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历史学专业认证进行时——历史学专业“花津河畔谈历史”系列讲座开讲

历史学专业认证进行时——历史学专业“花津河畔谈历史”系列讲座开讲

本网讯/历社学院)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打造一流专业,历史学专业组织教师,策划了“花津河畔谈历史”系列讲座。2020年5月20日晚19:30-21:00,第一讲《新出青铜器铭与曾国史》由青年教师王少林博士开讲,历史学专业主任丁修真主持,2019级历史学本科生160余人,古代史多位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聆听讲座。

王少林博士师从著名先秦史学家晁福林与赵世超先生,致力于先秦制度史的研究,近年来也关注出土文献的研究。在讲座中,王少林博士首先介绍了20世纪以来古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梳理了自王国维、李济到徐中舒、杨向奎、张光直对于先秦史研究的研究方法,主张古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向古史多重证的历史学综合研究方法。并提出在“走出疑古”与新出文献井喷大背景下,古史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当下古史研究存在着重出土文献轻传世文献、重文字训诂轻综合研究、重信实轻疑问、重考证轻理论等现象,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历史学子更加重视历史学的综合研究。

讲座的第二部分是王少林博士对于当下热议的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曾国墓地新见青铜器铭文的解读。其中,对于嬭加编钟铭文中“文王之孙、穆之元子”的内容作了详细说明,主张这里的“文王”“穆王”乃是楚文王、楚穆王,与周文王、周穆王无关。对于学界提出的曾国始封君为周文王之孙、周穆王长子的说法提出了驳斥,指出这种观点既与曾侯舆、曾公求铭文追忆的曾国封君为南公不合,也与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制度要求相违背。究其原因,是因学者不查“文王之孙、穆之元子”的同位语为“余”造成的。王少林博士提出,这里的“余”就是嬭加编钟的主人“嬭加”,其后“文王之孙、穆之元子”也是为了说明嬭加的身份,在先秦文献中,“孙”指“孙辈”而非特指男性孙辈的“孙子”,“元子”指“第一个孩子”,既可以是长子,也可以是长女,指出铭文中“之邦于曾”,并非是封建邦国于曾地,而是嫁嬭加到曾国的意思。王少林博士进而分析了该铭文的背景,嬭加是楚穆王长女,即楚庄王的姊妹,嫁于曾国,因其兄长楚庄王的霸主地位,她也在曾国获得了至高的权柄。最后,王少林博士指出,新出曾国器铭文的解读还处于初步阶段,一些问题如出曾侯谏、曾侯犺铭文的西周早期的墓地为何具有明显的殷人葬俗特征,铭文中伯括、南公、皇祖、列祖的具体关系等问题都有待更多的材料来证明和解读。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与王少林老师就古史研究方法、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读、差异问题等进行了交流,讨论自由热烈。这场讲座是历社学院在2020年疫情背景下举行的中国史系列讲座的第一场,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为后续讲座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知识

花津河畔话历史第四讲:祝虻博士《明代文书的考释方法》
历史定格零玖,归来爱你依旧:2005级历史学1班毕业十周年返校聚会在花津校区举行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博物馆与多元学科的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专业概况
行走的思政课: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分课堂在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开讲
【21年4月就业信息】 心田花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招聘我院相关专业
传说中也有历史:“花衣魔笛手”中的历史与虚构
墙里开“花”墙外香——美国对我国“花木兰”文化资源的开发
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
【学风建设进行时】绽放的生命之花——生命科学学院学风建设侧记

网址: 历史学专业认证进行时——历史学专业“花津河畔谈历史”系列讲座开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176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公子讲历史百家号
下一篇: 鲜花零售业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