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污染状况及对策
一、农业污染的成因
在农业污染的诸多成因中
,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兽药及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中所产生的畜禽粪便
管理不力等都是重要因素。
1•
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问题严重
我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
,
也是最大的农药使用国
,
且呈上升态势。
2004
年全国化肥使用总量
达
4637
万吨
,
比上年增长
5•1%
。氮肥使用量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2•05
倍
;
磷肥使用量每公顷高
出世界平均水平
1•86
倍。使用化肥的强度平均每公顷达
400
公斤
(
太湖流域曾高达
600
公斤
),
平均使
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上限的
2
倍。据农业部门的调查
,
由于多数农民不掌握科学施肥技术
,
化肥
有效利用率仅为
30%~40%(
发达国家为
60%~70%)
。在蔬菜、花卉、水果等作物上
,
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氮磷
肥利用率仅
10%
的现象。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显示
,
每年我国有
123•5
万吨氮通过地
表水径流到江河湖泊
,49•4
万吨进入地下水
,299
万吨进入大气。长江、黄河和珠江每年输出的溶解态
无机氮达
97•5
万吨
,
其中
90%
来自农业
,
而氮肥占
50%
。在农药使用上
,1983
年农药的使用量是
86•2
万吨
,
到
2003
年就增加到
132•5
万吨。在一些高产地区
,
每年施用农药
30
多次
,
每公顷用量高达
300
公
斤。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
:
我国农药的过量使用在水稻生产中达
40%,
在棉花生产中超过
50%
。农药使用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有机磷等高毒农药比重过大。在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中
,
杀虫剂占
60%
(
发达国家为
30%)
。在杀虫剂中
,
有机磷农药占
70%,
其中又有
70%
是高毒农药。令人忧心的是
,
农药施用
量每年仍以
10%
的速度递增。此外
,
受利益驱动
,
偷偷使用被禁农药的现象仍有存在
,
同时一些劣质、冒
牌农药的使用也加重了这一问题。
2•
对畜禽养殖及其粪便缺乏有效管理
现在每年牲畜排出的粪便多达
25
亿吨
,
是工业固体废物的
2
倍多。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在建立之初就
缺乏对畜禽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总体考虑
,
相当一部分畜禽粪便被直接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
其后果
:
一是与农田流失的氮、磷等一同导致河流、湖泊、近海海域富营养化
;
二是粪便中各种病原体成
为引发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原因
;
三是污染周边环境
,
极易引发疾病流行。家畜粪便及排泄物是猪丹毒、
猪瘟、副伤寒、布氏杆菌、钩端螺旋体、炭疽等人畜共患疾病传播的主要载体
,
这些疾病如在大中型畜
禽养殖场爆发
,
后果不堪设想。
3•
农用地膜残留量大
我国塑料大棚及地膜覆盖面积已超过
2
亿亩
,
而且绝大部分为不可降解塑料。据统计
,
农膜年残留量高达
30~40
万吨
,
残存率达
40%
之多。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延长
,
残留地膜得不到及时回收
,
天长日久
,
农膜、
碎片不断积累于土壤
,
土壤的结构和可耕性遭到破坏
,
地力下降
,
必将对作物生长产生直接影响。以小麦
为例
,
每亩地残留
2•5
公斤
,
小麦亩产将减少
7%
。如果连续使用
5
年
,
每亩地将残留
12•5
公斤
,
小麦亩
产就减少约
25%
。
二、农业污染的严重危害
1•
对我国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
以及对畜禽粪便管理不力
,
极大地加重了我国水体污
染的程度。
2003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
等地的
600
个地下水样的调查显示
,
我国一些地区地下水正面临被硝酸盐
(
硝酸盐是氮肥、动物粪便、动
植物尸体等中所含氮化合物降解的终端产品
)
污染的严重威胁。另外
,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泊、河流及东
南沿海和近海海域都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且呈加重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分析
,
在我国水
环境中
,
来自农田和畜禽养殖粪便中的总磷、总氮比重已分别达到
43%
和
53%,
接近和超过了来自工业和
城市生活的点源污染
,
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
对我国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
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及污水灌溉等
,
土壤板结
,
地力下降
,
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等物质
污染情况严重。中国科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
目前全国至少有
1300~1600
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
染。我国东北地区一些农场长期使用氮肥
,
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由原来的
5~8%
降到
1~2%
。江西红壤表土
PH
值由
5•0
降到
4•3,
土壤板结普遍严重。
3•
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
2005
年
4
月
,
农业部组织质检机构对我国
37
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的监测结果
:52
种蔬菜
3845
个样
品中
,
农药残留超标样品
318
个
,
超标率
8•3%
。北京市农委有关资料显示
,
北京市场
(
含超级市场
)
的叶
菜类蔬菜
60~70%
硝酸盐含量超标
,
果菜类蔬菜
20~30%
硝酸盐含量超标
,
其中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高达
2358mg/kg,
萝卜达
2177mg/kg,
大白菜达
3225mg/kg
。
4•
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农民增收受到阻碍
入世以来
,
先是欧盟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实施报复性禁令
,
后是荷兰销毁我国的出口农产品
,
接着是其他
国家针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提高了进口要求
,
强化了检验检疫。
2006
年
5
月
,
日本将实行《食品中残留
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
,
对
734
种农药、兽药和添加剂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限定了标准。它表明
,
今后
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将几乎不允许有农药残留。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通过立法
,
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
法律等
,
对商品设定准入限制的绿色壁垒。据联合国统计
,
我国每年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
74
亿美元出
口商品因绿色壁垒而受阻。作为
WTO
成员国
,
在国际多边贸易中如何应对日益苛刻的绿色壁垒
,
已成为我
国农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此外
,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
,
一方面是大宗农产品相对过剩
,
价格低迷
;
另一方
面
,
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却相对供应不足
,
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的拓展和效益的提高。这也是农民收入增长
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5•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根据水利部有关资料显示
,
目前我国农村有
3
亿多人饮水不安全。相对城市而言
,
农村人群肿瘤发病率和
死亡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源自饮水和土壤污染。现有的研究监测资料表明
,
目前农村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总体上已高于城市居民且呈持续升高趋势。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农业面源污
染控制》课题组的调查
,
累积于饮用水源特别是井水中的氮磷和农药
,
对至少
13
个省份、数以百万居民
的健康构成威胁
,
使劳动者及其家庭蒙受经济损失。据报道
,
农药与各类出生缺陷存在病因联系
,
孕期接
触农药可使婴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危险性提高
1•22
倍。而据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的统计资料显示
,
我国从
1996
年至
2000
年
,
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农村高于城市。预防农药对出生缺陷的危害
也是一个十分迫切任务。
6•
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一些农业污染严重的地区
,
出现农作物减产
,
质量下降
,
甚至传统农
作物无法继续种植的现象。据
1997
年世界银行《碧水蓝天
:
展望
21
世纪的中国环境》的报告估算
,
我国
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
330
亿人民币
,
占该年
GDP
的
O•44%
。亚洲开发银行认为
,
我国农业面
源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国
GDP
的
0•5~1%
。近十年来
,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研究所在十余省的
5000
多个田间定位试验和调查及对全国
2300
多个县化肥施用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
,
农民在蔬菜、花卉、水果
上盲目过量施肥
,
直接经济损失平均
650
元
/
公顷
;
不合理施肥
,
每年有超过
1500
万吨的氮流失于农田之
外
,
直接经济损失
300
亿元人民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建议
近年来
,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投入巨资治理水污染问题
,
但是
,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仍然有增无减
,
土
壤及地下水的污染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有
:
1•
尚未形成整体和系统的农业污染防治和控制的政策框架
我国目前的环境政策措施中缺乏对农业污染控制系统和紧迫性的重视。农业活动未完全纳入环境控制之
中
,
没有整体和系统的农业污染防治和控制的政策框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还很滞后
,
尚无
单独的农业污染防治法及实施办法。
2•
没有标准的监测方法
,
无法满足制定防治农业污染政策的需要我
国在农业生态和土壤环境监测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
,
但尚未对农业污染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
,
没有标准
相关知识
我国农业污染状况及对策
浅谈生物入侵及防治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挑战与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
我国花卉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从世界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花卉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河南省花生产区土壤养分管理与施肥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花卉育种途径及进展
花卉育种发展对策
养花:家居生活中根据污染状况,选择不同植物净化环境
网址: 我国农业污染状况及对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719.html
上一篇: 污水处理厂变“花圃”,浙江临安“ |
下一篇: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 深圳市人民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