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园艺产品品质与营养健康—智慧树网

园艺产品品质与营养健康—智慧树网

Title

孙崇德 · 浙江大学 课程负责人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首批中组部“万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负责人; 兼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浙江省园艺学会秘书长等职。长期致力于果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研究,围绕柑橘、杨梅等我国大宗和特色水果,系统地开展了果实营养组分的种质资源分布、合成代谢、分离纯化、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挖掘出了果品中抗氧化、降血糖等功能性成分,以及功能性成分含量丰富的特色果品资源,开展了果品营养数据库的构建,为果品种质资源的开发和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李鲜 · 浙江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入选教育部“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浙江大学食品制造与贮藏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园艺产品品质调控技术研创与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长期从事果实品质生物学研究,重点围绕杨梅、枇杷、柑橘等果实系统开展营养健康品质相关的次生代谢物质评价与代谢调控研究,挖掘具有抗氧化、降血糖等营养保健功效的果实资源并鉴定主效成分,为引导消费、指导育种及果树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张波 · 浙江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园艺系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分会常务理事。主要开展果实芳香物质形成与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任务等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成果在PNAS、Science、Genome Biology、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期刊发表。受邀参加国际园艺学大会、植物激素乙烯国际大会、环太平洋化学会议等并作口头报告。担任多种国际期刊审稿人,是Elsevier出版集团优秀同行评审人(Outstanding Peer Reviewer)。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多项。

徐昌杰 · 浙江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国园艺学会杨梅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果实分子生理和果实品质生物学研究,近年来以果实品质为核心主题,从采前、采后和生物技术环节入手,对果实品质的形成及采后变化机制、种间品种间差异的遗传成因等开展了系统研究,揭示了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积累的分子遗传机制,探明了果实采后品质劣变、木质化和冷害的分子生理机制,为园艺产品品质提升和采后保持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浙江省青年科技奖。

殷学仁 · 浙江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得者,兼任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分会副理事长等。主要从事果实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优青、面上项目等)、“973”子课题、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课题、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明确了果实成熟衰老及品质形成调控的多个关键基因,解析了果实质地、风味等的转录调控通路及协同网络。

刘学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1975年9月生,黑龙江省克山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测试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食品分子营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衰老及不合理膳食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及基于功能性食物组分与膳食模式调控的营养干预方面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先后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主持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荣获2015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理事,陕西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学报》编委。

金鹏 ·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实验室(PQSL,USDA)访问学者。中国园艺学会采后技术分会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产后病理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学术新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食品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专家。主要从事果蔬采后生物学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2项,参加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等3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收录50余篇。编写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

周春华 · 扬州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基金、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约20篇。获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4年,排名4/21),获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2012年,排名3/12;2013年,排名2/13;2017年,排名5/12),获扬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参与制订江苏省地方标准5项,培育新品种2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

赵立艳 ·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教师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博导,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现代农业(特粮特经)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技术分会理事。201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美国罗格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食品化学、食品分析等课程的教学,从事食用菌的加工技术及其活性物质评价、食品加工过程中特征风味变化规律、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分别排名第5、第6)。

李丹丹 ·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教师

讲师

李丹丹,讲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方向为电场强化果蔬中多糖等功能性成分的提取以及利用电场强化多糖的化学改性,目前已经证明电场可产生电穿孔效应促进胞内功能性成分的提取,且初步探明了电场诱导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强化多糖化学改性的作用机制,可为果蔬资源的开发和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关知识

园艺产品品质与营养健康
园艺与健康—智慧树网
园艺与健康
插花与花艺设计(花道——插花技艺养成)—智慧树网
化学与健康—智慧树网
园艺植物病理学—智慧树网
花卉装饰技术—智慧树网
植物营养速测仪实现四项营养参数的快速无损检测
如何做智慧父母?掌握这些健康与养生秘笈!
食物、营养与健康

网址: 园艺产品品质与营养健康—智慧树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01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创意花草利用花草装饰技术详解
下一篇: [园艺产品营养与健康结课论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