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国家医保局: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

国家医保局: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康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立项指南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在主项目下统一安排扩展项“人工智能辅助”,两者执行同样的价格水平,但不得重复收费。医院可以选择培养医务人员提供康复服务,也可以选择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开展康复检查或训练,以替代的方式规范促进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加速进入临床应用。

原文如下:

《康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推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编制工作,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工作思路,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康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康复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17项,下一步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做好对接落实,整合规范康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制定全省统一的价格基准,指导具有价格管理权限的统筹地区对照全省价格基准,上下浮动确定实际执行的价格水平。康复类立项指南着眼于提高兼容性、加强规范性、贴近临床实际,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突出服务产出导向。康复类项目分为功能检查和训练两大类,针对意识、认知、言语、吞咽、运动、脏器、神经发育等不同功能障碍分别立项。新项目既能兼容现有价格项目,也便于未来吸收更多创新康复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

二是适应医疗技术进步。立项指南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在主项目下统一安排扩展项“人工智能辅助”,两者执行同样的价格水平,但不得重复收费。医院可以选择培养医务人员提供康复服务,也可以选择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开展康复检查或训练,以替代的方式规范促进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加速进入临床应用。

三是关注重点人群。立项指南关注神经发育障碍人群,将“神经发育障碍”的检查和训练单独立项,促进医院补齐服务供给短板,为患儿提供神经发育障碍康复服务,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恢复患儿语言、运动、生活等能力,助力更好融入社会。

本文编选自“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智通财经编辑:刘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相关知识

拒绝“回流药” !国家医保局:追溯码给药品挂上“身份证”
护理服务价格,国家指南来了!
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启幕:为期4天,162个通用名药品参与
《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印发
关于印发《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公布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普融花: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解析
《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印发(附解读)
国家医疗保障局 政策解读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

网址: 国家医保局: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492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个性化步态轨迹规划及机器人辅助控
下一篇: 2024年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在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