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向“绿”而生 —— 楚雄州探索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纪实(下)
元谋县江边乡金沙江河谷风光。记者 王 洪 摄
金沙江干热河谷是典型的立地条件十分极端的区域,造林绿化、生态修复难度极大,曾一度被国内外林学界视为“造林禁区”。
一粒“种”焕发生机
夏末秋初,元谋县江边乡金沙江畔,水鸟嬉戏,鱼跃飞霞,碧波千顷水连天,微风摇曳万里晴。
挥锹铲土、扶苗培土、围堰浇水……进入雨季,在元谋县江边乡棋盘山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干部群众顶着烈日栽种麻风树、余甘子等10多个树种,上万株树苗昂然挺立,错落有致。在光伏发电抽上山的金沙江水浇灌下,当地干部群众释放出改天换地、染绿荒山的无穷力量。
“以后我就来山脚开农家乐,山上还要种经济林果,村里人还能来这里打工。”正在栽种树苗的江边乡村民杨永建、陈孝安,擦着头上的汗,边喝水边畅想着以后的棋盘山美景,坚信一定会变成“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治理芯片”。好的种质资源能降低生态修复成本,促进生态系统正向演替。多年来,元谋县致力于保存金沙江干热河谷濒临灭绝的云南梧桐等植物,以及毛叶柿、滇榄仁等物种基因资源,保护林木物种遗传多样性,不断提高优良林木种子的供应保障能力。
守护“绿水青山”蹄疾步稳。元谋县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40%提升到2020年的51%。2020年元谋沙化土地比上期监测减少1090亩,其他类型土地净增1846亩,荒漠化面积净减少11144亩。2023年11月,元谋县林业和草原局获云南省唯一一家“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棋盘山示范区项目的成功经验,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的复制和推广,将逐步建成金沙江流域生态屏障,增强乌东德水电站和金沙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元谋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文波表示。
一部“法”保障权益
“总面积600亩,登记范围为受托管理经营;经营内容为林下野生菌保育促繁、采摘。”虽然拿到《武定县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证》快一个月,劳作之余,武定县插甸镇康照村委会康照上组村民杨能云时不时会翻开看看。
“这是云南省第一本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证,也是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武定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古建辉介绍,收益权证的颁发拓展了林地经营空间,激发了林业经营活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提高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森林覆盖率,“十三五”以来,楚雄州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实施新造林面积63.5619万亩,退化林修复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97.62万亩,实施退耕还草和退化草原修复4.5万亩。
楚雄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探索实践远不止于此。先后编制了《楚雄州“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全国首部林下经济立法《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下经济促进条例》,制定全国首个野生菌管理办法《楚雄彝族自治州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
绿水青山“颜值”不断提升。大姚县、双柏县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楚雄州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坚持“两山”理论、厚植生态底色的宣言书,走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青山在,金山来。得益于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常抓不懈。2023年,楚雄州依托林药、林果、林菜、林菌、林禽等产业,实现林下经济收入178.3亿元,排名全省第二。
“要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中来,实现‘生态美’向‘群众富’转变。”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陈福信心满满地说。(李朝斌)
相关知识
生态修复:鲜花绿树覆盖马坎山坡
攀枝花用心守护“一城青绿”
矿山变公园,攀枝花森林覆盖率缘何能在四川领先?
楚雄州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绘制天蓝水清 花红树绿美丽画卷
赵丽华
四川环保督察组向攀枝花反馈意见 已立案调查49起
青山有“价”绿水含“金”——楚雄州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筑牢生态屏障 绘就绿色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实施国土绿化、推进长江保护修复纪实
植绿增花 东区“花城”打造效果初显
全球滨海论坛 | 江苏“最美生态保护修复”花落九家
网址: 向“绿”而生——楚雄州探索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纪实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9900.html
上一篇: 生态价值 | 价值转化机制与全球 |
下一篇: 让城市回归自然 武汉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