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窗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窗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窗花》

<h1><font color="#ed2308"><b><i>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i></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i>  窗花是农耕文化的特色艺术,农村的生活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特征以及社会的习俗方式,也使这种乡土艺术具有了鲜明的中国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i></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i><b>  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现在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了。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在河北丰宁,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事。剪纸品种之一。为烘托节日气氛,广大农村春节前在窗子上张贴的剪纸。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b></i></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i><u><b>  剪纸起源于汉。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在节日期间用彩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等,贴在窗上的称为“窗花”,贴在门上的称为“门签”,用于喜庆的称为“喜花</b></u></i></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i><b>  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宋朝、元朝逐渐流传,逐渐成形。</b></i></font></h1><h1><font color="#167efb"><i><b> 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b></i></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i><b>  瞧!这是我剪的窗花!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b></i></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i><b>  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势。</b></i></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 窗花都选用适合纹样,山东的窗花多直条式,是适合该地直棂窗而形成的;西北的窗花逢中用“十”字将完整的剪纸分成四大块,也是适合该地窗户中心有一个十字格而形成的。</font></h3><h3></h3> <h1><font color="#b04fbb"><i><b>剪纸的传说故事:</b></i></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从前,扬州城里住着一个没爹没妈的小姑娘,谁也不晓得她姓什么,叫什么,因她靠剪花样子卖钱过日子,大家都叫她"花丫头"。</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i><b>  一天,花丫头大清早就出去卖花样子,奔波了一天,只赚了几文钱。回家路上,望见前头围了一堆人正看热闹,就走了过去。她挤上前一看,只见一个老奶奶坐在路边上正替人家剪花样子呢。花丫头心里话:"我剪的花总是没得人家的好,总是卖不出去,今儿个正好学学窍门,看人家怎么剪的。"只见老奶奶的剪子在手上就像活的一样,纸在她手上三转两转,一张花样子就剪出来了。乖乖!这个花样子剪得真神,那些枝儿、瓣儿、叶儿、朵儿,比真花还要好看呢!把她都看呆了。直到老奶奶收摊子的时候,她跪着求老奶奶收她做徒弟。要跟老奶奶学剪花样子。老奶奶说:“孩子,学手艺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吃很多苦,你受得了吗?”“嗯。”花丫头点点头,老奶奶见花丫头一片真心,当晚就把她带到自己家里。</b></i></font></h1><h1><font color="#ed2308"><i><b>  第二天,老奶奶交给花丫头一条扁担,两个小桶说:"你先替我浇花吧。"花丫头一看:"啊!好大的花园啊!"各色各样的花多得数也数不清。从那天起,花丫头就不声不响地整天挑水浇花。就这样挑啊,浇啊,肩膀磨破了,长出了老茧,桃花落了,荷花开了,桂花落了,梅花开了。花丫头整整挑了一年的水,浇了一年的花,她闭上眼睛都能数得清这园里共有多少种花,想得出那些花的样子,说得出哪一种花有多少瓣。可老奶奶还是不提教她剪花、样的事儿。</b></i></font></h1><h1><font color="#167efb"><i><b>  一次,花丫头忍不住问老奶奶:"师父,多晚子教我剪花样子呀?”</b></i></font></h1><h1><font color="#ff8a00"><i><b>  老奶奶拿出一把剪刀,笑了笑说:"孩子啊,别着急,三分手艺七分家伙,剪纸要有好剪刀,你先替我把剪刀磨磨快。"花丫头接过剪刀一看,"哎呀!"这是什么剪刀啊,锈得都不像样子了,刀口缺缺桠桠的,就和锯齿差不多。花丫头不声不响,来到小河边,磨啊磨啊,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刀石磨断了,又换了一块,冬天小河水结了冰,春风又把冰吹化了。就这样又整整磨了一年,剪刀越磨越亮,刀口也锋利了。花丫头手里捏着雪亮的剪刀,赶紧去找老奶奶。当她跑到原处一看,不由惊呆了,哪里有老奶奶的影子啊,就连自己住过的草棚子,浇过的花园都不见了。花丫头正在奇怪。忽然半空中传来老奶奶的声音:“工夫不负有心人,买花样的人儿踏破门。”花丫头这才明白,自己遇上了神仙了。</b></i></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i>  花丫头带着老奶奶留下的剪子,回到扬州城里,替人家剪花样子。说来真怪,剪刀一拿在手上,想剪什么花,眼前就出现了那种花的模样,一张纸片儿到她手里三转两转就剪出一张活灵活现的花样子,那一朵朵花样儿,各不相同,一枝一叶,就和真的一模一样,剪出的花样子,果真一下子全都卖光了。</i></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i><b>  后来有人说:那位老奶奶就是八仙中的何仙姑变的。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花丫头的名声就传遍扬州城。</b></i></font></h1><h1><font color="#167efb"><i><b>  从此,花丫头家的门口可热闹啦,买花样儿,求教的,就差把门给挤破了。后来,花丫头还带了许许多多的徒弟,把她那绝妙的手艺一代一代地传留了下来。</b></i></font></h1>

相关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窗花》
【幸福过大年】剪窗花 迎新春 传承文化年味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插花”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上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延禧攻略》中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
【花儿】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家:剪窗花捏泥人 复古年味别样浓 青报网
汉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花石浮雕镶嵌工艺项目简介
窗花

网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窗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124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养花小知识——水养玫瑰花剪刺吗?
下一篇: 央视蛇年春晚节目“剪花花”&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