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与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在福州顺利举办
为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10月25日-30日,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起,福建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的“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与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在福州市怡山梅园酒店会议厅圆满完成。
此次高研班围绕着作物生产面临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等主题,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旨在通过专家对当前国家政策与技术报告的解读、成功经验及模式的交流,带动更多的从事农业及农村工作的技术人员及经营主体参与到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校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涉农企事业单位以及农场负责人等共计六十八个学员报名参加。
谢联辉院士作《绿色植保:目标、问题与对策》主题讲座
课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谢联辉教授讲述了生物多样性在绿色植保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生物群落结构可以有效防控病虫害,从根本上减少化学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污染。
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南京农业大学曹卫星教授普及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通过高新技术对作物栽培过程中的耕作、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进行智能化控制,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工的使用,降低了栽培成本。
在经济发展方面,“三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结合美、苏、俄等各国经济转型案例,分析我国战略转型道路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与发展方向,指出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骆世明教授通过生态、生活、生产、管理、文化五大方面阐述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生态农业科学技术与相应农业生态化发展管理制度。
林文雄教授作《乡村振兴背景下水稻全产业链构建及其关键技术》主题讲座
福建农林大学原副校长林文雄教授揭示了我国农业现今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并提出当今农业应当从高投入、高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农业转变为优质、高产、综合、高效的可持续集约化现代生态农业,并利用再生稻案例阐明了种子资源的选择与相应的科学栽培技术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乡村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弘扬是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的必经之路,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邹冬生教授对此提出以“特色是乡村持续发展的根基,文化是乡村特色打造的灵魂,创意是乡村文化开发的关键”为理念的乡村文化创意思路。
李春喜教授作《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与作物科学发展》主题报告
河南师范大学李春喜教授强调了作物科学在农业生态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物栽培学、土壤学、气象学等作物科学是作物科学种植的有效手段。
朱朝枝教授作《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现代农业转型》主题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曹林奎教授与福建农林大学朱朝枝教授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方向进行相应的解读,结合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农业转型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范水生教授作《作物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的集成开发和应用 》主题讲座
福建农林大学范水生教授针对农村特有的农业资源,提出利用作物生物多样性打造农村特色作物文化景观,为休闲农业发展道路做铺垫。
研修班课程结束后,学员们实地参观了福建农林大学与莆田市秀屿区联合成立的乡村振兴研究院,以及东庄石码村田园综合体示范园,东庄生态休闲农业园。学员们详细了解乡村振兴研究院的校地合作管理模式、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及工作成效等相关情况,对东庄镇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就各自擅长的领域对当前乡村振兴试点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
通过为期5天的培训,学员们受益匪浅,使学员们改变了对传统作物生产的认识,强化了作物绿色生态生产的观念,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会,研修班结束后,学员们表示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将会充分借鉴成熟的乡村振兴工作的先进经验做法,把推进乡村振兴的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推进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走出一条禀赋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更新于 2020-10-30
相关知识
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与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在福州顺利举办
乡村振兴 科技兴花——云南省2023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在晋宁区顺利举办
乡村振兴在行动
延期举办通知 ¦ (苏州)容器花境专项技能研修班
2023昆明花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圆满举办!
乡村振兴 科技兴花——2023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在禄丰市举办
中国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
【聚焦乡村振兴】花官镇: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
打造花园农田 实现绿色生态 ——记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周伟军教授
“乡村振兴 科技兴花——2023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晋宁站圆满举办
网址: 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与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在福州顺利举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4392.html
上一篇: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 |
下一篇: 全球滨海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