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国植物免疫诱导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植物免疫诱导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参考文献 (22)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查看引文网络

[1] 王文霞,尹恒,赵小明,等.糖链植物疫苗研究新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4,(9).DOI:10.3969/j.issn.1672-6820.2014.09.004 .

[2] 彭学聪,杨秀芬,邱德文,等.蛋白激发子hrip1基因在拟南芥中表达可提高植株的耐盐耐旱能力[J].作物学报.2013,(8).DOI:10.3724/SP.J.1006.2013.01345 .

[3] 丛大鹏,李雅华,咸洪泉.棘孢木霉几丁质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复性、纯化以及酶学性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11).DOI:10.3969/j.issn.1000-6850.2012.11.007 .

[4] 古丽吉米拉·米吉提,范海娟,刘志华,等.棘孢木霉T4小分子疏水蛋白基因hyb2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34).DOI:10.3969/j.issn.1000-6850.2012.34.016 .

[5] 郑建华,杨秀芬,石庆华,等.激活蛋白PeaT1在烟草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及其特性[J].植物病理学报.2010,(4).

[6] 唐宏琨,曾洪梅,杨秀芬,等.真菌源蛋白类激发子及其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10,(4).

[7] 刘权,李广悦,曾洪梅,等.蛋白激发子PeaT1的高密度发酵及生理功能检测[J].生物技术通报.2009,(8).

[8] 金鑫,杨秀芬,邱德文,等.提高蛋白激发子产量的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微生物学杂志.2009,(2).DOI:10.3969/j.issn.1005-7021.2009.02.002 .

[9] 赵利辉,邱德文,刘峥,等.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抗性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7).DOI:10.3321/j.issn:0578-1752.2005.07.012 .

[10] 陈捷.木霉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新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5).DOI:10.16409/j.cnki.2095-039x.2015.05.013 .

123

引证文献 (74)

仅看全文

排序: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查看被引分布图

[1] 曹健.生防菌及生物诱抗分子在植物免疫激活及枯萎病防治方面的效应及机理研究[D].2019.

[2] 彭海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2020.

[3] 李莹莹.免疫诱抗剂对茶树抗寒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2020.

[4] 耿甜甜.正、反面叶施铜离子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D].2020.

[5] 曾婉琳.防控烟草青枯病的植物免疫诱抗剂筛选及其抗病机理研究[D].2020.

[6] 陈钰栋.连作烟草根系微生态特征与绿色修复措施研究[D].2022.

[7] 赵琳.辣椒疫霉效应分子RxLR118和RxLR162免疫诱抗功能及初步应用研究[D].2022.

[8] 柳浩琪.异槲皮素提高番茄耐贮性及对灰霉病的抗性[D].2022.

[9] 安淑辉.抑制西洋参土传病害木霉菌的筛选及其连作障碍因子消除机制的研究[D].2022.

[10] 欧利娜.氨基寡糖素促进茶树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D].2020.

1238

同项目论文

313719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伍文宪 , 杨秀芬 , 刘勇 ,等. 烟草C3HC4型锌指蛋白的原核表达及转基因植株功能研究 [J]. 生物技术通报

. 2014 ,

(7).100-105.

相关知识

我国植物免疫诱导剂产业化发展现状
植物免疫诱导技术
“植物免疫诱导抗性”的故事
我国植物免疫诱导剂分类和产业化发展现状
吴孔明院士作序 |《植物免疫诱导技术》新书上市
植物的免疫系统与诱导抗性研究,植物保护论文
分析我国园艺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RNA Pull Down和RIP的技术应用:ELF18诱导的lncRNA ELENA1与MED19a互作增强拟南芥免疫反应
我国中药材禁用农药残留现状、毒性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植物免疫研究与抗病虫绿色防控:进展、机遇与挑战

网址: 我国植物免疫诱导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2496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推荐 庭院阳台盆栽多季开花抗病丰
下一篇: A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