排污费用和生产成本,也是改善场区环境的重要途径。(2) 废物资源化利用通过养殖废水农田灌溉技术,实现种养殖一体化,既消 除了污染,乂充分利用了资源,为农业用水短缺的华北地区 提供可用的非常规水源。(3) 废物资源化增值通过养殖场固定的清粪和销售机制,不仅为有机肥的生 产提供了原材料,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收益,实现废物资源 化增值。3、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目前年产鲜粪3650吨,市场价60元?吨-1,年收入

14、21.9 万元;处理后废水中营养元素可满足10h希作物需水需肥虽,节约尿素投入11吨,折合收入1.1万元;沼气池日产气 10R1,所产沼气满足猪场炊事燃气,按沼气1.4元?ni3,每天节约14元,全年0.51万元。小计年效益为 23.51万元。(2) 社会效益明显改善养殖区的环境卫生面貌,消除粪便污染,减少 疾病传播,降低了疾病发病率,该模式在大型猪场起到良好 的示范作用。(3) 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虽,减少农田灌溉对淡水资源的消耗,同时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 用沼气代替煤或柴薪,可以减少CO 的排放,为温室气体减排做贡献。(二)乡村清洁工程模式该模式主要为“秸秆气化和农村污水处理资源化循环利

15、 用”,为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在天津市宁河县板桥镇 盆罐村推广应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包括秸秆制气系统和污 水处理利用系统,见图 2,该模式适用于以种植业为主,且 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村地区。图2秸秆气化和农村污水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示意图盆罐村位于天津市宁河县东北部,距天津市区90公里,距滨海新区3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 447公顷,有农户 375 户,总人口 1460人,劳动力760个,耕地面积3800亩,以 棉花、蔬菜、玉米、花卉为主。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3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1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520 元,居全市农业区县中上水平。2000年以来,盆罐村加快农业产业

16、化经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秸秆综合利用、污水 资源化等方面开展了大虽的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 以秸秆气化和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循环农业发展 模式。1、模式组成(1) 秸秆制气系统2004年,盆罐村以秸秆气化为突破口,引进先进技术, 投资近130万元建成华北最大的秸秆气化站,该气化站由制 气车间、浮罩式贮气柜和输气管道组成,作物秸秆通过空气 氧化获得以CO为主的低热值可燃气,年可利用秸秆275吨以上,产气55万m3,供全村居民生活之用。同时以秸秆气 化后的灰渣为原料,生产多元素肥料,用于农田生产、花卉 和苗木栽培等。由此形成了 “种植-秸秆气化-农户-种植”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即农

17、户种植棉花、玉米等作物,产生 的秸秆经气化后,燃气供农户炊事之用,灰渣直接还田的多 元化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模式。(2) 污水处理利用系统秸秆气在喷淋净化过程中产生生物质气化焦油废水,日 排放废水虽约60mt针对焦油废水难处理的实际问题,盆罐 村引进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开发的“厌氧折流板 反应器-廊道式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建成集厌氧消化 与三级人工湿地的日处理 60m3污水的组合处理工程处理焦油 废水与村民生活污水。再生水部分回用于秸秆产气过程中喷 淋和冷却,既节约了地下水资源乂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同时,剩余的水体乂可补充村内景观用水,改善村容村貌和 居民生活环境。2、核心技术(1

18、) 秸秆制气技术及配套技术秸秆气焦油净化、水封、贮存、输送及安全利用技术, 最终秸秆气焦油含虽v 10mg ?m3,产气率约 2.5m3?kg-1,秸 秆气热值达5800kJ?m3。(2) 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分散农户污水收集、回用水在秸秆气化及景观灌溉中的利用技术,最终出水 CODCK 80mg?L-1 , BODM 60mg?L-1, TN v 10mg?L-1 , SSv 5mg?L-1,废水中焦油去除率 97% 满足制 气车间及景观灌溉水水质要求。3、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秸秆气化站为福利性气化站,所产燃气无偿提供给农 户,每户年可节省12Kg液化气6瓶,按每瓶75元计算,户 可节省开

19、支450元。同时由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仅用于秸 秆气化冷却水每年即可节约地下水1825003,以2元?吨-1计算,年可节省水费 3.65万元。(2) 生态效益秸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使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 观,减少了秸秆随意焚烧造成的污染,避免了秸秆随意堆积 引起的火灾,改善了家庭生活卫生条件。同时,焦油废水与 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于秸秆燃气的冷却和景观用水,实现了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秸秆气化产生的灰渣和厌氧污泥用于生 产有机复合肥,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虽。(3)社会效益减轻了农民在厨房的劳动强度,让农民可以有更多的时 间从事养殖业、种植业生产。另外,使用秸秆燃气实现了我 国能源战略多元

20、化,能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对发 展循环农业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 种植清洁工程模式该模式主要为“入湖河流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 术,为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海丰村委会芦柴湾村污染防控 推广应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包括农田径流防控技术和固 体有机废弃物技术,见图 3。枝1选少化VTFE邮,贮二用方鹿北浪枫 MR主茜污求、专i耕,污水!大山邪温室E汐JL.群地经设入人工霍地或生奁场图3入湖河流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示意图芦柴湾村为典型设施大棚种植农业村,群众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大棚蔬菜。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大棚设施齐全, 群众运用农业科技能力较强,生产水平和经济收入相对较

21、高。该村农业面源污染主要表现为:一是作物秸秆随意堆放,有机粪肥堆放在路边、地头,腐烂的作物秸秆和粪肥随雨水 流入沟渠流进滇池;二是未实行雨污分流,未经处理的村庄 污水直接排入滇池;三是露地径流和大棚雨水携带着氮、磷 和有机污染物进入滇池,芦柴湾村氮磷产生虽和流失虽,见 表3。表3芦柴湾村氮磷产生和流失虽(kg)类别产生最产生量流大量TXTPTXTF耕地么物53920000,0:210.62生812L0.6现8档并。干量)哽00.(.111 5555.47&1. L4L 7择流呢沙命盼L0ti8. Itfcj. IBL 4粤牧业我来5S4O0.0255.2施一 919. I5.51277

22、50.075 L 3435.6眼232.7家禽舞便1.低66=. 2扑4 9W生活村己仿水3090(000.0757.1193.1 1" i &K L19S.124719B.3.209. 6地390.73.6A计L179?. &1177/?2999.9392.11、模式简介对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采取“强化管理,有效处理, 安全利用”的方式进行整治并资源化利用;对生活污水边收 集边处理、耕地径流水边处理边利用、暴雨径流水边利用边 净化,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采取就近处理、就地利用, 以人工湿地、土地处理以及三室堆泯池、分散式好氧发酵池 为核心,采取“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 综合防控技术。同时建立乡村物业综合服务站, 以村为单元, 建立物业管理站或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招聘专人收集处理农 村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并负责沼气、垃圾处理、 污水处理及公共厕所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站内设有 设备间、垃圾分类间、抽渣车、秸秆粉碎机和传输机等。2、关键技术(1) 农田径流污染物防控技术主要采用杀虫灯、黄板诱杀、药剂熏蒸等综合防止病虫 害的方式,减少农药的施用;采用测土平衡施肥的方式减少 化肥的施用。耕地径流水通过截污沟渠截污,沉淀池沉淀后 进入湿地处理;对生活污水通过截污、厌氧发酵、沟渠曝气 后

相关知识

试述黔南州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绿江环保队深入汉江流域 共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防线
松花江冬季污染特征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关于印发《连州市农药、化肥面源污染 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强化科技支撑绿色生态种植 洱海流域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建言献策:严控面源污染,传统蔬卉产业应移到滇池流域外县区
面源污染防治邀您参与 一起守护宝安水清岸绿
我国农业污染状况及对策
河滨缓冲带植物根系和根际微生物特征及其对农业面源污染物去除效果
基于“源—汇”景观调控理论的水源地面源污染控制途径——以天津市蓟县于桥水库水源区保护规划为例

网址: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措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128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业·新农村
下一篇: 加拿大一枝黄花袭扰郑州洛阳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