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的入侵对盐沼湿地温室气体及土壤碳氮动态 的影响 The of invasionOil alterniflora greenhousegas impactsSpartina carbonand insaltmarshes emissionsandsoil nitrogendynamics 博 士 后姓 名 猩瞳麴 流动站(一级学科)名称 复垦太堂生塑堂 专业(二级学科)名称 生查堂 研究工作起始时间 2QQ3生2月 研冗工作期满时间 2QQ§生2旦 单位名称 复旦太堂 报告提交R期 2QQ§生!旦 内容摘要 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繁殖和扩散能力,我国北至辽宁中部,南至广西东南部沿海互花米草超过了112000 公顷,互花米草盐沼生态系统是我国湿地主要组成部分(图1)。1997年由于浦东机 场的建设,进行了“种青引鸟”工程,把互花米草引种到九段沙湿地。九段沙湿地 是一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是长江口一块重要的河口沙洲型滨海湿地。目前九段 用了静态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法、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和土壤分馏法等先进 的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互花米草入侵对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释放影响以及对 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的改变和贡献。报告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I)建立模拟潮汐盐沼湿地,对比研究互花米草和芦苇盐沼湿地痕量气体的释 放通量,揭示植物生长和水淹对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和芦苇盐沼湿地的痕量气体释放通量很低,互花米草群 的释放通量分别为O.16—0.85 mg.m2.h。1和2.17—6.11 ug.m-2h.1,芦苇群落甲烷 和氧化亚氮的释放通量为0.21一O.66 rag.m-2.h1和1+69to5.15ug.m.2.h-1。植物作为 甲烷运输的通道和甲烷产生基质的来源,甲烷的释放的通量与植物的生物量,密度 和二氧化碳的净释放量正相关。剪除植物后,发现互花米草群落中甲烷的释放量减 物的生物量,密度和二氧化碳的净释放量负相关,表明盐沼湿地植物对氧化亚氮的 产生有一定的抑止作用。水淹对盐沼混地氧化亚氮的释放影响比甲烷的释放影响显 亚氮释放的主要通道,干旱是氧化亚氮释放主要控制因子。 (II)应用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比研究入侵中互花米草群落和土著种海三棱蔗 草的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揭示互花米草短期入侵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 我们发现短期的互花米草入侵增加土壤碳的含量是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所致。 在0—100 由于土壤表层土壤呼吸作用相对较高,对有机碳的分解作用较强,互花米草对土壤 表层有机碳的贡献较小,而由于根系的分泌物较少和可溶性有机碳渗透作用较小, 互花米草对土壤深层的有机碳贡献较小。 (III)运用碳氮同位素和土壤分馏(soil 中互花米草群落和土著种海三棱蔗草的土壤碳氮组分的变化,揭示入侵种互花米草 群落对土壤碳氮组分的改变。 互花米草入侵增加了土壤总碳氮库、有机碳氮库、易分解碳氮库和不可分解碳 氮库,但没有改变土壤颗粒的组成和无机碳氮的含量。九段沙盐沼湿地土壤由泥沙 和粘土组成,无机碳氮的含量较大。短期的互花米草入侵不仅增加易分解碳库供植 物吸收利用,同时土壤不可分解碳库平均2.34%来源互花米草残留物。氮同位素丰 率表明互花米草群落中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和氮流失速率高于海三棱蔗草群落, 但互花米草较高的固氮能力,而海三棱蔗草几乎没有固氮能力。
相关知识
互花米草入侵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入侵种互花米草影响我国滨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江苏淤泥质潮滩湿地互花米草扩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湿地、入侵互花米草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货币化
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防治研究进展
互花米草入侵对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上海崇明东滩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二次入侵过程
复旦、云大、兰大互花米草合作研究系列进展(第9期):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互花米草入侵对中国滨海盐沼和红树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在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上的报告:崇明东滩湿地修复与低碳利用(20100706)
网址: 互花米草的入侵对盐沼湿地温室气体及土壤碳氮动态的影响研究.pdf 全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2752.html
上一篇: 等氮替代施入生物炭对南方免耕早稻 |
下一篇: Impact of chan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