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华菊是我国特产的菊科菊属植物,为栽培菊花的起源种之一,其种下存在丰富的形态变异。本研究对分布于安徽天柱山、河南栾川和内乡3个地区10个居群毛华菊的14个形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安徽地区毛华菊无论山体高低,仅分布在山顶的阴坡,对海拔的要求不严格,而河南地区毛华菊主要分布于海拔400~1200m的区域。两地毛华菊叶片宽度相当,但河南毛华菊叶片更长;安徽地区分布的毛华菊舌状花长、宽均显著长于河南地区毛华菊。通过对单样本的K-S正态性检测,株高、舌状花数、花序直径、舌状花宽、舌状花长宽比、叶宽等6个数值型性状判定义为数量性状。巢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叶部性状在居群间和地区间的差异较大,而花部性状差异相对较小。R型聚类的结果显示,与营养生长密切相关的叶部性状与株高聚为一类,舌状花长度与花序直径聚为一类,舌状花宽与舌状花长宽比聚为一类。Q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安徽天柱山的3个居群聚为一类,而河南栾川和内乡的7个居群混合在一起聚为另一大类。本研究可为解析毛华菊形态变异的遗传机理奠定基础,进而为菊花的性状改良提供有益参考。
1 周杰;陈俊愉;中国菊属一新变种[J];植物研究;2010年06期 2 张莉俊;戴思兰;菊花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植物学报;2009年05期 3 翁周;王丽;唐锐;王博;多叶重楼的形态变异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4 丁玲;陈发棣;房伟民;菊属8个种27份材料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02期 5 张莉俊,秦红梅,王敏,戴思兰二月兰形态性状的变异分析[J];生物多样性;2005年06期 6 金洪,韩烈保,张永明中国结缕草居群形态变异分析[J];中国草地;2004年06期 7 周春玲,戴思兰菊属部分植物的AFLP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8 戴思兰,王文奎,黄家平菊属系统学及菊花起源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9 李东林,赵鹏毛华菊生物学特征的初步观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10 戴思兰,陈俊愉,李文彬菊花起源的RAPD分析[J];植物学报;1998年11期
相关知识
桂花叶及果实形态性状变异研究
中国栽培菊花起源的综合研究
21
菊花品种表型性状分类价值研究
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形态变异的数量分析
综述托桂型切花菊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箭叶淫羊藿资源调查及形态变异研究
华北地区风毛菊属辨识攻略
切花菊品种表型性状筛选及其分类学意义
不同种类切花菊观赏性状的形态多样性分析
网址: 毛华菊形态性状变异的数学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76876.html
上一篇: 新疆野生白三叶花部形态变异研究 |
下一篇: 某植物(2n=10)花蕊的性别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