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2021年03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彭常梅 方锐琳 赖敏 邓泽元 刘小如 李静 开通知网号
【摘要】:牡丹籽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和脂溶性伴随物,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的品质和活性成分有显著影响。本实验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水酶法、微波辅助水酶法、水代法、冷榨法、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牡丹籽油,并对其理化性质、货架期、脂溶性伴随物含量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水酶法提取的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相对较低,货架期最长(4.67 h),脂溶性伴随物保留最多(γ-生育酚45.787 mg/100 g、角鲨烯8.925 mg/100 g、β-谷甾醇293.55 mg/100 g)。此外,对牡丹籽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发现其共有的挥发性组分有醛类(α-甲基肉桂醛和己醛等)、酯类(棕榈酸乙酯)以及烃类(十八甲基环九硅氧烷等烷烃等),其中冷榨法提取的牡丹籽油含有挥发性组分种类最多,有机溶剂浸提法最少。综上所述,水酶法提取的油品质最好。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常梅;方锐琳;赖敏;邓泽元;刘小如;李静;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1年03期 2 张乾浩;马望京;马倩文;宫清涛;肖露;程敏;牡丹籽油的提取方法及其营养价值的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21年06期 3 陈景震;李培旺;张良波;肖志红;吴苏喜;吴红;赵志伟;湖南油用牡丹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分分析[J];经济林研究;2015年04期 4 马娇;杜方岭;徐同成;邱斌;刘玮;刘丽娜;陶海腾;不同提取方法对小麦胚芽油品质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年24期 5 杨辉;赵曼丽;范亚苇;邓泽元;熊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茶油的品质比较[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11期 6 魏永峰;黄志强;赵雷振;袁文鹏;牡丹籽油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23年07期 7 周海梅;马锦琦;杨志勇;胡吉良;张胤鸣;苗春雨;李朴;牡丹籽油对大、小鼠的毒性试验[J];毒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8 郝鹏;李燕芳;牡丹籽油专利技术的统计分析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7年01期 9 荣菡;蔡至彦;邓晓彤;甘露菁;杨丹;不同贮藏条件下水酶法牡丹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与货架期预测[J];中国油脂;2024年06期 10 周洲;桑葚果实成熟期间理化性质的变化[J];中国果业信息;201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潘雄;董磊;米长青;林莉;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二)[C];2021年 2 袁千淇;高莉萱;白帆;地表覆盖及国情要素信息提取方法[A];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3 罗国占;封禁措施对黄土丘陵地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陕西吴起县为例[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4 安正阳;江映翔;张淼;泥磷中温处理提取黄磷方法概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5 胡长利;崔建云;蚕丝理化性质与蚕丝蛋白在食品中应用研究进展[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田玉霞;仇农学;基于不同分子量级苹果果胶理化性质的研究[A];2009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曾曙才;廖业佳;叶金盛;深圳郊野公园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评价[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思敏;甘蓝型油菜籽油组成特征及其内源性脂质伴随物抗氧化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牡丹籽油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D];吉首大学;2014年 2 王智;制油过程对牡丹籽油的脂质伴随物及其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 3 王炎强;黄土丘陵区煤矿开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4 王慧娟;基于水酶法的化学改性提取牡丹籽油清洁生产工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20年 5 赵琦琰;磷脂在花生水酶法提油中的迁移及其对油氧化稳定性影响[D];江南大学;2018年 6 邓博心;预烘烤对花生水酶法制油油脂释放行为及品质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8年 7 季泽峰;山核桃油水酶法制取工艺及其对油脂品质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8 朱楚楚;金瓜籽水酶法提油及抗氧化活性肽的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年 9 彭瑶瑶;牡丹籽油脂和蛋白的提取、精制和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10 左李娜;新疆温性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影响因素[D];新疆农业大学;202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陈彬;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 用新型水酶法同步提取食用昆虫油脂和蛋白质[N];中国科学报;2023年 2 本报记者 史晓芳;“水酶法”破局中国食用油高依存度[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3 ;破局“水酶法”,中国食用油挺进国际领先阵营[N];经济参考报;2013年 4 记者 章玉;我国食用油产业升级加速[N];中国食品报;2013年 5 王城;湖南农大水酶法制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N];中国食品报;2010年
相关知识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喝牡丹籽油?这样的牡丹籽油更营养
凤丹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氧化稳定性研究
油用牡丹 |小小牡丹籽 撑起大产业
不同干燥方法对玫瑰茄品质的影响及其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优化
油牡丹籽收购价格
遮阴对油用牡丹叶片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
我市的高中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针对洛阳牡丹产品开发的课题研究.下面是他们课题研究的几个方向.请分析回答:(1)牡丹花精油的提取过程:鲜牡丹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牡丹花精油.要提高精油的品质.在操作中需要通过控制温度来实现延长蒸馏时间的目的.(2)牡丹籽油的提取:牡丹籽中含油率在20
牡丹籽油产业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全文
芍药与牡丹‘凤丹'油用开发比较研究
[题目]我市的高中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针对洛阳牡丹产品开发的课题研究.下面是他们课题研究的几个方向.请分析回答:(1)牡丹花精油的提取过程:鲜牡丹花+清水→ 油水混合物→ →除水→牡丹花精油.要提高精油的品质.在操作中需要通过控制温度来实现 的目的.(2)牡丹籽油的提取:牡丹籽中含油率在20
网址: 不同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品质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46008.html
上一篇: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下一篇: 一种牡丹籽油的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