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来说,《花》是娄烨的一部迟到的新作。虽然迟到,但一切又在预料之中。 这部电影依旧延续了娄烨一以贯之的形式与风格:镜头游离在不同的肉体之间。而在常人看来这种肉体的游离其实是一种越界,即随意超越道德为个人所规定的界限。即使这样,娄烨的关注点也并不是道德层面上的,而是通过肉体深入到私人的精神上来讨论。《颐和园》的余虹、周伟、李缇,他们透支着巨大的生命力,最终也只是一场徒劳和浪费。《春风沉醉的夜晚》的江诚、罗海涛、李静,爱情和性欲在三人之间萌发并发展成错乱的关系,他们在色欲中几近毁灭。 性、肉体、欲望,对娄烨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花》继承着这一切并又发展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对女性的生活现实的关注。事实上,娄烨并不是一个女性电影的导演,但是《花》却是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电影.。 《花》在主体上讲述了“花”背井离乡在法国漂泊的生活的故事。这个女教师辞去北京的工作前去巴黎于她的恋人相聚,却意外地遭到那个男人的抛弃,便只能哭丧着脸阴雨绵绵的城市里飘荡。之后,“花”遇到了法国劳工马修,他们由粗暴无礼的性开始彼此进入对方,接着升华为歃血为盟的“诡异”的爱。然而,由性升华为爱并不是电影的高潮,电影的高潮始于“花”的朋友对这份诡异的爱的质疑,“像这样的男人,你怎么可以和他来真的,你傻逼啊你!”由此,电影的叙事急转直下。马修合法妻子的出现打破了“花”的幻想,而超出“花”的幻想之外的是马修在火车上又结识了他的新女友、新情人。这里的矛盾在于,一边是缺乏爱而渴求被爱的知识女性,一边却是生活艰辛压抑了性而要释放性的劳工阶层。表面上看,知识女性的爱和劳工阶层的结合是水乳交融的、灵与肉都得到升华的。但是这层表面太薄,马修那形同兽类的粗鄙性欲把这层表面击破得粉碎。于是,“花”最终选择离开马修,而与中国的老师结婚。她在中国做出选择之后,又返回巴黎与马修告别,在翻云覆雨的床底之间将她的选择告诉给马修,马修怒骂了一句,“你真是一个妓女!” 这部电影的名字显得非常平凡:《花》,而“花”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如果这样理解也就很平凡。事实上,电影所改编的小说原作名为“母狗”。在小说里,马修爱上“花”,但是他认为对待“花”并不需要比对待一只狗好到哪里去。很显然,“花”既是叙事的主体,又是一种象征。“花”是女性的象征,一种关于女性阴道的隐喻——一种绝对的、女性本源的存在。 正如片名所暗示和象征,《花》在内容上是十分注重表达女性的精神历程和内心世界,十分注重揭示女性被遮蔽了的压抑痛苦的。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里所展现的女性并不典型。在许多文艺作品里,关于女性的生活现实,在多数情形之下,女性依旧按照两种传统类型来塑造。她们要么是贞女烈士,要么是妖妇荡女。乍看之下,“花”好像属于后者。但她妖吗?蜡黄而有雀斑的肌肤,耷拉着凌乱的头发,“花”是一个不善于美化自己的女人。她荡吗?“花”在落魄之时,遇到她以为值得把自己托付给对方的马修,“花”与马修没日没夜地做爱以释放她内部的压力,又有什么正常不过的? 因而,“花”并不是某种典型的妇女形象。电影所要着重强调的女性是这么一个非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受过良好教育的她们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生存,但这种生存又被挤压,便转向男人而寻找依靠。在与男人的谈情与做爱之中,她们看上去仿佛超越了生活的现实,实际上却更深地堕入丧失女性自我的陷阱之中,屡屡地被男性欺骗、抛弃,接着又带着伤寻找新的依靠……她们不断地在这之中转圈、循环,完全失去了摆脱男性的生存依附和精神独立的可能,成为男性操纵的木偶,其女性特质在一次又一次的沉沦中走向灭亡。 从这点上说,“花”又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娄烨镜头下的物形象,他们起初无不是超越幻想地我行我素仿佛经放逐于社会契约之外飞翔,但最终又总是处处碰壁、绝望地完成那一次次致命的飞翔,而难以在现实的土壤上驻足。具体到《花》这部影片就是,“花”自以为马修是那个可以与之共度余生的人,但事实又不是她所想那样,便退回到自己,在巴黎那令人绝望的狭小又混乱不堪的生存空间里,经历了欺骗之后却还要承受病痛的折磨。但从客观上来讲,“花”又说不上是经历着特别的不幸,虽然有些困难艰苦,但这里面没有大灾大难,只是平淡无奇的现实,普通的留学女青年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的无生气的现实罢了。 《花》的另一个典型的娄烨元素,就是大尺度的性爱场面随处可见,这种性爱并不很激情,倒反带着锐痛的窒息而有些恶心。但是,在道德内涵十分混乱的当下,我们自然而然不能用传统的道德尺度去评价“花”以及“花”那畸形、诡异的性与爱,但她的方式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她既付出了女性作为人类的尊严的代价,又终于没有逃脱宿命般的命运。 娄烨所热衷的肉体描写,我一直以来很愿意把这个元素称为“身体写作”或者“躯体体验”。在人们所熟知的文化传统中,躯体通常是叙述回避的对象,因为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分散人们对于躯体存在的过分注意。人们让种种快感和痛感在躯体内部流窜,躯体的秘密颤动不该任意公之于众。因此,娄烨那肆无忌惮地公开了的卧室里甚或是卧室外的性经历,轩然大波也就理所当然地呼啸而至。但《花》和《颐和园》一样,在性里面隐约地交杂着政治因素在里面。“花”在法国留学学习的是性别政治,研究男权视野下女性的存在;“花”归国后为法国记者做翻译工作,记者们所访问的那些公共知识分子们谈特谈自由和民主问题,其中一位老师说道,“被寄予的快乐并不是真正地快乐”…… 娄烨之所以把性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我觉得在于他认为躯体不可能蒸发在“历史”和“文化”的重重帷幕之后,躯体的感觉有理由构成“历史”和“文化”的某一个局部,哪怕是极为微小的局部吧。
相关知识
16、谈谈花卉摄影的背景问题
谈谈花卉摄影的背景问题
花丁专栏:未成年人勿入——女性糖友的“色.戒”
谈谈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方式及病害的主要症状?
女性摄影自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从女性艺术家的摄影作品看.pdf
心理指导+插花体验,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这场活动让女性职工品味别样乐趣
女性意识在绘画中的表现
花点时间:瞄准万亿级女性鲜花销售市场,开创不同的购花体验
西城区妇联举办女性健康知识讲座及插花体验活动
线上读书会|女性写作与我们时代的生活
网址: 谈谈《花》的女性问题和肉体体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4017.html
上一篇: 《花》:爱情是性的占有 |
下一篇: 花 鼻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