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油茶物种抗炭疽病的组织病理学初步研究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89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不同油茶物种抗炭疽病的组织病理学初步研究
朱建华 开通知网号
【摘要】: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测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分生孢子在三种不同抗性的油茶物种叶表面的萌发习性及侵入途径。结果表明,抗病和感病物种间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但芽管萌发的长度与油茶物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附着胞数与油茶物种的抗病性呈负相关。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抗性不同的油茶物种对于病程中各阶段出现的时间及反应的程度各不相同。在感病物种上病菌发育顺利,潜育期短;在抗病物种上病菌发育与菌丝扩展缓慢,病变组织的范围小。病变过程中,受浸染部位及附近的叶肉细胞普遍产生一种被番红染成红色的小颗粒状物质,该颗粒物质的产生可能与油茶物种的抗病性有关。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华不同油茶物种抗炭疽病的组织病理学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2 范兰礼,黄井生遂川县油茶物种和品种类型调查[J];江西林业科技;2001年04期 3 佘祥威;张妹轩;刘建国;油茶不同物种特性的研究——叶片形态参数、养分含量和氧化酶活性[J];中南林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4 周启仁;梁盛业;广西油茶物种和品种类型简介[J];广西林业科技资料;1980年01期 5 陈炳章;庄瑞林;黄爱珠;中国主要油茶物种的脂肪酸含量[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年02期 6 马锦林;张日清;叶航;何小燕;6个油茶物种的光合特性[J];经济林研究;2012年04期 7 唐维龙;杨利平;王华宇;陈元松;赵文东;韦长江;吴红英;覃雯霞;赵森;黄达军;许尤厚;王鹏良;普通油茶岑软3号苗木分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32期 8 黄小娟;孙曼曼;刘凯;廖宏泽;油茶炭疽病研究进展与展望[J];广西林业科学;2024年03期 9 江泽鹏;吴道念;王东雪;曾雯珺;张乃燕;普通油茶优良家系杂交试验[J];广西林业科学;2014年04期 10 戚英鹤普通油茶抗炭疽病选种[J];浙江林业科技;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树慎;沈宝莲;油茶育种原始材料的分析[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2 桂莎;胡冬南;刘卉;徐猛;李小梅;郭晓敏;不同肥料类型对幼龄油茶生长的影响[A];2014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陈永忠;彭邵锋;探索新模式、以科技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4 邹高元;黔东南中国油茶优质种植材料的选用及其繁殖策略[A];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尚辉;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管理[A];梅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第十届)[C];2010年 6 郭水连;郭亮;郭卫平;气候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7 张汉卿;蔡秀兰;油茶大树桩腰部嫁接香茶花不同方法与成活率关系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花卉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杨岳;罗文昌;油茶遗传改良工程措施浅论[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9 唐光旭;油茶优良品种(类型)表型选择的研究[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10 雍成文;韩成云;江西特色油茶种质资源鉴定与亲缘关系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联盟2019年学术与教学交流会摘要集[C];201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玲;普通油茶花发育和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2 周裕新;油茶营养诊断及平衡施肥效应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3 陈秋平;油茶蒲减肥降脂功能因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曹志华;不同油茶品种果皮的化学成分与抗炭疽病之间关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5 张胜;普通油茶饼粕与果壳中多糖的提取、活性及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艳新;油茶果壳生物质组分的分离、表征及其综合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7 黄勇;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交渐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宋光桃;油茶主要病害检测和生物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9 邓全恩;油茶花器官发育逆境响应机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0年 10 谢一青;小果油茶种内类型划分、评价及亲缘关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招娣;水分胁迫下普通油茶嫁接苗生理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姜山;基于立体视觉及深度学习的油茶果目标检测及定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23年 3 李旭;油茶鲜果脱蒲机的设计与试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4 袁超哲;油茶果机械化脱蒲分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 5 肖亦敏;海南油茶园林绿化应用及其主题园区建设研究[D];海南大学;2021年 6 陈薇;G公司油茶产品广西区域营销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 7 吕帅朝;基于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的油茶果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 8 杨俊华;振动—梳刷式油茶果采摘装置设计与试验[D];安徽农业大学;2022年 9 李超;扭梳式油茶果采摘装置的设计与试验[D];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 10 林洁雯;基于立体视觉的油茶果在线识别与定位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海;让信阳油茶成品牌上规模结硕果[N];信阳日报;2020年 2 全媒体记者 张艺馨;油茶花开幸福来[N];恩施日报;2022年 3 记者 唐车 通讯员 邱林 耿进锦;省油茶绿色深加工中试基地落户信阳[N];信阳日报;2022年 4 记者 周涛 通讯员 杨军;“金果”满枝头 油茶迎丰收[N];信阳日报;2022年 5 唐小晴 刘志军;湖南油茶三指标均“第一” 总产值520.59亿元[N];粮油市场报;2023年 6 记者 孔凡哲;我省油茶面积达145万亩[N];河南经济报;2023年 7 全媒体记者 饶静 通讯员 宋林 梁金梅;花垣油茶斩获2项大奖[N];团结报;2023年 8 记者 毛伟军;青梅尖下又见万亩油茶一抹红[N];金华日报;2024年 9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谭晓风:培育出油茶中的“超级稻”[N];长沙晚报;2024年 10 本报记者 高晶晶;油茶富民 兴绿生金[N];信阳日报;2024年
相关知识
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海南油茶传粉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的初步研究
油茶大树桩腰部嫁接香茶花不同方法与成活率关系研究
红花油茶在柳州的分布及气候适应性研究
泰国油茶资源引种、繁育现状及启示
云南西部高海拔区传统食用油茶种性状调查分析
花生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铜仁优质油茶气候适应性研究及精细化区划
油茶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普通油茶花发育和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初步研究
网址: 不同油茶物种抗炭疽病的组织病理学初步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3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