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医学微生物课件

医学微生物课件

《医学微生物课件__致病性真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课件__致病性真菌.doc(3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问题 真菌感染可能分哪些类型? 主要条件致病性深部致病真菌有哪些? 白假丝酵母菌引起什么疾病? 新生隐球菌引起什么疾病? 真菌病(mycoses) 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真菌病(mycoses) 按发病部位不同,临床上一般将真菌病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并相应的将引起疾病的真菌分为浅部感染真菌和深部感染真菌 目前发现,对人有致病性的真菌有近300种,常见的有100种左右,包括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 真菌侵入途径 真菌感染类型 浅部真菌感染Superficial Fungal Infections 浅部感染真菌引起皮肤、粘膜和皮下组织的感染,一般导致皮肤、毛发和指(趾)甲部位发生疾患,多

2、为慢性感染 种类 皮肤癣菌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毛癣菌属(Trichophyton) 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 角层癣菌 孢子丝菌 着色真菌 皮肤感染真菌 是指寄生或腐生于角蛋白组织(表皮角质层、毛发和甲板等)的真菌 主要引起各种癣病,包括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一般不侵犯皮下等深部组织和内脏,不引起全身性感染 引起皮肤感染的真菌有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和角层癣菌 经外伤感染皮下,一般只侵犯局部,也可通过淋巴管扩散至周围组织 种类有孢子丝菌和着色真菌? 申克孢子丝菌Sporotrichum schenchii 属于腐生性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

3、、木材及植物表面等,为双相性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型,在沙保培养基中呈菌丝型 感染常因伤口接触被孢子丝菌污染的柴草、腐植和土壤等而引起,发生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炎症,可致化脓、溃疡渗出及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典型损害是沿淋巴管发生呈串状分布的结节。此菌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经血行播散至其他器官引起深部感染 申克孢子丝菌感染以农民或在阴暗潮湿环境中工作及从事园林工作人员居多 着色真菌 是在分类上近似,引起的症状相似,均能引起病损皮肤颜色改变的真菌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土壤、腐木(草)以及一些植物和农作物中 一般经外伤侵入人体,感染多发生于皮肤暴露部位,感染多发生于颜面、下肢、臀部等暴

4、露部位,病损皮肤呈境界鲜明的暗红色或黑色区,故称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 。潜伏期一般为半个月1个月。早期皮肤感染处为小丘疹,向周边扩散后,逐渐形成结节如疣状,呈暗红色或黑色。随病情进展,旧病灶结疤愈后,新病灶又在周围形成,日久疤痕广泛,影响淋巴回流,发生肢体象皮肿。偶可经血行播散,侵犯脑组织及内脏,危及病人生命 代表菌有裴氏着色真菌(Fonsecaea pedrosoi),卡氏着色真菌(Cladosporium carrionii)等 深部感染真菌Systemic Mycoses 深部感染真菌是指可引起机体深部组织和内脏疾病的一群深在性真菌 深部真菌感染可由致病性真菌(组织胞

5、浆菌、副球孢子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所致 发病率低,但通常发生于药物难以作用部位,后果极为严重 近年来免疫缺陷患者增加,抗生素药物滥用,皮质激素使用和抗肿瘤药物等因素造成这类疾病增加 条件深部真菌感染Conditional Deep Infection Fungus Candida albicans(白假丝酵母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新生隐球菌) Aspergillus(曲霉菌) Mucor(毛霉菌) 白假丝酵母菌 Candida albicans 属假丝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有81个种,7种致病,白假丝酵母菌是最主要的致

6、病菌 菌体圆形或椭圆形,36m, G+ 芽生孢子出芽繁殖,孢子伸长形成芽管,不与母体分离,形成较长的假菌丝。在临床标本如有大量菌丝,提示白假丝酵母菌为致病状态 培养特征 在普通琼脂、血琼脂和沙保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在沙保培养基于室温或37培养13天长出类酵母型菌落,呈奶油色或呈蜡状,柔软、光滑、湿润,有浓厚酵母气味。培养稍久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 致病性 白假丝酵母菌通常存在于人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粘膜 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菌群失调是其侵入机体的主要原因,血培养阳性率仅次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目前第四常见的经血播散的医院感染病原 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物质有: 粘附:其细胞壁的甘露

7、糖蛋白是粘附于上皮细胞的主要介导物。孢子转为芽管或菌丝,可促进其粘附 入侵:粘附后,其芽管(菌丝)可直接插入细胞膜 产生毒素和酶:念珠菌毒素可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感染;产生的一些水解酶和酸性蛋白酶(如磷酸脂酶和卵磷酸脂酶)可引起组织损伤 念珠菌病(Candidiasis) 皮肤、粘膜感染 皮肤感染好发于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乳房下、会阴部及指(趾)间等皮肤潮湿部位。粘膜感染可发生鹅口疮、口角糜烂、外阴与阴道炎等,以鹅口疮最为常见 鹅口疮发生于老年人、儿童、长期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病较急、发展较快,如治疗不及时,可迅速扩散蔓延,引起深部病变。婴幼儿多见,但正常菌

8、群建立后少见 内脏感染 常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食管炎、肠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等。偶尔也可引起败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脑脓肿,后果严重 患者通常有其他部位的原发病灶,常由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病灶播散所致 微生物学诊断:临床标本 Sputum Scrapings from lesions Blood smears Vaginal discharge Urine Feces 治疗 Amphotericin B Nystatin Ketoconazole Fluconazole Itraconazole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属隐球菌属,

9、包括17个种和8个变种,其中仅新生隐球菌及其变种具有致病性 环境腐生菌,广泛生存于土壤和鸽粪中。正常人常处于新生隐球菌污染环境中,但发病者极少。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易侵入人体而致病 近年,由于肿瘤及化疗药物的使用、艾滋病的流行、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等原因,新生隐球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国外已成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新生隐球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生物学性状 圆形的酵母型菌,其外周有宽阔的荚膜,菌体直径4m20m, 荚膜宽3m5m , 菌体内有一个或多个反光颗粒。部分菌体可见出芽,但不形成假菌丝。非致病性隐球菌无荚膜 新生隐球菌在沙保培养基

10、和血琼脂培养基上,于25和37均能生长,非致病性隐球菌则在37不能生长。培养数日形成酵母型菌落 致病性:Cryptococcosis 主要致病物质:荚膜多糖 新生隐球菌一般为外源性感染,通过呼吸道吸入孢子是主要的感染方式。初感染灶多为肺部,播散病灶可发生在各个脏器, 大多数感染者症状不明显,且能自愈。但新生隐球菌也可以从肺部经血行播散至其它部位,最易侵犯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慢性脑膜炎。脑及脑膜的隐球菌病预后不良,如不治疗,常导致患者死亡,引起脑膜的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死亡率高,尚可播散至皮肤、粘膜、骨和内脏器官等 微生物学诊断:标本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Sputu

11、m Pus Biopsy material urine 治疗 5-Fluorocytosine(5氟胞嘧啶) Amphotericin B(二性霉素B) 曲霉菌(Aspergillus) 少数属于条件致病菌,以熏烟色曲霉菌(A. fumigatus)最为常见 致病性 侵犯机体许多部位,所致疾病有直接感染、变态反应及曲霉菌毒素中毒等类型 肺曲霉菌病 真菌球型肺曲霉菌病 肺炎型曲霉菌病 全身性曲霉菌病 中毒与致癌 毛霉菌 毛霉菌(Mucor)属接合菌亚门? * * Pathogenic Fungi 致病性真菌 Hong Ling, Ph.D.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MU 第42章 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 Trychophyton rubrum 皮下真菌感染Subcutaneous Mycoses * *

相关知识

转基因花卉医学宣教课件PPT
芳香疗法医学宣教课件
药用植物学植物器官花医学课件
《第2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PPT课件(江苏省县级优课).ppt
《植物病虫害知识》教学课件.ppt
医学精品课件:第09章 花类药材.ppt
园艺产品加工学演示课件.ppt
植物医学
花卉园艺演示课件.ppt
花艺百科插花基本技能培训课件PPT

网址: 医学微生物课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278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 地花菌属真菌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