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经济及生态环境的重视度不断加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也已成为城市规划及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城市道路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做好其绿化施工也成为整体建设的一部分,对城市良好形象的树立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设置;优化方案
引言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疏导城市交通的重要功能,同时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亦起着增加城市的绿化率、美化道路景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因此,道路绿化设计绝非种几棵行道树那般简单,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要点。
1道路绿化的设计原则
1.1满足交通安全的原则
城市道路的首要功能是交通,故道路绿化应首先服务于交通,如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不得遮蔽交通管理标志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道路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富有节奏韵律的多层次色彩变化的绿化景观,还可避免司机的驾车疲劳。绿色植物也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缓解驾驶员及行人的视觉疲劳。在局部区域可利用绿篱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增强安全性。交通岛周边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可强化其外缘线形,利于引导司机的行车视线,特别是雨、雾、雪天气时,可弥补交通标志的不足。
1.2经济性原则
满足节约型园林绿化要求,以乡土植物为主,不但移苗成活率高,同时更能体现出园林的地方风格和特色。着眼绿化景观的动态发展,综合统筹道路绿化与周边设施、建筑等的相互关系,科学设计乔、灌、草植物的空间布局,避免植物相互干扰,保证绿化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空间和环境。在植物选择上选用抗逆性强、生长健壮、宜粗放管理的植物,不宜大量使用模纹灌木色块,可使用宿根花卉,保证植物长期生长效果,降低建设及后期维护成本。植物都有其各自的生态习性,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立地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植物配置,这样既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又能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
1.3以人为本原则
道路上的行人及司乘人员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观赏道路绿化的,且由于各自的交通目的和交通方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各种类型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都应该在遵循植物生态习性的基础上,根据美学原理和人的行为心理学来进行绿化设计,体现各自的特色。植物配置应视位置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根据车行及人行的速度合理选择绿化种植形式,车速较快的中央分车带,绿化种植的模数宜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快车道宜设计流畅简洁的景观,人行绿地宜设计自然生态景观,形成以人为本的道路绿化景观。
2城市道路绿化设置优化方案
2.1城市主干道的植物配置
(1)游览型干道的位置上进行植物种类的设置,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要保证其满足观赏性、游览性等功能,同时应该根据自然环境和植物种类进行设置。(2)防护型干道在进行植物种类选择时,其要有效地隔离周边的游离性有害气体,能够避免环境污染严重,同时还能够达到观赏性的要求,同时能够具备较强的抗污染性、吸尘性,通过乔木和小乔木成群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观赏效果的提升。(3)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植物配置能够减少驾驶员的疲劳性,且需要对配置的景观进行研究,一般来说,需要采用边缘绿化的方式继续,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采用树冠相对茂盛的树枝,避免给驾驶员的视线造成较大的干扰影响,同时也要尽量地选择颜色种类不多的植物,否则会造成驾驶员的分心。边缘绿化带就是要避免边缘位置出现土壤流失严重的情况,能够固土滑坡,要保证植物的根系足够发达。
2.2高架绿化植被的选择
高架桥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产物。城市的高架桥一般使用混凝土钢架等进行构建,其色调偏冷,不具有特别的美化效果。总体来说,高架桥偏向呆板生硬的构造。为了使城市的高架桥具有生动的景观,优化高架桥环境,在进行高架桥的绿化植被设计时,应该注重采取绿色,并搭配多种色彩鲜艳的叶子植物。采取攀缘植物能够使高架桥这一类高度较高的建筑物更具美感。同时,还要考虑在高架桥上种植的植物需能抵挡高速运行车辆所带来的风速影响,以及高架桥土壤营养养分较少、高架下光照不佳的生长环境。在宁波高架绿化中,垂直绿化中采用较多的品种有扶芳藤、油麻藤、凌霄、五叶地锦等;高架桥下光照不佳的地方选用较多的有八角金盘、书带草等。这些植物既能够抵挡高速行驶的车辆所带来的风速影响,又能够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蓬勃生长,且长势良好,符合高架桥绿色植被的选择。
2.3抗污染
城市道路的车流量非常大,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对部分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一些树种死亡。因此,道路绿化选取的植物要有较强的抗污染的能力,可吸收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健康生长。
2.4增加空间层次感,丰富景观色彩
道路绿化就是要将植物景观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通过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植物的配植形式体现不同的季相变化、色彩变化以及塑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变化。行道树要选树干笔挺、分支点高、抗逆性强、树形优美,且不能影响车行及人行的乔木1)在空间层次上应充分考虑节奏、韵律感,植物的配植应采用乔、灌、地被、草多层次种植结构,这种种植形式不仅能最大地发挥生态效益,还能丰富景观空间层次,具有良好的观赏性。通过不同树形的乔木搭配或是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搭配形成道路绿化的节奏感;通过高低不同的植物搭配形成韵律感。2)在保证道路绿量的同时还应考虑植物季相变化,加强道路的花化彩化。常绿与落叶搭配突出季相变化,适当的增加观花乔灌木对道路进行花化,增加彩叶乔灌木对道路进行彩化。尽可能达到四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变化效果。
2.5便利行人的方式方法
花草树木的肆意种植也阻碍了行人晚上出门散步,部分行道树根系埋设较浅,造成路基路面损坏,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安全及舒适度。为此,可以通过以下两点来实行改进。首先,合并绿化带。车道规模6车道及以上的主、次干路宜设置中央绿化分隔带,条件受限时也可设置花箱等形式的隔离栏;车道规模4车道及以下的次干路和支路一般不设分隔带、分隔栏。道路交通量大或景观要求高的次干路有条件时可设置中央绿化分隔带、花箱等形式的隔离设施。其次,扩大绿地率。新建地面主干道路红线内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道路用地总面积的20%;新建其他地面道路红线内的绿地面积不得低于道路用地面积的15%。
结语
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经历的一个内容,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绿化改造提升要在原道路绿化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造提升的策略,因此,分析探讨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对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屈传忠.关于城市道路绿化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2017(6).
[2]许海瑶.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及其管理分析[J].现代园艺,2017(6).
[3]黎皓唯.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12).
[4]陈观贵.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的原则与实施要点.城市建筑,2019
[5]李婷.杭州上城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相关知识
绿化工程设计优化方案.docx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工作
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8篇
城市道路绿化论文通用12篇
6城市道路绿化排水设计.ppt
某沿海地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案及效果图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和重要性.doc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跟设计.doc
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范文
城市道路改造中的绿化保留恢复设计
网址: 《城市道路绿化设置优化方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5780.html
上一篇: 提高城市绿地碳汇效益的种植优化策 |
下一篇: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举办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