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蜡梅EST

蜡梅EST

【摘要】: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隶属于蜡梅科(Calycanthaceae)蜡梅属(Chimonanthus Lindley),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物种,也是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之一。蜡梅为落叶灌木,虫媒异花传粉,冬季开花,种子主要依靠重力散播,为二倍体植物(2n=22)。据记载,蜡梅曾在中国南部广泛分布,近代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布区片段化,呈斑块状分布,个体数量锐减。蜡梅经历了第四纪地质时期的气候波动影响,是研究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对物种进化和分布影响的良好材料。因此,对蜡梅进行保护遗传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用EST-SSR分子标记对蜡梅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EST-SSR分子标记可以直接从免费的EST数据库中开发获得,可用于种内和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研究。我们从NCBI数据库中共获得867条蜡梅的EST序列,经过检测得到75个SSR信息位点,共设计出31对EST-SSR引物。经过对蜡梅样本基因组DNA的扩增检验,最终挑选出8对多态性较好的EST-SSR引物对蜡梅进行保护遗传学的研究。8对EST-SSR引物经过中性检验确认适合于物种的遗传进化分析。对9个蜡梅居群和一个贵州蜡梅居群共20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保护策略。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8对EST-SSR引物在蜡梅和贵州蜡梅的居群样本中都能获得多态性等位基因片段,说明从蜡梅EST序列中开发的EST-SSR分子标记具有良好的种间通用性。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蜡梅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偏低(PPL=55%, He=0.164,1=0.254)。2.F统计结果显示蜡梅居群之间有较高的遗传分化(FST=0.270)。AMOVA分析表明蜡梅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组之间,居群之间的基因流处于中等水平(Nm=0.676),居群之间缺少足够的基因交流。3. UPGMA聚类树和贝叶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蜡梅居群之间结构复杂,存在有一定的居群遗传分化。景观插入模型分析显示蜡梅的居群结构与其地理分布有密切联系,地理隔离的存在造成居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减弱,居群发生遗传分化。4.结合蜡梅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特征,建议对所有现存的蜡梅居群给予就地保护。首先要对蜡梅分布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不同居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提升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如要对居群进行迁地保护,则要选取足够多的个体进行迁移,维持居群结构的稳定。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1234187246572142592

相关知识

蜡梅
【蜡梅】蜡梅科蜡梅属植物 著名观赏花卉
蜡梅图片
蜡梅花开迎新春
蜡梅园林用途
蜡梅不是梅,凌寒斗雪远胜梅
蜡梅,可提取香精油
蜡梅盆景制作培育
蜡梅与腊梅有什么区别?
科学网—盛夏蜡梅花儿开

网址: 蜡梅ES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68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不同类型水仙亲缘关系的分子标记研
下一篇: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