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生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花生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花生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摘要】:花生纹枯病是辽宁近年来发生的新病害,可造成花生叶片腐烂,严重时全株枯死。湿度大时,病部有白色蛛丝状菌丝,病部有黑灰色菌核产生。该病害多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为了明确花生纹枯病菌对寄主叶片的侵染过程,本研究通过宏观观察和组织化学染色,体视解剖镜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从组织病理学方面研究病原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病斑的产生过程、病原菌侵染结构及侵染方式,探索病菌侵染中寄主组织在宏观和细胞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花生纹枯病菌菌丝生长速度和侵染速度均较快。在供试条件下,接种6 h菌丝即可从菌饼上长出,以菌饼为中心呈辐射状生长。接种48 h便可见明显的病斑。该病菌在侵染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附着胞和侵染垫等侵染结构。附着胞产生于粗短的侧枝末端,多为足形或裂片状。侵染垫为侧枝重复分枝交叉集结形成的团状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圆形至不规则形,体式解剖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呈球形、半球形或不规则球形、半球形。两种侵染结构绝大多数都紧贴叶表。花生纹枯病病斑在生长的菌丝前端与叶片接触部位形成的侵染垫下方形成,说明侵染垫在病菌的致病中起重要的作用。病原菌菌丝可气孔侵入。综合显微观察、细胞化学染色以及超显微技术的研究结果,明确了花生纹枯病菌侵染寄主叶片组织的过程主要包括6个阶段:①菌丝从接种体(菌饼)上长出伸向叶片表面(6 h);②菌丝接触到叶片后,在叶片表面扩展蔓延,产生大量附着胞(12 h);③产生大量白色至浅黄褐色侵染垫(24 h),侵染垫下方出现浅黄色粘液物质,并且叶表面出现少量细胞膜系统损伤或死亡;④侵染垫颜色加深变为浅褐色,下部菌丝出现融合、皱缩,且下方的叶片组织细胞大量死亡,此时菌丝侵入叶片内部,在细胞内和细胞间生长扩展,细胞从此开始发生变形,质壁分离,叶绿体解体,淀粉粒消失,脂肪滴增多,线粒体消失等一系列变化(36 h);⑤侵染垫皱缩加重,颜色加深,下部的组织出现明显病斑,组织开始腐烂浸解,病斑部位细胞大量死亡(48 h);⑥侵染垫颜色不断加深,侵染垫发生严重皱缩,侵染垫下病斑扩展合并,病斑扩大,病斑部位细胞大量死亡[60 h或(和)60 h之后]。本研究首次对花生纹枯病的侵染过程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病原菌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并为生产中制定病害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234187246572142592

相关知识

花生纹枯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四章侵染过程.ppt
园林植物病理学第四章侵染过程
病理学心得体会
植物病理学—病理学幻灯片
【教学大纲】《园林植物病理学》.pdf
花生响应青枯菌侵染的转录组分析和抗病相关基因挖掘
河南农业大学解析m6A甲基化修饰对花生青枯病抗性的影响
长春花感染柑橘黄龙病菌的细胞病理学研究
花生受病害侵染怎么办?花生主要病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网址: 花生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9392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病理学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怎么
下一篇: 2023年植物病理学题库.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