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拟南芥(2N=10)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拟南芥细胞中存在某种转录因子能够明显提高其他基因的表达水平。研

拟南芥(2N=10)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拟南芥细胞中存在某种转录因子能够明显提高其他基因的表达水平。研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3 题号:16505915

拟南芥(2N=10)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拟南芥细胞中存在某种转录因子能够明显提高其他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人员将从拟南芥细胞中获取的转录因子转移到大豆细胞内,并使其过量表达,发现大豆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图中限制酶EcoRⅤ的酶切位点为-GAT↓ATC-。

(1)质粒P0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对其进行切割时应该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便筛选重组质粒。研究人员利用限制酶EcoRⅤ对载体进行处理后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直接相连。用限制酶和T4DNA连接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研究人员常选用能产生黏性末端的限制酶,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3质粒导入受体细胞通常使用农杆菌转化法,若受体细胞能够表现氨苄青霉素抗性,能否说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受体细胞,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体细胞能够培育出转基因大豆植株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可以采用PCR技术进行扩增,PCR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

。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

______

。PCR扩增完成后,常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鉴定PCR的产物。
(5)某实验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实验结果显示除目的基因条带(引物与模板完全配对)外,还有2条非特异条带(引物和模板不完全配对)。为了减少反应非特异条带的产生,以下措施中有效的是_______________

A.增加模板DNA的量B.延长热变性的时间C.延长延伸的时间D.提高复性的温度

(6)利用 PCR 技术,在引物的某个特定位点引入一个或多个不能与目的基因配对的碱基,就可以在目的基因中带来定点突变,据此获得的目的基因再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该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工程技术)的范畴。

更新时间:2022/08/09 12:00:40 |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相似题推荐

【推荐1】下图1为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获得杂种再生植株的过程图示,图2为甲、乙两种植物细胞酶解过程中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测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需采用酶解法,其主要操作是用

_______

酶处理甲、乙两种植物细胞。据图2判断,酶解法获得两种细胞的原生质体时,最佳酶解时间为

_____


(2)图1中①过程常使用的化学诱导剂是

_____

。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

_____

,根据所学知识,可采用

_____

实验进行检测。
(3)可利用图1技术制作人工种子,其核心步骤是

_____

(用文字表达)。
(4)图1利用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有

_____

【推荐2】图甲为人体的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图乙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转运的示意图。
   
(1)图甲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____

(填字母)细胞,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图甲中的

____

(填字母)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图乙中结构②③④都具有的化学成分是

____


(2)图甲中来源于a的b、c、d、e细胞之间形态、结构、功能出现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


(3)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其表面蛋白HA与肺泡细胞膜上的

____

特异性结合,随后启动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病毒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

______

性。
(4)图乙中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后发挥的作用有

________

________

【推荐3】紫杉醇是存在于珍稀植物红豆杉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高抗癌活性。
(1)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过程

__________

(体现/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与从天然红豆杉植株中提取相比,该技术的意义是

__________


(2)灵芝诱导子可能通过介导植物的防御反应来促进紫杉醇合成,在最佳诱导条件下对红豆杉进行细胞悬浮培养,结果如图1。

   

PPO能催化酚类物质氧化导致细胞褐化,进而使细胞膜的结构遭到破坏。PAL是紫杉醇形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经灵芝诱导子处理后,PAL活性与对照相比明显上升。结合图1,在答题卡的图中(       )内填入“+”或“-”

___


(3)过去普遍认为紫杉醇通过抑制有丝分裂来发挥抗癌作用。用标准剂量紫杉醇治疗后对患者的乳腺癌细胞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

   

以上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传统认知的紫杉醇抗癌机理,请说明理由

____


(4)新的研究发现只有染色体不稳定性(CIN)水平高的乳腺癌患者才对紫杉醇敏感,推测紫杉醇可能通过提高这类患者体内含多极纺锤体癌细胞的比例诱导癌细胞死亡。选择一种药物,结合必需的实验材料和试剂,补充实验进行验证。
药物a:能提高CIN水平,且抑制有丝分裂
药物b:能提高CIN水平,但不能抑制有丝分裂
药物c:不能提高CIN水平,但能抑制有丝分裂
将CIN水平低的乳腺癌细胞分两组,

__________

,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显示实验组多极纺锤体癌细胞比例、癌细胞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

相关知识

拟南芥(2N=10)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其植株较小,用一个普通培养皿即可种植4~10株,从发芽到开花约
【植物界全系列】十字花科—南芥族:拟南芥
拟南芥(2N=10)是一年生草本、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株高20cm左右,从发芽到开花约40天,果实为角果,每个果荚可生50~60粒种子,富有多对相对性状。因
拟南芥(2n=10)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形态特征分明,被誉为“植物中的果蝇”。研究人员培育了一株拟南芥纯合突变体,其4号染色体上冷敏型基因d突变为抗冻
拟南芥基因的图位克隆技术
拟南芥(如图)是十字花科植物,它植株小、生长周期短、种子数量多、基因组小,被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的研究。拟南芥不仅在国际空间站种植,还登上过月球。完成下面小题。(
拟南芥转录因子LFY2和MYB2在花药发育调控网络中的作用研究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拟南芥是一种自花传粉植物.染色体数目为2N=10.是一种特别理想的生物学研究材料.拟南芥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不包括 [ ]A.染色体数目少.便于显微镜观察和计数B.个体较小.适合于实验室大量种植C.生命周期很短.子代数量多D.自花传粉.野生型基因高度纯合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网址: 拟南芥(2N=10)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拟南芥细胞中存在某种转录因子能够明显提高其他基因的表达水平。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59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基因的分离定律剖析.ppt
下一篇: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