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最早蝴蝶化石揭示喙的进化

最早蝴蝶化石揭示喙的进化

最早蝴蝶化石揭示喙的进化

如果让你画一只蝴蝶,你会怎么下笔?用像舌头一样的喙在花朵上吸取甜甜的花蜜。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多亏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蝴蝶化石,研究人员如今估计,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生长着喙的蝴蝶就已经在这颗星球上遨游了。 科学家一直很感兴趣:地球上是先有蝴蝶还是先有花朵?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新近发表报告说,对昆虫翅膀鳞片化石的分析显示,早在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出现之前5000万年,就有了原始的蝴蝶和蛾类。 许多蝴蝶和蛾类的成虫有着能弯曲、伸长的喙,适宜伸进花朵底部吸食花蜜,它们在分类学上属于鳞翅目昆虫的有喙亚目。科学界先前认为,这类昆虫是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后才进化出来的,时间大约是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早期。然而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脱氧核糖核酸(DNA)差异推演进化历程,认为鳞翅目昆虫出现的时间比这早得多。 由于昆虫很难留下化石,可供研究的完整化石非常稀少。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从位于德国北部的岩石中挖掘出这些珍贵的化石遗迹,随后他们在一种......阅读全文

全球首见!琥珀藏着雏鸟化石

  近日,中、加、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件琥珀中的雏鸟标本。  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白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教授瑞安·麦凯勒等学者共同完成。论文发表于《冈瓦纳研究》。  此次

最古老细菌化石现身南非

  最新地质学研究成果显示,在南非北开普省两个不同地点发现了硫氧化菌化石,这种迄今最古老的已知生物生活在25.2亿年前几乎没有氧气的黑暗深海中。   在地球45亿年的演化时间表中,前半部分是早期细菌的发展和演化阶段,但这种生命形式的证据极其少见。而美国约翰内斯堡大学学者安德鲁·卡扎加和同事在即将出版

法国股骨化石引发争议

  2001年在乍得发现了一具骨骼化石。研究人员对其股骨(中间偏右的长骨骼)提出了质疑。图片来源:Alain Beauvilain  当人类学家1月底在法国会面时,人类进化研究中最具争议性的化石之一并没有出现在议事日程上。这块距今约700万年的股骨十多年前由科学家在法国波瓦捷市研究过,但它至今尚未在

秸秆转化能替代化石燃料?

图为国内某企业生物质锅炉验收现场●工业企业使用热能,可以与能源服务公司签订购买用能服务合同,能源服务公司投资建设供热系统并进行运营管理,为用能企业提供热能服务。通过项目的实施,探索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目前江苏建有15座生物质电厂,但是每年仅消耗100万吨秸秆,只占江苏秸秆

氧化石墨烯应用前景

与单壁碳纳米管(SWCNT)类似,石墨烯具有热、力、电等优异的性能。但聚合物分子不易进入SWCNT内表面,而氧化石墨烯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丰富的官能团赋予其优异的复合性能,在经过改性和还原后可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纳米级分散,从而使石墨烯片在改变聚合物基质的力学、流变、可渗透性和降解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更大

琥珀研究揭示一亿年前昆虫求偶行为

  求偶行为广泛存在于现生昆虫的各个类群,但化石记录极为罕见,这是因为昆虫(包括其他动物)行为保存为化石的几率极低。昆虫的古行为研究多借助间接的证据来推导,如一些特殊的身体结构。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博士研究生郑大燃、研究员王博等在缅甸琥珀中

花香自有蝴蝶来——Ciamite2019正在火热进行中

花香自有蝴蝶来——Ciamite2019正在火热进行中第12届国际材质分析展(Ciamite2019)作为国内最大、最权威的材料学术型展览,是业内领军企业全面展示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平台。第12届国际材质分析、实验室设备及质量控制博览会于2019年7月11日至13日在成都中国西部博览城6号展厅举

日本一种蝴蝶已因福岛核事故遗传异常

  琉球大学副教授大泷丈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受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物泄漏的影响,福岛县当地的一种蝴蝶出现了遗传异常。  这种蝴蝶名为酢浆灰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场所附近的草地和树林边缘,其成虫整年都可见到。  去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破坏而发生严重核泄漏。同年5月和9月,研究小组在

气候变化正威胁着海蝴蝶的生命周期

研究人员在调查南大洋翼足目动物的生命周期时,发现不同物种对海洋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大约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CO2)排放被世界上的海洋吸收。当这种吸收发生时,二氧化碳与海水相互作用,导致海洋的pH值下降,这一过程被称为海洋酸化。这导致了碳离子浓度的下降。一些海洋生物,如翼足目,依靠碳离子来创造和维持它

俄罗斯发现蝴蝶新物种:具有46条染色体

  北京时间1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学家对一种常见蝴蝶的种群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它们原来属于一个全新的物种,而且拥有非常特别的基因组构成。  俄罗斯圣彼得堡动物学研究所的昆虫学家兼演化生物学家Vladimir Lukhtanov和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昆虫学家兼化学家Alexander Da

我国学者成功解析药物改造中的“蝴蝶效应”

   近日,生物技术研究所徐玉泉研究组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伊斯万•莫纳(Istvan Molnar)教授团队合作,在真菌氧甲基转移酶的理性设计和结构改造研究上取得突破。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化学类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影

Cell:原来是这种基因让蝴蝶翅膀可以模仿树叶

这是枯叶蛱蝶的翅膀:颜色鲜艳,以深蓝色、黑色和橙色为特色。但是当这只蝴蝶扇动它的翅膀时,下面露出了鲜明的对比——它们是暗棕色的阴影,完美地模仿了一片枯叶,使蝴蝶伪装起来不受捕食者的攻击。在8月1日发布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哪个基因负责模仿树叶,并讨论这对我们理解它们的进化意味着什么。“蝴蝶的翅

蝴蝶酥塑料复合膜包装爆破压力的监控方案

  摘要:爆破压力是检测包装耐受内部气体冲击或跌落的物理量,是关系到成品包装在流通过程中是否易发生破袋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蝴蝶酥包装为例,利用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LSSD-01泄漏与密封强度测试仪检测其爆破压力,介绍了设备的测试原理及整个试验过程,从而为企业监控包装的爆破压力提供一种切实

我国将科学制定化石能源改革路线图-取消化石能源补贴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升波在北京召开的“化石能源补贴”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将科学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化石能源改革路线图,有计划有步骤地取消低效的化石能源补贴。”  当前,不合理的化石能源补贴占用了财政资源,加剧了环境恶化、公众健康以及气候变化的风险,削减了对能

古脊椎所等在翼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热河生物群中的翼龙化石主要产自热河群下部的义县组和上部的九佛堂组,其中义县组主要以古翼手龙超科为主,而九佛堂组主要以准噶尔翼龙次亚目为主。2016年9月,国际刊物《古脊椎动物学报》(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热河鸟以种子为食?科学家竟被“误导”20年

热河鸟复原图  韩志信、王一凡绘20年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的古生物学者在《自然》上首次报道了一种新的原始鸟类化石——原始热河鸟。它是除始祖鸟以外,唯一具有骨质长尾的原始鸟类,基干的分类位置和独特的身体结构令其一经发现便举世闻名。热河鸟刚被发现时

内蒙古发现一处新的恐龙化石-初判为禽龙类化石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14日消息指,该馆工作人员近日在当地乌拉特后旗楚鲁庙地区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处较完整恐龙化石,根据对骨骼形态的研究,初步判定为禽龙类恐龙。官方表示,此次在乌拉特后旗新发现的禽龙类化石,属于距今约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时期产生的恐龙。从发现的化石骨骼来看,恐龙化石个体

单籽豆化石揭示古近纪的西藏是北半球区系交流枢纽

  单籽豆属(Podocarpium)是豆科一个灭绝属,在欧亚大陆拥有丰富的化石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始新世。然而,一些关键地区(如青藏高原)化石记录的缺乏,使得科学家对于该属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演化过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长期在青藏高原中部开展古植物研究工作,

向蝴蝶借一双慧眼-新型相机精准识别肿瘤组织

  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是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但如何精准地找到癌变组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Optica》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通过模仿蝴蝶视觉系统研发出的微型照相机或可给医生提供帮助,让其能在明亮的手术照明下清晰看到荧光标记的肿瘤组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向蝴蝶借一双慧眼-新型相机精准识别肿瘤组织

  科技日报华盛顿4月7日电 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是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但如何精准地找到癌变组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Optica》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通过模仿蝴蝶视觉系统研发出的微型照相机或可给医生提供帮助,让其能在明亮的手术照明下清晰看到荧光标记的肿瘤组织。  

昆明动物所等在蝴蝶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蝴蝶因其在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变异,自达尔文时期以来就是进化研究的好材料。然而,长期以来其高杂合的基因组难以解析,对其也缺乏有效的遗传操作技术体系,极大地限制了蝴蝶在进化学研究的深入广泛应用。  为了使蝴蝶成为研究宏观形态进化遗传基础的新模式生物,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基因起源课题组与深圳华大

物联网蝴蝶效应凸显-智慧型社会即将到来

  远在南美的一只蝴蝶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下微微抖动了一下翅膀,这个不起眼的动作却引发了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地球另外一端飓风的毁灭性打击,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如今,这只“蝴蝶”变成了像物联网、感知网、M2M这样类似的概念,它的发明者也许不是IBM,也许就来自某个人的灵感,但是自从它出现之后,整个

食品安全的“蝴蝶效应”凸显-监管日趋复杂化

这是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旗下一家位于新西兰南岛的牧场的资料照片。   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会引起万里之外的一场龙卷风;一根小小的管道,只因受到些许污染,引发了跨国界的奶粉安全恐慌……   这揭示一个人们愈来愈习以为常的警示:全球化时代,食品安全问题的“蝴蝶效应”日益凸显。   可不,这几

氢气传感器的灵感竟来源于蝴蝶的翅膀

  在蝴蝶的翅膀上发现的光子纳米结构激发了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灵感,他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高精确的氢气测量传感器。该装置由墨尔本理工大学的Yilas Sabri和Ahmad Kandjani领导的团队制造。该传感器可在氢燃料的安全工业存储中发挥作用,也可能引导非侵入性医疗诊断新技术的发展。  作为一种

蝴蝶兰光周期相关基因序列及其应用获发明ZL

  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张建霞、段俊等完成的“蝴蝶兰光周期相关基因PhalCOL的序列及其应用”于6月29日获国家发明ZL授权(ZL号:ZL 200910042303.9)。   蝴蝶兰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受欢迎的种类之一,花形似蝴蝶,别致美丽、色彩艳丽,花期长达数月之久,观赏价

向蝴蝶借一双慧眼-新型相机精准识别肿瘤组织

  科技日报华盛顿4月7日电 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是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但如何精准地找到癌变组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Optica》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通过模仿蝴蝶视觉系统研发出的微型照相机或可给医生提供帮助,让其能在明亮的手术照明下清晰看到荧光标记的肿瘤组织。  

单籽豆化石揭示西藏曾是北半球植物交流枢纽

单籽豆属(Podocarpium)是豆科一个灭绝属,在欧亚大陆拥有丰富的化石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始新世。然而,一些关键地区(如青藏高原)化石记录的缺乏,使得对于该属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演化过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古生态研究组长期在青藏高原中部开展古植物研究工作,近年来在伦坡拉盆地上始新统牛堡组发现

美用蚂蚁化石研究全球变暖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四名古生物学家根据曾遍布全球的巨型蚂蚁的化石,发现了全球变暖如何影响5000万年前生命的分布。该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布鲁斯和罗尔夫、加拿大布赖顿大学的大卫·格林伍德以及美国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柯克·约翰逊描述了一种新的巨型蚂

特朗普欲“拥抱”化石燃料

1 月20 日,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5 任总统。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曾简短地提到了科学,在宣誓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后不久,他又一次重申了改变气候变化法规的承诺。我们准备开启神秘的太空,把地球从疾病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同时利用明天的能源、产业和技术。特朗普在一个俯瞰华盛顿特区国家广

《自然》:非洲文化或是“活化石”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研究论文称,非洲东部和南部人群之间的文化联系一直保持到至少5万年前,这比遗传学分析预测的两者分离时间晚了约2万年。在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过去5万年里非洲东、南部这些地区的鸵鸟蛋壳串珠的样式变化,揭示出了这些社会联系网络,为非洲的社会动态性与文化演变增添了

相关知识

最早的花朵是何时出现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化石,找到花朵的祖先
科普:花兒未開 蝴蝶已在
北极熊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引发担忧
新的化石将开花植物的起源推回到一亿年前的三叠纪
松果揭示了花的进化过程
一种新的化石揭示了达尔文无法找到答案的花朵的神秘进化
植物趣谈之十三:世界上最早的花
兰花基因组计划:探索生命进化之谜
谁是最早的花
进化杂谈 世界上最早的花究竟何时出现

网址: 最早蝴蝶化石揭示喙的进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860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最古老花朵化石“南京花”面世
下一篇: 在化石数据库里寻找开花植物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