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传统艺术范例6篇

中国传统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传统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范文1

许多的东方艺术家为之绞尽脑汁,例如张艺谋。张艺谋作品中那种质朴的乡土气息已经随着《秋菊打官司》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结束而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像《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耗资巨大的商业大片,如此大班底制作,其目的不言而喻。即便是他在漓江上编导的那个“漓江印象”,也只是追求感官刺激的西方广场艺术的价值观,其与中国传统诗画中的烟雨村色的冷清空灵的情调已经相去甚远了!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影片往往一出来就招致骂声一片,远远不像前两部电影一样叫好又叫座。他不断揣摩西方观众的心理,迎合西方人士的口味。04年希腊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中国艺术代表团有展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八分钟表演,以显示北京奥运会欢迎各国广大运动员去北京的美好心愿,结果,由张艺谋导演的,浑身上下披挂着中华民族传统元素的一群中国美女穿这喜事超短裙上台了,她们一面演奏着二胡乐曲一面不时翘起白生生的大腿,此画面一播出,国内舆论哗然。

当然,现在各种媒体的广告肆无忌惮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广告上的摩登女郎,眩目的色彩,配合着噪杂的重金属音乐……人们已经见怪不怪,并且习以为常,而这些东西无一例外,全都是西方的舶来品。WWw.133229.CoM张艺谋拍这样的电影,无疑是受到西方的影响,他所拍的古装片只是为了满足西方观众对东方古文化猎奇的需求,即便是张艺谋的《英雄》,讲的是中国古代秦王与剑客的故事,传得却是英国亚瑟王的韵!

在中国的艺术圈里,受影响的不仅是西画画家,也不排除中国的老艺术家。2005年11月11日,一致对外宣称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吉祥物面世了,结果,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特色的龙落选了,而五个“福娃”则是西式的卡通娃,有的人甚至认为,这五个吉祥物模仿的是日本卡通“铁臂阿童木”。

不管是张艺谋还是韩美林,或是中国其他的艺术家,他们主观上希望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努力表达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魂魄,但是,在客观上又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这究竟是为什么?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然而却敌不过只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国奥斯卡领奖台上的灼灼灯光!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然而现如今,有几个人能读得懂?就算在文艺界,越剧、吕剧、京剧、昆曲,又有几个人愿意从事这种行当?于当今大红大紫的流行歌手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的出场费相比,几十元一场的国粹是不是显得有点尴尬?两者相比,前者如众星捧月,而后者观看者寥若晨星。这一切不只是戏剧演员的悲哀,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在记者的采访中,许多祖传几代的民间艺术家都表示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后代吃这碗饭,因为太累,欣赏的人又少,他们所挣的钱远远不够糊口。当今的中国教育很奇特,政治公共课里的哲学理论,全部是外国的,中国的是没有的。在中医院校,不上中国的《易经》和养生学课程,而《易经》和养生学则是中医的基础啊。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不加以保护,不加以宣传,任之自生自灭,这样的民族,永远不会有引领世界文化潮流的一刻!

现今,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龙卷风一样向我们袭来,对于这些,我们似乎也无需指责,尽管,我认为,这些无聊的东西在浩浩长河的艺术史中是留不下什么的,即便是留下,也只是很浅陋、很粗糙的一笔。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是这个快餐时代的产物,说白了就是整个欧、亚、非、拉美文化的大杂烩,正因为如此,它的艺术是没有文化土壤的,落地不生根,只能浮于土壤之上,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然而令我疑惑的是,中国的艺术家非常热衷于这种肤浅的表现形式,放眼望去,众多的作品极其类似,没有自我。 更有甚者,一味讨巧西方观众,同众多的“伤痕文学”一样,搞起了“伤痕艺术”。“文革”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许多做“伤痕艺术”的人都出生于“文革”之后,对于那段历史既不了解也无法进行准确的历史定位,只是人云亦云。的确,许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这段历史感兴趣,于是乎,就有人愿意“揭中国的伤疤给西方人养眼”,无论是油画、壁画、行为艺术还是99年蔡国强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奖的《威尼斯收租院》。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能够作为题材的岂止是“文革”那一点点?即便是蔡国强在上海美术馆展出的作品《龙年》题材选的是中华民族的龙和火药,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用中国的形传达的西方的魂!

中国传统艺术范文2

关键词:木雕艺术;道德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J5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83-2引言

传统木雕艺术作为展现和传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民间艺术形式,其将忠义思想、爱国情怀、孝悌观念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使当下充斥在各种高科技产品中的我们依旧能够受到洗礼,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所以,将渗透着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统木雕艺术一直传承下去是当下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一、 传统木雕艺术

传统的木雕艺术是一种以装饰纹样以及动植物等为主要表现内容,并以木构件作为载体传达给民众道德内涵和审美思想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民间道德文化现象。我国传统木雕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木雕这种形式将自然状态下的动植物雕刻出来,促使自然状态下的动植物精神层次的意义,表达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我国传统木雕艺术具有显而易见的教化作用,绝大多数的木雕作品都渗透了儒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儒家思想的渗透主要是雕刻木雕的劳动人民借鉴小说、戏曲、历史人物以及神话故事等来完成木雕作品,其不仅渗透了儒家思想和学说,更寄托人们对安定、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例如,传统木雕艺术善于运用神作为保佑人们生活幸福,“福满人间”(图一)这个木雕作品中的弥勒佛是个乐天派长耳垂肩,弯眉笑眼,面相丰润饱满寓意为幸福洒满人间;弥勒佛手执佛珠,寓意为以慈悲为怀,宽恕人们的过错,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给他们以幸福,美满的生活;弥勒佛又脚踏金元宝,象征招财纳福,金元宝更是象征财富和荣华富贵寓意招财进宝。这充分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雕刻“福满人间”将所有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寄托在弥勒佛祖的身上。可见,传统木雕艺术所传达的意义真实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的思想和精神。

传统木雕艺术也是歌颂历史人物的一种方式,通过雕刻古代历史人物,将他们或大义凌然、傲骨清风、坚强不屈的精神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以此来祭奠历史人物。例如“李白”(图二)木雕艺术品中李白双手背在身后,头高高地扬起,相似在深思、亦相似大义凛然,充分的体现了李白不为权贵折腰的形象。相信木雕艺人是怀着敬佩和感激的心情执起雕具将李白的淡然、从容、脱俗一点一点地雕刻出来。所以说,传统木雕艺术能够成为我国艺术瑰宝是有原因的,将我国古代历史人物所具有的高风亮节、坚强不屈、不同流合污等精神充分的展现出来,以此来无声的教导人们要学习历史人物所具有的精神。

图一“福满人间”传统木雕艺术品(作者:郑煌章)

图二“李白”传统木雕艺术品(作者:郑煌章)

二、 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传统木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简单来说,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艺术息息相关。传统木雕艺术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中国传统道德意识,还在内涵上反映中国道德思想,这使得传统木雕艺术与传统道德文化一直紧密相连。如若要具体说明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笔者认为从传统木雕艺术对爱国传统和传统美德的展现来说明,会更加的适合。更加真切,更加具有说服力。

(一) 传统木雕艺术对爱国传统的展现

“爱国”在我国古代是仁人志士一生所追求的。当然,作为战乱牺牲者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爱国情怀也是非常值得人们敬佩的,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爱国将士的表达方式不同,他们是通过木雕作品的创作来展现的。

1、 以戏曲人物为题材,展现忠义思想。

在我国古代,通过木雕来表达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热爱是非常盛行的,尤其是在我国处于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臣子、将士还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对君主的忠义都是深入骨髓的。将士以战死沙场的决心来表示对国家的忠诚,为人臣子的学士大夫等是通过举荐对策来捍卫国家,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则是通过雕刻各种戏曲中的英雄人物来表达爱国之心,像古代人民所雕刻的“桃园三结义”就是将自己的爱国思想通过木雕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代表作品之一。这说明传统木雕艺术能够将人们心中忠义思想表达出来,而这也正是表达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忠义思想的良好方式。

2、 以山水花鸟为题材,表达爱国思想

古人有通过诗词歌赋描写山水花鸟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当然,也有木雕艺人借山水素材来一展心中的爱国思想的行为。是的,我国古代的传统木雕艺术善用山水素材来体现爱国思想。看似简单的山水雕刻艺术其实是雕刻艺人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自己爱国思想,这种借山水花鸟来抒情的雕刻方式充分的将我国道德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展现出来。

(二) 传统木雕艺术对传统美德的展现

传统木雕艺术除了表达古人的爱国情怀外,还充分地展现了我国的传统美德。运用传统木雕艺术展现传统美德的方式有雕刻吉祥图案、雕刻风俗民情等等。

1、 雕刻吉祥图案,寄托美好的愿望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处在战乱中,对于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强烈。雕刻作为古代劳动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雕刻在木雕上,它因此成为人们寄托情怀的一种手段,这使得各种不同类型吉祥图案的木雕出现。传统木雕艺术中对于美好祝愿的传达是通过将各种动物、植物等雕刻在木雕上,通过动植物的谐音来构造吉祥图案,像比较常见的“鱼”的谐音为“余”,人们将其寓为年年有余之一。所以说,传统木雕艺术也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

2、 雕刻风俗民情,表达孝悌观念

“孝”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传统木雕艺术通过风俗民情来体现孝悌的观念。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尽孝是中国传统美德文化内容之一,其中包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等。在我国传统木雕艺术中以各种风俗民情为素材,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等孝道充分地表达出来,促使人们在欣赏传统木雕艺术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尽孝这一美德。所以,传统木雕艺术将孝悌观念表达出来,就相当于间接地传颂我国传统道德文化。

结束语

传承至今,传统木雕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了,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一直在深深地吸引人们,使人们致力于木雕事业,更加注重传统木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要说传统木雕艺术的魅力,笔者认为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分不开的,传统木雕作品的内容和内涵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比如爱国思想、传统美德。不管怎样,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渗透在传统木雕作品中,促使传统木雕艺术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徐伟.谈传统木雕花板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J].成功(教育),2009,(02).

[2]李建华,冯丕红.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分疏递进[J].武陵学刊,2011,(04).

[3]孙文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问题的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4]段小青.花腰傣传统民居的文化功能与生态意义――对新平南碱村“傣卡”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

[5]建平.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关系之我见[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

[6]梁昭华,高国珍,李永轮.明清民居木雕装饰图案造型的多样性[J].美术大观,2008,(11).

中国传统艺术范文3

关键词:传统建筑;色彩;纹样;雕刻;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TU-881;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2-0067-02

1、引言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装饰是建筑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随着传统建筑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其艺术特征是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和工艺特点进行艺术加工,同时恰当地选择我国传统的绘画、雕刻、书法、色彩、图案、纹样等多种艺术的特点,相互结合,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建筑风格和美感的协调统一。在人类发展史上,无论年代或地域,传统建筑装饰往往都能体现该时代该民族的文化与艺术水平。因此,优秀的建筑装饰艺术只有置身于民族文化根基,博取众长,才能生机勃勃的发展,才能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

2、传统建筑装饰色彩的文化传承

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色彩经历了秦汉、魏晋、唐、宋、元等多个朝代的演变,到了明清时期已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日趋程式化和制度化,对不同建筑类型以及不同位置的色彩运用均做了详细规定。

在色彩上,中国古代建筑大都是与优美的环境艺术融为一体,尤其体现在民间住宅中。吊脚楼建筑是其中的一个典型,那一幢幢古老的民居藏在青山绿水中,依山就势,蜿蜒起伏,犹如一幅生动的色彩风景画,耐人寻味。色彩在传统建筑装饰中不但有美学意义,也代表一定的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朱门曾是天子对诸侯和大臣的最高礼遇。庶民所居房舍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森严的等级制度促使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色彩逐渐形成两大体系。

皇家建筑装饰追求金碧辉煌、耀眼夺目的色彩效果。为了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家建筑在建筑色彩上采用青、赤、黄等纯度较高的色块,与白色汉白玉台基搭配,冷暖色鲜明的对比充分展示出皇家的威严与气派。例如在北京饭店的室内设计中,设计者选用红、绿、金、黄等中国传统色彩,使现代化大厅极富民族风韵。

近年来,红色已经成为代表中国的色彩符号,被人们亲切的称作“中国红”。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方案就是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现代化的诠释(图1)。设计师运用了能够引起国人产生民族共鸣的红色,成功诠释了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特色的色彩理念。再者,将中国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构件――斗拱,经过大胆的变异,使之转化成现代斗拱形体。可以说,中国馆是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文化的优秀作品。

相对于皇家建筑的金碧辉煌,传统民居则显现淡雅质朴的风貌。如徽派古建筑,仅用黑白色调,粉白的高墙,深灰的瓦片,在葱翠竹林的掩映下,清秀雅致,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传统民居淡雅的色彩更加适用于现代,这类成功的设计案例众多。

由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主持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图2)。设计师将江南民居中许多装饰元素以及传统建筑中的传统观念、意识融入到设计中,园林式的黑、白、灰色彩凝聚着传统建筑装饰色彩文化。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设计的另一特色建筑(图3)。博物馆的色彩是苏州民居典型的黑白灰色彩组合,但表现方式却是现代的,整个建筑被开放式钢结构、玻璃等新材料重新演绎。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使建筑具有浓郁的江南风韵。

3、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文化传承

传统建筑装饰纹样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文化传承,对重新认识现代设计中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建筑在其梁柱、门窗、檐口、及柱础等建筑部件上雕刻人物、山水、花卉、动物、神话传说等纹样,大大减少了建筑的单调之感。这些纹饰不仅是对自然事物的描摹,装饰纹样的真正价值,为纹样本身具有特定的象征寓意。如采用蝠、磬谐“福庆”之音,以瓶、鹌谐“平安”之音,以柿、如意组成“事事如意”等。删这些运用事物名称的汉字谐音组成祥瑞词语,是古人趋吉避凶,追求福寿安康的美好意愿,是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

现代人对幸福和美好意愿一样心存向往,因而传统建筑纹样所含的艺术文化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理念。如植物纹、几何纹、冰裂纹等纹样直接被引用在现代建筑与景观设计中。苏州博物馆在一些建筑附件上运用各种传统吉祥纹样,馆内展厅的构架、天花和木边也都镶嵌吉祥纹样,使建筑整体无不显示出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气息。苏州万科第五园在其窗上将传统建筑装饰冰裂纹加入到设计当中,以此来表达建筑所具有的江南传统水乡特点(图4)。

4、传统建筑雕刻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

建筑雕刻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承担建筑定的功能及人们的审美要求。由于材料和雕刻技法的不同,主要有木雕、石雕和砖雕三种形式。

木雕是通过对木材和其它材料进行雕刻加工,主要用于柱、梁、檩、枋、椽以及附属构件上,在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丰富精巧的图案,展现出一种古朴灵秀、华丽富贵之美,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石生性坚硬,耐风雨侵蚀,因而石雕便记录下了人类文明,记录下了这传统雕刻艺术文化。石雕是人们通过在石块上雕刻各种图案及形象来表达祝愿和思想的工艺艺术。在传统建筑中,普遍应用于台阶、柱础、抱鼓石、石碑、石狮等地方,成为建筑装饰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砖雕是模仿石雕而出现的一种雕饰类别,由于它比石雕省工、经济,故在建筑中逐渐被采用,在民间广泛流传。砖雕一般出现在寺庙、墓室、住宅等建筑物的构件与墙面上。主要雕刻人物、山水、动物、花卉等吉祥图案和符号图案,如龙凤呈祥、三阳开泰、麒麟送子都是砖雕艺术中常见的题材,借此传达人们美好的祝福与愿望。

近年来,一些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及园林景点都广泛选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雕饰进行建筑的装修处理。例如大型公共空间、现代居室空间大量采用传统木雕艺术作为装饰,楼梯栏杆、木隔断、博古架、屏风、雕花板、壁挂、门饰都可以做木雕装饰。

传统雕刻装饰艺术体现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这意味着对传统艺术的文化传承。随着现代装饰材料的发展,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装饰材料相结合是时展的需要,在传统建筑雕刻装饰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必将把传统建筑雕刻装饰艺术带向新的领域和空间。

中国传统艺术范文4

正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依然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结合时念创新的艺术,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对于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在尊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得到一定的应用,对于其应用的现状值得 我们深入探究,指导我们以后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传统装饰艺术;现代主义的形式;体现;重要意义

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各种设计理念相互充斥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文化的元素是促其发展的和进步的有效形式之一,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更多的参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借鉴西方设计的理念,在尊重自我文化的同时,参与设计理念的和设计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承担每个中华儿女的职责。

1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从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来看,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在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的同时,用贝壳、鱼骨和动物的皮毛等自然界的物质为自己和居所装饰,在学会了冶炼和陶瓷艺术,装饰艺术逐渐的多样化,流传至今依然为奇迹的青铜器艺术品,不胜枚举,画像砖展示了当时代的习俗和生活,对我们的考古研究和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敦煌石窟、龙门石窟,各朝代的陶瓷艺术和家具等,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举办奥运的开幕式上,运用现代的电子设备,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做了非常完美的展示,像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有着不同的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地域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是源于我们的生活,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各种的传统艺术形式都是在装点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所以传统装饰艺术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2 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

与传统装饰艺术不同的是,现代主义的设计更多的强调的是简约和现代,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各种装饰品琳琅满目,留声机曾一直为贵族人的骄傲,随后的电灯、沙发,电视等电子产品充斥生活,总的来说在设计上逐渐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为装饰艺术注入了新的理念,但是,随着现代设备的逐渐丰富,不同的地域逐渐显示了一致性,共性逐渐的明显,缺乏的是地域色彩,简约的设计风格体现的是在现有的空间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使得整体的效果呈现震撼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越简单的设计越需要理念的注入,但是从设计的创新角度去观察,逐渐的是走向统一,尤其是在现代的环境设计中,各种高楼大厦,公园设计,路面设计,不论世界的那个角落,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的甚至为了展示经济实力,拆掉原来的古木建筑,改用水泥浇灌,各种人文故居,历史遗迹就这样被淹没在历史的车轮里,现代的主义的设计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自身所处的地域人文特点和地理优势,运用最先进的材料和工艺,展示自身的独设计理念,扎根民族文化,才会设计出真正意义的作品。

3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应用

3.1 装饰的元素

在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中,逐渐增添了中国传统的元素,在园林设计或者是城市公园的设计,因地域的不同,会展示这一地域的文化特色,山东给予世人的是温文儒雅,鲁文化的发源地,那么在城市建设和规划的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给予对自身文化的展现,运用现代的技术,把对地域文化的展示注入了城市的每个角落,作为省会城市,济南依托泉水的自然条件,结合自身所处的盆地的地理位置,在环境设计中,添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在每个景观处都可以看到具有现代气息的发电设备和卫生设施,但是在从建筑和整体的风格上,不论是原来的建筑的修复上,还是现在植入的各种商店和名人画仿,都有着传统的气息,最为显著的是名人故居的修复和重现,形象生动的展现了名人的生活现状,在喧闹和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安宁。纵观济南全貌,不论是城市的灯光设计还是路边垂柳的栽种,无不显示着济南的厚重历史气息,仔细观察居民的生活社区,那凉亭,青石板的林荫小道,仿佛置身在古代的生活中。

3.2 兼容传统设计的理念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上,更多的是体现简约时尚,对于设计者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创新的设计思路和对当前的设计方式的整体把握,从传统的设计理念中汲取思路,用现代的手法表现出来,在这个方面最出色的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的设计,在设计上采用中国传统的色彩中国红,象征吉祥富贵,整个展览馆有七种颜色组合而成,从上到下,由深至浅,在灯光的配合下,显得沉稳符合国人的整体气质,同时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稳重、大气的印象,红色的基色,结合七种颜色,体现了简约,但是从层次的递减和设计的别具一格上,给人一种很据冲击力的震撼,将中国的传统元素融合贯通,同时运用现代的艺术设计思路,互相结合,使得中国馆呈献给世界的是中国人的品质是热情而不张扬,沉稳而不狂野,让世界真正的了解中国,接受一个正在强大的中国与世界的友好的理念,中国与世界共谋发展与和平。

中国传统艺术范文5

动画电影《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剧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信息高速发展给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带了很大的冲击。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民族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传统的文化艺术成就了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并将持续影响着未来的中国文明走向。时代在演变,传统文化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它存在的形式或许会改变,但是精髓却永远不变。我们要以现代化的眼光反思传统文化,去糟取精,通过不断的融合与创新来创造具有现代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作为动画工作者,更加需要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并在动画设计中恰当的融入传统文化艺术,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传统艺术,让二者之间完美结合,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由此提升我国动画的制作水平,提高动画作品的艺术质量。

一、中国动画中传统艺术元素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动画大量涌入国内,并且深受国内年青一代的喜爱,而我国的动画发展却正处于低谷。以日本动漫为例,其动画角色造型的成功、故事的精彩、人物形象的深刻让不少年轻人喜爱不已,而中国动画也在外国动画的激烈竞争下渐落下风,迷失了自己。不少国内动画都缺乏独特的原创设计,到处都是抄袭和模仿的作品。动画角色的塑造也抛弃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极具艺术特色的中国动画角色塑造和设计都成为了外国文化思想的附庸,外国动画形象已经深深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中。从艺术角度来看,我国的传统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表现形式丰富,可塑性很强,例如皮影、书画、剪纸等等。尽管有很多传统艺术已经被运用于动画创作中,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中国动画设计中运用传统艺术最为成功也最典型的就是水墨动画。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在动画制作中尝试了水墨画技法,在动画设计中结合水墨动画的灵巧、雅致,给动画制作带来了艺术格调上的巨大改变。水墨动画在人物造型与环境空间造型上借鉴了水墨画技法,并通过动画拍摄处理技术来拍摄水墨画形象与构图,以连续放映的方式制作成水墨动画。能够代表当时水墨画制作水平的有《牧笛》、《小蝌蚪找妈妈》等作品。当时因为动画技术条件的限制,动画人物都是根据“单线平涂”的方式来设计造型,观众不能很好的感受动画人物的灵性。后来出现了水墨动画,这种彰显我国传统艺术元素的动画类型很好的突出了动画人物的灵动性特点。水墨动画很好的继承了我国水墨画的美学价值,在“似和不似之间”显示出了水墨画的深远意境。尽管水墨动画创作比较成功,也获得了国际认可,但是,因为制作成本很高,投入很多,而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没有找到平衡点,由此很难可持续发展下去。另外,木偶动画和折纸动画也面临着和水墨动画相似的情况。如今不少高等院校的动画专业太注重软件用法教学,而制作出来的动画作品很难表现木偶和折纸动画的独特魅力。

二、传统艺术元素对中国动画的影响

1.动画角色塑造更有特色

不管是《葫芦兄弟》、《大闹天宫》还是《秦时明月》,都因为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以《秦时明月》为例,这部动画以中国历史故事为线索,在塑造角色时也充分根据当时的历史文化来进行继承和创新,很好的弘扬了中国传统美德。可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今天的中国动画制作还远不如日本、美国。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很少有人不知道超人、柯南等外国动画人物,外国文化通过动画传播的形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年轻一代。中国动画的最大弊端就是说教过多,剧情简单幼稚,人物塑造没有特点。从国产动画中少数成功的例子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对动画人物、场景等设计具有重要的创新作用。中国动画可以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多运用皮影、剪纸、泥塑等传统艺术手段,塑造出更加立体、形象、生动、活泼的动画人物,让动画角色更加具有吸引力,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我国的传统艺术元素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人们。

2.动画场景设计更加丰富

动画作品要想成功,就离不开动画故事背景条件的成功塑造。对于中国动画来说,应该科学运用传统艺术中的“意境”和“神韵”两大元素。以古代宫殿建筑、自然景色为例,在动画设计中运用好这两种场景,就会给中国动画带来独特的艺术风格。古代宫殿的走廊、石柱、花园等景物有着浓厚的中国历史气息,如果将这些动画场景用水墨风格表现出来,就会提升中国动画的内涵品质,使我们制作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国产动画。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制作期间曾在中国丽江和桂林取景,并观看了很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武侠电影,最终才成功地打造了《功夫熊猫》这一部风靡全球的动画大作。作为中国动画制作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研究和运用中国传统艺术呢?也只有如此,我们的国产动画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发展,也才能吸引更多国内观众,也才能让世界人民去感受中国动画的传统艺术魅力。

3.动画人物表现更加丰满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思想流派,这些智慧的思想深刻的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例如墨家追求“兼爱非攻”,儒家讲究“仁爱礼仪”,道家推崇“天道无为”等等。我国动画作品人物形象过于简单,人物性格好坏分明,不具备多面性的动画人物无法打动观众。另外,中国动画作品的想象力、创造力、鼓舞力不足,给人印象不深。在现实中,人性的复杂才符合实际情况。根据中国传统思想来看,人能够改变世界,但也要敬畏自然。因此,在表现中国动画人物的时候,应该去模式化,改变过去脸谱化、简单化的人物形象塑造理念,要重点探讨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使人物表现更加丰满。通过形象丰富的人物塑造来感染观众,创作出优秀的国产动画。尽管在动画创作中运用传统艺术元素就能够制作出优秀动画作品,但是这毕竟是值得中国动画创作设计者们认真研究的一条出路。

中国传统艺术范文6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 书画 造型 装饰色彩

1中国传统艺术融入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独特的、民族的东西才能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同样,平面设计作品所体现的民族性是它具有世界性的前提条件,也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世界艺术领域能够大放光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传统艺术是现代艺术的母体和原型,是最具有感染力和原创力的艺术,它能为今天的艺术实践提供最丰富、最直接的灵感。中国众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瑰宝既是设计的源泉,同时也是设计的深厚文化背景,其中保留了一个民族所共同认可的美的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的商业空间得到了更大的扩展。人们的审美品位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醒,现代平面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代设计中,要创新就要要把握和坚持艺术的民族性,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的设计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2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2.1 中国书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艺术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不仅是思想文化交流的手段,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独放异彩的艺术瑰宝。将中国书画巧妙地、能动地运用于现代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从而提高平面设计水平和质量,让我国的平面设计作品能以更加强大的实力打入国际市场,振兴国民经济,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随着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将目光投向体现着中国文化精髓的书画艺术,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来研究平面设计与书画之间的关系,从书画艺术中挖掘中国文化中蕴藏的深层意义,通过设计元素的寻求和运用来展现自己的设计灵感,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如北京奥运会会徽、上海世博会徽等都是颇具代表性的中国书画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的经典范例作品。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就应该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凸显出中华民族的特色和风貌。

2.2 传统造型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经过长期的历史凝练以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艺术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文化内涵和特色的造型艺术形态。包括动物、植物、人物、几何符号、图腾等形式的图像,以及传统典故、传说中的物象等的组合。

如象征吉祥如意的“三羊开泰”,象征着喜庆、欢乐的由喜鹊和梅花组合寓意的“喜上眉梢”,对美好生

活祝福的莲花和鱼寓意的“连年有余”等等。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造型艺术元素是民族文化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将这些富含传统民族形式特征的造型元素有机地组合并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给现代设计风格注入一股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并使之富有中国特色。

2.3 装饰色彩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色彩具有象征性和抽象性的特点。通常在色彩的运用上不受客观自然色彩的局限,将色彩抽象为一种独特文化概念。如中国传统中,固定的传统色彩美学体系中崇尚红、黄、青、黑、白五色学说。

传统的装饰画中就主要围绕“五色”表现对比鲜明、色彩浓重的画面效果。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通过这个神秘而庞大的蕴涵着悠久文化文明的色彩体系的吸收、借鉴和融合设计,使色彩的深层的文化观念与情调得到充分体现,传达现代设计的时代美感和思维方式。如奥林匹克五环的颜色就是中国传统装饰色彩艺术的典范,五环由五种颜色环绕连接,寓意深刻。

天蓝色象征欧洲、草绿色象征澳洲、红色象征美洲、黄色象征亚洲、黑色象征非洲。五种颜色相连,象征着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友好。明快的色彩体现了极强的亲和力和视觉冲击力,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3 结语

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国家,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不胜枚举。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将这些民族文化元素很好地导入和运用,必将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注入全新的活力。

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在展现独特艺术形式和表现形式的同时能够多层面地传递中华民族文化,体现现代设计的内涵,为现代平面设计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好的素材。

参考文献:

[1] 黄静. 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J]. 包装工程, 2005(1).

[2] 陈瑞林.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3] 郎绍君. 守护与拓进[M]. 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

相关知识

中国传统艺术范例6篇
插花艺术教学计划范例6篇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插花花艺培训课程范例6篇
花艺环境设计范例6篇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作品展
花艺造型设计范例6篇
花艺景观设计范例6篇
论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园艺技术范例6篇

网址: 中国传统艺术范例6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696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黑色翡翠雕刻艺术:探索独特之美与
下一篇: 好看 好用 好吃 好玩!公园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