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茶叶公司的成立管理【老板成功创业经】

茶叶公司的成立管理【老板成功创业经】

茶叶公司的成立管理

浙江武义,因当地农民的观念陈旧、渠道不通,茶叶找不到销路,茶树成片荒废。俞学文天天在家闷着,茶叶也销不出去。,于是俞学文想去别的地,看看销路。

没去过北京的俞学文知道北京有个茶叶一条街叫马连道。十年前,俞学文揣着2000元,只身前往,他要到北京去卖武义茶叶!据他观察,北京人对茶叶需求旺盛。俞学文发现北京人买茶,不论多少,店主只用白纸将茶叶包成四方块,非常简陋。俞学文感觉,茶叶包装在北京有一个巨大的市场。

既然茶叶卖不掉,俞学文决定卖茶叶筒!他从杭州进了几箱茶叶筒,推销给茶叶店:“你的茶叶很好,再加上精美的包装,茶叶肯定卖得更好。”起初,茶叶店主只买几个试用,结果经包装后的茶叶销路极好,俞学文的茶叶筒生意也由此进入热销期。那段时间,往往茶叶筒还没进仓库,下货时就被一抢而空。

俞学文见好就收,归根结底他还是想卖茶叶。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他发现,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当时北京市场上,茉莉花茶份额高达97%,前景无限。茉莉花茶是把茉莉花放在茶叶中熏制而成,熏的次数越多,茶叶上染的花香味越浓。然而,北京市场上大部分茉莉花茶只熏过一两次,只有表香,泡两遍就没了味……茶质令人堪忧,但这也是俞学文杀入其中的好时机——如果自己加工生产出闻着香、泡几遍后更香的茶,一定会有市场!

聪明的人善于观察,能够改变。俞学文从福建、浙江等地采购了一批茶叶,再拉到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广西,制作上乘的茉莉花茶。普通茉莉花茶叶只熏一两次,俞学文的茶叶要熏六次,光是新鲜茉莉花就用了50多万斤。

半年后,第一车精制茉莉花茶运回北京。然而,市场跟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样,经销商对俞学文所谓的“上好茉莉花茶”无动于衷,“我只好用纸罐、铁罐,一罐一罐装好样品,让经销商免费试卖。”很快,销售有了起色。买到俞学文的茉莉花茶的回头客纷至沓来,经销商也陆续前来要货。更甚有经销商开来一辆面包车,现金付款后装走一整车,其他人也几箱十几箱地往回抬。

短短半年,俞学文加工的二十万斤茉莉花茶销售一空,净赚几百万元。第二年,俞学文成立了自己的“更香”茶叶公司。

偶然间,俞学文在茶园里发现了一种用有机肥料种植出来的茶叶,细细品味,那种淡雅醇厚的清香沁人心脾。俞学文认为现在的人崇尚绿色健康,“纯天然茶叶”一定是个新卖点!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业部已开始推广有机茶,但由于是“舶来品”,迟迟没被大众接受。因此,当俞学文决定种植、经销“有机茶”时,周围人无一支持,说“要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经营大家都很陌生的‘有机茶’,无异于引火自焚”。然而,俞学文“一定要做有机茶”!他和武义有机茶生产商签订了合作协定,迅速返回北京,策划推广方案。

为了节约成本,俞学文决定找一些老字号茶叶公司合作。可再三登门拜访,对方口风一致——不看好有机茶。倔强的俞文学索性投放电视、报刊杂志广告,立体式宣传“更香”有机茶。

在大规模报道介绍了有机茶种植、采摘及研发的全过程后,有经销商陆续前来进货,但市场销量依然上不去。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俞学文采用了一种令同行震惊的宣传方式——免费赠送市民茶叶。

报纸如是刊登:更香茶叶公司要免费赠送新鲜的有机茶。市民只需电话报名,然后凭户口本就可到更香公司总部领取半斤有机绿茶和半斤有机花茶。

一时间,报名电话持续不断,俞学文和他的团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中,每天加班加点包装茶叶,信心大增。他们正无限接近于成功。

果不其然,大规模派送收效极佳,经销商、终端蜂拥而至。有机茶卖得如火如荼。


相关知识

如何成功创建和管理花草种植基地
花朵文创:向世界讲述“苗疆故事”
文创,让茉莉成了花外之“花”
「花卉植保」花卉植保公司黄页
万亩茶田打造文创茶林综合生态园 做强“富民茶”产业
武汉生物农药采编行——遇见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典范
安徽祁门:秋季茶园科学管理提升茶叶品质
花西子老板的公关策略感天动地
「园林绿化公司」园林绿化公司黄页
唱好花卉“产业经” 菊花种植铺开乡村富民路

网址: 茶叶公司的成立管理【老板成功创业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86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古诗竹报平安七首,日日报平安,为
下一篇: 鼠年春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