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兰花(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兰花(1)

1、张亚萍(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江苏南京 2 1 0 0 1 3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作者简介: 张亚萍 (1 9 7 9 ) , 女, 江苏张家港人, 硕士, 主要从事景观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E - m a i l : z h a n g y p z s h 1 2 6 . c o m 。 兰花 春兰名种大富贵 兰花是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自古就为国人所喜爱, 和中国传 统哲学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 在我国的传统审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在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也有体现。 1 兰花与传统哲学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哲学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理性积淀和内在体 现, 哲学文化是整个中国传统文

2、化的核心, 制约和影响着整个文化体系。 传统哲学文化的主要代表就是儒家哲学文化、 道家哲学文化、 佛教 哲学文化。 1 . 1 兰花与儒家哲学文化 兰花从一开始就融入到了儒学中,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观察兰花 便总结出了 “芝兰生于幽谷, 不以无人而不芳” 的幽贞品性, 并从兰花 的品性上悟出了 “君子修身立德, 不为困穷而改节” 的做人道理。 兰花 那种其叶常绿不凋, 抱清寒而不委琐的精神品质和儒家所倡导追求的 “中庸” 、 “中和” , “礼、义、 恭、俭、 让”的思想默契吻合, 相通一致, 所以兰花有着儒家哲学文化的义理与内涵。 在儒家的眼里 “治国平天下” 是人生追求的大目标, 大目标

3、实现了, 人生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 反之, 即使人生的大目标没有实现, 没有合适的 “治国平天下” 的平台, 就需 要保持一颗如兰的心态, 做个隐者过简单生活也是乐事。 这就是亚圣孟 夫子所说的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 幽兰的品格, 与儒家哲 学相融, 在无人处也会吐蕊放香。 摘 要: 兰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 文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与兰花的相融性出发, 论证了中国文学书画等传 统审美文化中兰花的重要地位, 同时, 阐述了兰花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的重要性。 关健词: 兰花; 哲学文化; 饮食文化 62 南方农业( 园林花卉版) 2007.5 总第10

4、期 品 花 苑 1 . 2 兰花与道家哲学文化 兰花自孔子始便与儒文化粘连在 一起, 开创了兰文化的先河。 除此, 兰 花也和道家文化相通相融,也有着天 然的浑合之美。道家哲学宣扬和主张 “清静无为” 。 “道” 乃气之流转, 平衡 有则, 即阴阳之和, 修道就是追求这种 和,道家主张人生要与大自然和谐相 处,不失衡,不冲突,故“清静无为” 的思想实质就是抱朴守真行为不乱之 意。 兰花是天地的万物之一, 其幽贞淡 雅、 清香缥缈的物性完全符合道家 “清 静无为” 的思想, 开花不求俗人赏, 自 在山林淡放香。 1 . 3 兰花与佛教哲学文化 道家的修道就是儒家讲的修身, 佛 家讲的修行也同样如

5、此。 一代高僧袁瑛 法师有谒云 “世间诸相皆常住, 万象森 罗见本真” 。 佛家追求的是修到 “真如” 境界, 也就是明心见性的高度。 佛家之 云禅者,静也,定也,悟也。静了,定 了就得妙悟,就能生出人生的大智慧 来。 兰花不变的物性就是定, 人在红尘 难免被染, 养兰就是学习兰花清静, 戒 污染, 守定心, 走正道的真善之路, 争 取修成人生的正果。 几乎所有的寺庙都 植有禅兰, 可见兰花与佛教文化的紧密 相融。 可见兰花始终与中国传统哲学相 融。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历来追求的人生 宗旨是进则立功, 退则静养, 立功不成 就退而植花养草, 著书立书授徒传道, 或结社吟诗雅咏酬唱写字画画, 兰花

6、那 种淡雅幽贞的品性就自然而然、 顺理成 章地成为文人士大夫娱情寄志的理想对 象了。 在他们看来不得志就卧隐山林, 独善其身, 不乱其所为, 像兰花一样在 荆棘中也表现君子之风和高洁的操守。 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左右和支撑了中国人 的思想意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并将注 定继续影响下去。 因此中国人创造了浩如烟海的兰诗、 兰文、 兰书、 兰画等不朽的文艺杰作, 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大放异彩。 2 兰花与中国审美文化 兰花从一开始就与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相融不可分, 也 使得兰花成为传统审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中国审美文化包括 文学、 书法、 绘画、 音乐、 舞蹈等各种形态门类, 兰花与文学、

7、 书 法、 绘画等传统审美文化, 关系最为密切。 自古以来, 诗人咏兰赋 诗以言志, 画家取兰泼墨以寓意。 2 . 1 兰花与文学 兰花芳香袭人, 绰约多姿, 能使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 自古 以来, 人们就把她当作是理想品德、 理想情操、 理想资质等的象征。 汉语中有许多与 “兰” 一起构成的词组、 称谓, 而此中的 “兰” 已 不只是单纯表示本身的植物属性, 而是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东方文化 属性的符号, 是对事物的美好称呼。 如 “兰交” , 即知心之交; “兰 章” , 即文章之美; “兰姿” , 即姿容之美; “兰襟” , 即衣襟之美; “兰 心蕙质” , 比喻女子善良贤淑的品质; “兰

8、摧玉折” , 比喻贤人之故, 志士夭折。 其他还有 “兰肴” 、 “兰时” 、 “兰席” 等等。 据统计, 由 “兰” 构成的词、 词组, 除去表示植物名和地名的, 就有一百五十 个以上。 “兰” 可与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 “龙” 、 “凤” 相提并论。 2 . 2 兰花与诗词 自古的诗词歌赋, 借兰花表达作者价值取向的作品不胜枚举。 孔子曰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化矣” 、“不 以无人而不芳, 不因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 志若兰兮终不 移” 。 诗仙李白赏兰 “若无清风吹, 清气为谁发” , 并有感而发 “为 草当做兰, 为木当做松。 兰幽香风远, 松寒不改

9、容” 。 大文豪苏东坡也 对兰花情有独钟 “春兰如美人, 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 蓬艾深 不见” 。“兰花十里照春水, 山鸟无声花自幽” 、“唯有山中兰与竹, 经春历夏又秋冬” , 这是明代诗人和清代才子为世人留下的脍炙人 口的颂兰诗句。 今人写兰, 以朱德、 陈毅的诗最广为传颂。 如朱德 的 咏冬 : “东方解冻发新芽, 芳蕊迎春见物华。 浅淡梳妆原国色, 清芳谁得胜兰花。 ” 据绍兴兰花协会编的 育兰汇编 中记载 “朱 德委员长生前酷爱兰花,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岁月里, 还与手植兰花 形影不离” 。 朱德、 陈毅作的诗是革命家以兰作为理想品格、 高尚 情操的一种雅喻。 2 . 3 兰花与

10、绘画 63 南方农业( 园林花卉版) 2007.5 总第10期 品 花 苑 墨兰图(郑板桥) 自唐末开始, 随着栽兰、 赏兰的日渐兴盛, 兰花常被赋予 特定的文化精神含义, 被文人、 政客用以题诗作画, 寄托情思。 宋代颇负盛名的画家赵孟坚 (1 1 9 9 1 2 6 4 ) , 他的作品 春兰画 卷 真迹, 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是世界上最早的兰画。 宋末元初画家郑思肖( 1 2 3 9 1 3 1 6 ) 画兰不画土, 以抗议元夺宋 土, 据记载元朝 “邑宰闻其精于画兰, 不妄与人, 贻以赋役取 之。 怒曰: 头可得, 兰不可得。 ” 郑思肖这种傲骨震慑了对方,“宰 奇而释之” 。

11、 这种作品与作者人格的一致确乎难能可贵。 遗憾的 是, 这幅郑思肖1 3 0 6 年创作的无土春兰画卷今收藏在美国华盛 顿F r e e r 画廊, 确确实实的根无所系了。 徐渭是明代中期花鸟画 的杰出代表, 在 徐渭集 中有许多画诗除咏竹诗外, 当属题 兰诗。“醉抹醒涂总是春, 百花枝上缀精神。 自从画得湘兰后, 更不闲题与俗人。 ” 画家的精神与兰的品格已经融为一体了。 至 清代,画兰、写兰首推郑板桥,燮翁自称“七十三岁人, 五十 年画兰, 任它雷雨风, 终久不凋残。 ” 他的题兰诗有七八十首, 兰画也为数不少, 都在表达着他对兰花的喜爱与赞赏: “身在千 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

12、无脚下浮云闹, 来不相知去不 留。 ” 近代画家画兰脱俗的还有吴昌硕的繁笔兰、 潘天寿的豪笔 兰、 齐白石的秃笔兰, 刘昌潮的断叶兰等等。 3 兰花与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哲学、 审美等精神文化, 还有饮食等相 对的物质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独具特色, 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极具特色。 传统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饮食特征之一便 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而兰花作为植物食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 代。 屈原的 九歌 有 “蕙肴蒸兮兰籍” ; 枚乘的 七发 有 “兰 英之酒, 酌以涤口” 的描述; 陈陶 种兰 曰 “幽人饥如何, 采 兰充喉粮。 幽人渴如何, 醖兰为酒浆。 ” ; 清代顾仲 养小录

13、 载: 兰花可羹可肴, 但难多得耳; 据说, 国画大师张大千亦善作羹 肴, 曾自创一款花馔 “兰花鹅肝羹” , 与友人共享, 食者无不叫 绝。 国人食兰, 在注重美味的同时, 更注重的是兰的药用保健 作用。 赵学敏在 本草纲目拾遗 中记载 “素心建兰除宿气, 解 郁。 蜜渍青兰花点茶饮, 调和血气, 宽中醒酒。 黄花者名蜜兰, 可以止泻。 色黑者名墨兰, 治青盲最效。 ” 现代中医认为, 兰花 全草可入药, 兰草性平, 味辛, 有养阴润肺之疗效, 兼治喀血, 神经衰弱, 头晕目眩, 尿道感染等病症。 现今, 人们越来越重视兰花作为保健食材的用途, 并且也 更广泛的应用, 开发出了更多的新的食用方法。 4 小结 兰花具有观赏、交流、美化、修身养 性和经济价值等多种属性。 现今, 作为公 共的景观资源开发, 全国各地建有不少专 类的兰园, 普通的家庭养兰的也越来越多, 同时兰花的经济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得到 认同, 各方面的价值已被国人普遍接受。

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兰花(1)
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嘉应讲堂】张兰花: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书香校园
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传统文化
《魅力兰花》之选育养护 |把中国兰花博览会打造成世界文化品牌
中国兰花文化讲义资料.ppt
中国十大名花之四兰花的花语和寓意是什么
中国兰花文化简史
中国首款3A游戏发布再掀传统文化热潮
2O21年兰花市场一一刮起中国风

网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兰花(1)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5948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2020广东翁源兰花文化旅游节开
下一篇: 北京兰花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