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插花艺术中的美学理念及其他

插花艺术中的美学理念及其他

​​ 

无论是女士轻动那修长柔软,白如葱根的纤纤玉指,还是男士翻动那青筋隆结,骨节突出的粗壮大手,当手拈鲜花和枝叶,在手指的张合捏捺中插瓶的那一刻,便花传形外意,意中多远音了——插花艺术离寻常百姓就是这么近。

人类最初是用采摘来的花草作为佩戴装饰的。这种心灵深处最初的寻美情怀,如同人类最初在树皮、树叶、兽皮等片状材料上剪刻镂花一样,完成了人类最早的美学理念的阐述,完成了与观者无言的交流。

人类初始的认知都源于自然。花是大自然的精灵,最初摘来插在居住地的周围,插在头上,后来将采摘来的花和枝叶,巧妙穿插在篮、碗、盘、缸、筒、盆、瓶里,就是将大自然的精灵挪到了自己的身边,挪到了家里,插出自己心目中所要的形态,抒情达意,无声讲述了劳动者心目中的审美情趣和愿望、情怀。你能说这不是美学理念的开始吗?

劳动妇女应当是最早热心于插花的人群。她们植根于基层,最贴近自然,大自然的静美和无常,入目盎然;生活的艰辛和愉悦同在,人生的体验和感受如同切肤。当她们将鲜花插到头上的那一刻,便是喜乐的展现,憧憬的表达,美的阐述,愿望的阐发,插花艺术也就迈出了第一步。因此,我敢断定,插花艺术的最初和最广大的人群是妇女。这同剪纸艺术中妇女是主流的现象是一种巧合吗?不,恰恰说明,中国女性一直撑起着中华文明的半壁江山。

由于插花艺术总是与民俗生活联袂,才具有了民间灵魂和气息。正是因为有了民间的生活沃土,才使得插花艺术有了丰富的内涵和超强的生存力,早已超出“始信插花艺,得尽养怡年”的实用范畴。它浓缩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理念、传统信仰和人伦道德,跳动着的是中国文化思想的脉搏。插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递延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传统理念,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靓丽的窗口。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劳动人民有形无形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才是老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基础和源泉。老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形成,又进一步影响了劳动人民。老庄及诸子百家的哲学和美学理念、艺术思维,被普通的民众集体地接受了,成为了普通大众的集体情感和艺术行为,并在集体的行动中处处得以体现。普通大众的艺术思维也与老庄及诸子百家的艺术思维十分契合,合辙,有着几乎相同的语境,并将老庄及诸子百家的哲学、美学、文学的思想通俗化了,平民化了,具体化了,生活化了。你看,篮内一束鲜亮的小花在嫩绿的叶的衬托下,显得是那样的静雅,一种清净、清爽、清纯、清逸、简约、明秀,富有生气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你自然而然想到了老子那“动之徐生”的名句。

中国的插花艺术,流派很多,基本造型多样。但无论是瓶插、盘插、篮插,碗插、缸插、筒插、盆插,经构思、选材、布局后,造型无论是水平型、三角形、L型、扇形、倒T字型、垂直型、椭圆形还是倾斜型,就生成的意境而言,我认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清美类,二是凄美类。用嫩芽、鲜花、新叶、青枝为材料的插花,属于清美类;以枯枝、黄叶、干果为材料的插花,属于凄美类。

这两类插花,都充分利用花材的自然形态,因材取势,以花材丰富的内涵与象征性,以特有的色调、姿态和神韵,形神兼备,以雅脱俗,主题突出,繁简适度,虚实相生,以精取胜,以“形”写“意”,并注重花材与花器、几架、配件以及作品环境的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艺术体。

中国的插花艺术,崇尚自然、顺畅、简洁、抒情、灵动。以自然流畅,优美朴实的线条,淡雅明秀的色彩,疏密聚散的造型,来表达一种意境,表现出一种特定的诗情画意。彰显出自然的美、线条的美、含蓄的美、简练的美、意境的美、和谐的美,甚至是冷艳的美。

中国的插花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中国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盆景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门窗艺术、赏石艺术、剪纸艺术等有着内在的关联性。艺术的精神和审美的精神都清晰可见,高度相通,都是情感和文化的一种表述体,都有一种充满生机的诗化了的大气象,氤氲着中国文化既清新又豪荡之气,递延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传统理念。

插花艺术要早于园林艺术。园林艺术应当是插花艺术的放大版,园林化。

盆景艺术缩龙成寸,寓美于丑,而插花艺术则缩龙成寸,大美于简,以“巧”、“秀”为丽,高度体现出自然、简约、清净,源自自然,妙极自然的哲学理念和诗化情调。

如果说中国的绘画、书法、剪纸是线条的艺术,那么盆景和插花艺术,就是将这些线条立体化了的艺术,展现出生命的律动。

中国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以哲为思。插花艺术则以花为魂,以枝为骨,以形为思。体现出的都是老庄美学中“天人合一”、“反朴归真”、“复归于朴”,“自然”、“本真”、“简约”、“淡雅”、“无为”的思想。老庄的哲学理念是插花艺术的生命。

中国所有的传统艺术门类,都讲究意境。什么是艺术的意境?美学家宗白华说:“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的境界”。中国的插花艺术就是心的艺术,是开自于心灵的花。通过一枝一花一叶的穿插,通过对“瓶”的选择,把“心灵具体化、肉身化”了,民族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价值观念、文化精神,文化心理,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出来,并得以充分地表达。而点睛之笔在于“题名”。好的题名,得迁想妙得之功,如同诗中的诗眼,以最精炼的文字,点明主题、内涵、寓意,意境全出,让人叫绝,插花作品才真正花传形外意,意中多远音了。

                                           花传形外意

                                         (手机拍摄)​​​​

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传统插花理念的内涵
“花禅一味”:中国禅宗美学在日本插花艺术的体现
化腐朽为神奇——浅谈插花艺术中的环保理念
漫谈文人插花艺术的美学观念
艺术插花设计理念
文化 | 传统插花理念的内涵
【美学插花】明代—插花艺术的文艺复兴
插花艺术丨柒号东方意境插花美学,一念一花开,一动一自在
【美学插花】明代:中国插花艺术的文艺复兴
清赏与雅祭—中日插花艺术之美学比较

网址: 插花艺术中的美学理念及其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17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园艺之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探析
下一篇: 花园的美好,更在于凋零时如何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