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豆种子生产技术

大豆种子生产技术

大豆紫斑病的识别及防治《大豆种子生产技术》教学目标1.掌握大豆紫斑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2.学会大豆紫斑病的防治方法。 大豆紫斑病是大豆主要病害之一,我国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南方重于北方,温暖地区较严重。感病品种的紫斑粒率15%~20%,严重时在5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及品质,且感病种子发芽率下降,出苗率降低10.5%~52.5%。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一、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豆荚和豆粒,也为害叶和茎。苗期 子叶上产生褐色至赤褐色圆形斑,云纹状。真叶 初生紫色圆形小点,散生,扩展后形成多角形褐色或浅灰色斑。茎秆 形成长条状或梭形红褐色斑,严重的整个茎秆变成黑紫色,上生稀疏的灰黑色霉层。豆荚 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较大,灰黑色,边缘不明显,干后变黑,病荚内层生不规则形紫色斑,内浅外深。豆粒 形状不定,大小不一,仅限于种皮,不深入内部,症状因品种及发病时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多呈紫色,有的呈青黑色,在脐部四周形成浅紫色斑块,严重的整个豆粒变为紫色,有的龟裂。二、病原物病原物形态图 病原为菊池尾孢Cercospora kikuchii Chupp.,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小,分生孢子梗簇生,不分枝,暗褐色,大小45~200×4~6(μm)。分生孢子无色,鞭状至圆筒形,顶端稍尖,具分隔,多的达20个以上。三、侵染循环1.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2.侵染 播种后,病种及病残株上的菌源,引起子叶发病,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引起再次侵染。四、发生因素1.气候因素 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大豆结荚期间多雨,有利于病害大发生。所以,该病在南方较北方为害严重。2.栽培因素 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五、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40%大富丹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2.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早熟品种也有明显的避病作用。与禾本科或其他非寄主植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剔除带病种子,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清沟排湿,防止田间湿度过大。大豆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地,减少初侵染源。3.药剂防治: 在开花始期、蕾期、结荚期、嫩荚期各喷1次。药剂可选用65%代森锰性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相关知识

自花授粉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
自花授粉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指南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教师手册
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学习指南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学生手册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
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指南、一二年生花卉制种 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教师手册
大豆花叶病毒种子带毒检测的研究
三色堇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黄瓜种子生产技术
无公害生产技术论文

网址: 大豆种子生产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23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类中药的鉴定:款冬花中药鉴定的
下一篇: 应用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