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盖率从建区初期的0.2%迅速增长到17.90%。
林地面积由建区初期的60公顷扩增到69587公顷。
从黄沙漫漫的“戈壁荒滩”到绿意葱茏的“经济绿洲”。
“十三五”以来,金川区林业和草原局不断创新防沙治沙新模式,引进社会民间资本积极投资金川区防沙治沙行动,争取实施了中国绿化基金会“蚂蚁森林”合作造林项目,2019年、2020年两年完成人工造林年均突破2667公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了全区防沙治沙事业再创新局面,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突破性转变。
2023年11月,金川区林草局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
土地绿了 沙尘少了
冬季,金川区大石召子滩管护站,一望无际的沙地上被灌木丛覆盖着。管护站站长马林业说:“大石召子滩管护站现有5个护林员,每个人管护将近2000公顷林地,管护范围大,除了对灌草植被全部建造围栏封育保护,每天骑着摩托车进行巡护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这里就是护林员的第二个家,虽然环境艰苦,但是看到沙化土地越来越绿,环境越来越好 ,沙尘天气越来越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市民的记忆中,每年春秋季节,沙尘暴频频“光临”。近几年,随着金川区防沙治沙工作不断推进,市区土地绿了,沙尘少了。
金川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以北,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前沿,干旱缺水、植被稀少、风大沙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造林条件十分艰巨,让金川大地绿起来,成为了金昌人民的共同期盼。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近年来,金川区坚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宜沙则沙、宜草则草”和“外治风沙,内建林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的方针,积极研究和解决造林绿化、资源管护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防沙治沙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每年春天,金川区都会组织全区各部门单位干部职工、各社会团体成员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同时大力推广“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广泛宣传动员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祖国镍都增绿 我们一起行动”等“码”上植树活动,为社会公众参与造林绿化搭建新平台、创造新模式、打开新思路。
多年来,金川区完成人工造林8000公顷,封滩育林约1333公顷,退化草原综合治理约3333公顷,这一组组数据是金川人民与恶劣生态环境斗争的艰辛“印记”。
金川区林草局林业站工程师潘冬梅向记者介绍说:“近几年,金川区初步建成了内有农田防护林带,中有防风固沙林网,外有天然植被封育区的区域性、大骨架防风固沙生态体系,植被覆盖率也进一步提高,区内就地扬沙扬尘的根源得以有效控制,尽管沙尘暴不能消灭,但沙尘暴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进一步降低,减轻了危害,减少了损失。”
“蚂蚁”来了 梭梭高了
近几年来,在市区北部的荒滩上,长出了一大片梭梭林,老百姓称为蚂蚁森林,这些顽强的梭梭像蚂蚁一样坚强,守护着市区北部的风沙线。
2019年开始,金川区实施了中国绿化基金会“蚂蚁森林”合作造林项目,在双湾镇周家井道班、大石召子滩以及小刺湾荒漠戈壁区域种植梭梭5200公顷、650万穴。这些沙生灌木对沙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帮助很大,起到了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维护大气碳氧平衡的作用
“蚂蚁森林”项目的实施,让更多人增强环保意识,每天通过自己或好友的运动量和消费量获得能量,能量越多手机里的“树”就会长得越快。“云”种树参与防沙治沙的实践,也让更多的人真正地践行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沙漠变成绿洲不再是一个神话。
金川区林业和草原局创新工作思路,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走科学、生态、节俭绿化防沙治沙之路,确保防沙治沙事业科学健康发展。在防沙治沙工程规划设计中,科学选择林草植被种类和恢复方式,科学核定林草生产力和区域承载力,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抗逆性强的树种进行造林绿化,增强林木适应性。实施蚂蚁森林合作造林等工程,在北部沙区大力营造梭梭固沙灌木林约7333公顷;创新实施金川区绿洲边缘经济型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在城区和绿洲农区外围新建了集生态、景观和经济效益一体的“大骨架、宽网格”型的乔、灌、草混交防风固沙林带,总长度达22.5公里,绿化总面积近533公顷;利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项目、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等,新建国家级土地沙化封禁保护区1处、芨芨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在城区西北部风沙前沿生态脆弱区域围栏封育约61167公顷。
通过科学规划实施林草重点工程,区域生态修复力度明显加快,防沙治沙成果不断扩大,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
树木多了 花儿开了
市区北部,林带内新疆杨整齐划一,两侧树枝“牵手”,形成拱形通道,“一生一世”的“爱情小路”成为市民们打卡的景点。
“闻香园”“郁金香园”“菊花园”竞相开放,多种花卉绽放新姿,成为人们休闲的新去处。金川区林业和草原局发挥防护林在建设宜居家园、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新作用。通过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企业及林农种植梨、杏、文冠果、油用牡丹、元宝枫等经济林近213公顷;扶持建设乡村旅游花卉林果园9个,总面积达211公顷;利用本地光热资源丰富、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金昌机场南侧大力发展以灰枣、骏枣为主的戈壁林业,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创建了近467公顷灰枣节水示范基地,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了以林养林。
金川区林业和草原局以打造“紫金花城、浪漫金昌”为着力点,依托市区北部绿色长廊地形优势,着力打造兼具生态、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绿色经济景观带。
青山绿水筑屏障,生态立区惠民生。金川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搏击荒漠与贫困,向着荒漠地带不断挺进,火热开展全民植树造林等防沙治沙行动,创造了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相关知识
【中国自然资源报】千千万万个“治沙愚公”,与黄沙相持、相守、相争,甘肃民勤——为沙漠披绿添金
“两山”理念的新疆实践丨绿染沙海 绘就生态新画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见闻
用科技力量创造沙漠绿色奇迹——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宁夏】生态治理,“增绿”又“生金”
生态治理,“增绿”又“生金”
“三北”工程攻坚战 春天的交响曲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林业和草原行政案件类型规定》的通知
共和盆地防沙治沙对策分析
荒漠化治理的草原实践
向“绿”而生——楚雄州探索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纪实
网址: 绿染黄沙护绿洲——记全国治沙防沙先进集体金川区林业和草原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0482.html
上一篇: 为越冬公园里的植物“穿衣”“戴帽 |
下一篇: 大连开始进入花的世界 树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