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长沙县果园镇杨泗庙社区东红牡丹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两人一组,锄草、松土、施肥、整枝……对于杨泗庙社区的人来说,牡丹不仅娇俏艳丽,更是大家的“致富花”。
“牡丹全身都是宝,不仅可以观赏还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花籽还能榨油。”11月28日,正在基地里干活的种植户周兴武看着自家170多亩牡丹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杨泗庙社区立足于发挥好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今年5月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相结合,以环境为基,产业为魂,鼓励群众流转土地扩大牡丹种植面积,催生“花经济”不断攀升,拓宽致富之路。
以花为媒,铺出群众致富路
“我们现在栽种的品种是东红牡丹,俗称茶梅,开出的花朵颜色是深红色的,非常适合观赏。”周兴武介绍,牡丹花期长,十月开花,一直持续到来年四月份,一到周末,就有不少市民过来拍照打卡。
除了观赏,牡丹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一亩地产值达一万多。据悉,每亩地棵种植牡丹100—120棵,平均每棵产花10斤,统算下来,一亩地可产1000多斤,提炼20斤左右精油,还可产出原生态蜂蜜。
“牡丹花开,让农村盛开了一份‘美丽经济’。”杨泗庙社区党总支书记周辉科说,近年来,当地按照“特色花卉+品质农业+农户”的模式,发展牡丹种植面积170亩,乡亲们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
杨泗庙社区65岁的罗杰财2016年流转8亩地种花,地租每年1000元,自己在花田里务工又收入近5万元。同样在牡丹基地地里劳作的吴学元说:“不仅有地租和劳务收益,我还靠着成片的花田在附近卖小吃。2021年‘十一’开门迎客,7天就收入了两三千元。”
自2016年基地成立以来,目前已吸纳40多位附近群众就业。周兴武告诉记者:“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外出就业不方便,大多数还是当地的低保户,现在他们年收入都将近5万。
生态宜居,美丽村庄入画来
今年5月,杨泗庙社区围绕“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目标,大力推进双红和花好两个片区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解锁乡村振兴“密码”。周兴武捐赠5000棵东红牡丹,种植在道路两旁,扮靓生态环境。
五个多月的建设,整个村组的环境得到改造提质。目前村庄周围的游道、栏杆已完工,护坡、灯光也已固定完毕,污水排放网管铺设工程近期已竣工。
阳光正好,村道上,牡丹花开正盛,村民们结伴同行,体会感受着家园的日新月异。让村民们引以为傲的是,双红和花好两个美丽宜居村庄已经形成连片模式,未来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花好与双红处于杨泗庙社区同一辖区,两个村庄一同建设,设施可以相互补充,设备可以相互搭配。”周辉科表示,两个村庄的连片打造,将有助于扩大知名度,为将来当地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除了东红牡丹,附近还有尚颖农业、夏伦葡萄、佳农农庄等相连的产业点,通过美丽宜居的连片打造,将实现抱团发展,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相关知识
牡丹绽放“花经济” 乡村振兴“金钥匙”
宿州泗县:牡丹“花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花经济”唱响乡村振兴曲
【乡村振兴看河北】“花”经济撑起致富伞
春风吹暖“花经济”,唱响乡村振兴曲
“花”经济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春到南昌花满城,生态美景引客来,赏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永城:“以花为媒”绽放乡村振兴新活力
“赏花+”融合模式吹暖“春日经济” 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
“花经济”为乡村振兴“添香增色”
网址: 牡丹绽放“花经济” 乡村振兴踏歌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59090.html
上一篇: 菏泽牡丹花苗 牡丹树供应,菏泽金 |
下一篇: 宜兴千亩牡丹争奇斗艳 “美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