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花艺设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茶器具;花鸟绘画;艺术特色;传统文化;价值理念
现代我们所说的茶器具多指的是茶壶、茶杯等饮茶器具,然而在我国古代,依据茶艺文化的差异,茶器具设计的种类众多,不同历史时期的茶器具也各有特色,随后为了让茶器具更为美观,我国的能工巧匠逐渐开始在茶器具上进行绘画、书法,而且通过所绘画内容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好的茶具绘画能够将茶汤的颜色衬托的更为清亮,增加茶器具的整体美感。花鸟绘画作为茶器具绘画的代表,具有很好的渲染价值,为整个茶艺活动增加更多美的体验。
1茶器具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类型分析
1.1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分析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源头。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之前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南方的气候适宜茶树的生长,因此最早种植茶树是现在我国的巴蜀地带,随后茶叶由于它的味道清淡,饮茶的风气开始在我国盛行,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对茶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到了唐朝,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制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关茶的活动已经上升到理论规模,并且茶文化还与我国的宗教之间进行相互结合,从而产生出一系列有关茶的文化思想,极大的促进了茶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1.2茶器具发展历史分析
我国历史记载中最早提到茶具这一概念是在西汉时期。最初的茶器具十分珍贵,皇室内将其用作赐品。随着我国陶瓷技术的不断提升,各式各样的茶具逐渐被设计出来,依据不同的品饮方式设计出不同的茶器具,而且也从最初的皇室专用流向平民百姓家中,它的发展可以看作是我国从粗旷的羹饮发展到细嘬慢饮的历程。唐朝是我国陶瓷业发展的第一高峰期,茶器具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达到了巅峰。随后的宋朝饮茶成为普遍的事情,现代所使用的茶器具多产生于宋朝。
1.3茶器具的主要类型分析
依据茶器具用途的不同,茶器具主要可分为茶杯、茶滤、茶壶、茶盘和茶巾。唐朝的茶壶为瓶状,随后到了宋朝改良为腹部较大的形状,便于装更多的水,而上面的口较小则有利于放茶和注水;按照茶器具产地的不同,可分为越窑、汝窑、钧窑等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景德镇窑产出的茶器具,具有白如玉,声如磐的特点。
2花鸟绘画的主要特点分析
2.1以写生为绘画创作的基础
我国的花鸟画是在整个发展历程中成熟最为晚的,因此它的技艺最为精湛,花鸟画的主要绘画对象是动植物,是我国传统三大画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以写生会整体绘画创作的基础,又可以细分为花卉、蔬果、鱼虫以及鸟类的翎毛。花鸟画集中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民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并通过这一手法表现出内心的细腻的情感,按照绘画手法的不同,分为工笔花鸟画以及写意花鸟画,以色彩差异产生明显的对比,从而表现出创作者的内心。
2.2将情感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我国花鸟画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将情感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它的抒情不像人物画可以通过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细致刻画而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花鸟鱼虫生命张力和它们各自具有的特征进行创作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将现实中存在的花鸟模仿出来,而且它善于抓住花鸟在特定时期与人类的精神情感上的相似之处,并且通过艺术创作的夸张表现,集中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2.3“兼工带写”的特点
介之于工笔画和写意画之间的成为兼工带写。工笔画是通过用浓淡墨勾勒不同形象,而写意画则是简练的概括所画的形象,介于它们之间的花鸟绘画作为我国民族精神审美的代表,风格十分多样化,它同时具有工笔画的细腻和写意画的潇洒,以线描为主要的手段,对花鸟图案进行勾勒,并借此表达出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抒发出具有个性的情感。它积累了大量我国其他类型的绘画特点,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大量创作经验,成为当今世界绘画之林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之一,为现阶段世界绘画发展提供新的创作思路。
3茶器具上的花鸟绘画艺术特点分析
对于花鸟绘画艺术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花鸟绘画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理念表达,同时也是设计思维的诠释和展现,相对于传统的设计活动开展状况来看,其中缺乏文化内涵价值和时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结合当前整个时展趋势看,花鸟绘画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只有充分注重表达和融入艺术元素和价值理念,才能实现整个花鸟绘画艺术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
3.1针对茶器具特点进行设计
近些年来我国的茶文化产业再次繁荣起来,茶器具作为饮茶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受到诸多学者的广泛研究。花鸟绘画类的茶具属于彩瓷,是通过在瓷胎上直接描绘相应的图案,然后在涂上一层透明的釉,随后在窑内经过高温烧制而成,针对茶具的用途不同,所绘制的花鸟图案也各有特色,以不同类型的花鸟进行搭配,相映成趣,增加茶器具整体的美学特征。例如茶壶面积较大,因此绘制的多为大型的花鸟图案,而茶杯上多绘制的是竹子,色彩淡雅可人,增添了茶具的魅力,而其他的茶器具则配合茶杯和茶壶进行设计,花鸟绘画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给茶器具增添了许多文化艺术气息。
3.2不同时期的茶器具艺术设计特点不同
不同历史时期茶器具上所描绘的花鸟艺术特点不同,例如我国唐宋时期喜爱富丽堂皇的颜色,因此在茶器具的花鸟图案选择上以富贵的牡丹和凤凰为主,而我国清朝时素雅的图案非常流行,所以使用的花鸟绘画图案以梅、兰、竹、菊为主,通过对花鸟图案的写实,表现出品茶时的高雅情操,因此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到了近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在对花鸟绘画的茶具创作上更加细腻逼真,整体画风也更为成熟,让花鸟绘画的茶器具成为热门产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3.3丰富融入文化内涵,诠释时代精神
茶具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中重要载体之一,从茶器具的花鸟绘画艺术特点来分析,花鸟图案的不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也不一样。宋朝的绘画细腻精细,体现出宋朝时整体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元朝时期的绘画则是借物抒情,茶器具上的花鸟图案成为文人抒情的最佳载体,清朝时期的绘画体现出那个时代的个人意识,对我国现代茶器具的创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我国茶器具上的花鸟绘画图案体现出我国和谐社会中文化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是茶文化发展历史上一个里程碑。
4茶器具花鸟绘画艺术设计活动开展思路探究
实际上,茶器具花鸟绘画艺术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应该从体系化、完善化、层次化的整体视角来具体开展和全面认知,而完善的茶器具花鸟绘画艺术设计活动,能够为茶文化元素和花鸟绘画艺术的全面、有效应用提供重要帮助。在茶器具花鸟绘画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从茶器具自身的具体特点出发,通过优化设计思路,从而实现最佳设计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茶器具花鸟绘画艺术设计的追求可谓日新月异,而茶器具作为传统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其在对图案艺术设计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就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避免其受到其他各种形式的冲击而逐渐没落,不断进行创新,突破目前该茶器具花鸟绘画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最佳应用。而创新茶器具花鸟绘画设计思路,尤其是将其与时展的具体特征和价值理念融入到整个茶器具花鸟绘画设计活动中,从而实现这个茶器具应用的最佳效果。持续创新、系统化完善,是当前茶器具花鸟绘画设计活动开展实现最佳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更是在当前整个时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从市场需求发展看,客观、具体的需要实际上是当前整个时展过程中,创新茶器具花鸟绘画设计理念,能够为茶器具花鸟绘画设计有效应用提供重要帮助。当然,充分调查实际需要,才能优化茶器具花鸟绘画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在对茶器具花鸟绘画设计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先对目前市场上的流行趋势进行一定的了解,在充分调查市场需求之后,力争走主流的设计路线,利用图案间不同色调的对比,设计出合理完善的元素内涵,通过强化设计的主题,内容表达要丰富而统一,将整个茶器具中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要带给人以视觉感官上的冲击,体现出茶器具花鸟绘画设计的独特之处。
5结语
茶器具上的花鸟绘画艺术根据茶具用途、所处的时期的不同而具有不一样的特点,经过宋朝的写实主义,元代的抒情主义和明朝的开放主义,形成了现阶段独具一格的茶器具艺术特点,对我国现阶段茶器具整体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与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礼仪的来源,研究古代的花鸟绘画则能够为未来茶器具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研究古代茶器具上的花鸟图案能够让我们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有清晰的认识,加之我国不同地域下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让整个茶文化中的茶器具上的花鸟图案的表现形式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纵观我国古代茶器具上花鸟绘画的艺术特点,可以看出我国茶文化丰富的内涵,是整体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产。
参考文献
[1]王官旭.飞潜动植入画图———论花鸟画题材和寓意的发展与演变[J].福建茶叶,2013(6):247-249.
[2]钱里乐.“文创”时代下传统制茶器具再设计[J].理论界,2013(18):179-182.
[3]王鑫.浅谈宜兴紫砂在茶文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32-36.
[4]朱郁华.基于禅茶精神“正、清、和、雅”的茶道辅助用品设计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9):26-33.
一、湖南花瑶挑花构成形式、色彩图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已经告别了过去的传统教学,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同时,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应为日后的社会发展和艺术领域的进步提供较多的帮助,而不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这对学生而言,既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湖南花瑶挑花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内涵相对丰富,总体上的内容也与艺术设计教学不谋而合,将其应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能够产生较大的积极意义。
1、湖南花瑶挑花细节突出
艺术设计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好艺术设计的每一处细节,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来看,艺术设计总是要在细节上有所转变,任何一个小角落,都可能成为评判艺术设计的重点部分。所以,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较好的运用湖南花瑶挑花对细节的掌握。例如,挑花主要是以“十字形”和“一字型”为主要的基本单位,也就是日常所说的针脚。通过最小单位的有效连接,进而开展延伸,之后组成整齐美观的图案和纹样。由此可见,湖南花瑶挑花在细节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艺术设计教学,可以将部分比较经典的湖南花瑶挑花图案、纹样作为教学案例,为学生分析细节突出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巴黎时装周的一些经典作品,与湖南花瑶挑花的图案、纹样进行对比,开展一系列的艺术设计知识灌输,为学生的艺术能力提升和艺术创造力巩固,提供较多的帮助。
2、挑花的基本构成讲究大气
艺术设计教学在目前的工作中,往往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教师的目的在于,通过开展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经验,促使学生能够积累较为丰富的艺术内涵,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在大量的理论知识上努力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习惯走简约的路线。为此,今后的艺术设计教学,应利用挑花的基本构成来开展教学,通过给予学生较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设计体系,走自己的风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不断的为学生进行纠正,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拥有更好的未来。在湖南花瑶挑花当中,其挑花的基本构成,讲究的是大气,一针是以三根纱线为基础,大的形式上都是同样的针法。由此可见,艺术设计教学,日后也应该“大气”一些,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值得不断研究的,应保证艺术设计结果,能够让大多数人所喜欢,甚至是面向大众来设计,获得社会的认可,才是成功的艺术品。另外,教师在今后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应与学生开展较多的沟通,不要总是采取强硬的手段,逼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想法,这对学生和教学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就好像湖南花瑶挑花的基本构成一样,一旦变得小气,将影响湖南花瑶挑花的整体气质和成品的效果。
3、挑花遵循以五色为正色的色彩观念和阴阳互补的色彩运用方法
在历史的长河中,湖南花瑶挑花所传承下来的各种艺术成果,都是不可多得的成就,为后世的艺术设计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参考。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分析,色彩的搭配将会对艺术设计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湖南花瑶挑花与此不谋而合。先人为了设计出更好的湖南花瑶挑花成品,在大量的实践和分析后,决定以五色为正色的色彩观念,同时,运用阴阳互补的色彩方法,完成了较多的精品创作。例如,色灰无力,大量运用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的补色对比以及黑白两色的明暗对比,色彩对比力度大,形成特有的民间色彩体系与鲜明热烈的色彩观念。这也是“花瑶”名字的由来。花瑶挑花构成形式与色彩图式的色彩对比手法、形式美法则、图形互变手法等等方法,已经成为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其中的自由赋形的造型形式,更是个性化、特殊化、多样化的现代多元社会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个性化追求。由此可见,艺术设计教学中,首先应教导学生正确的搭配色彩,不同的设计目标,需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过多、过少都不是理想的选择。其次,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应讲究男女共同设计,由于性别上的差异,因此男女的观点不同,协同进行设计和学习,能够促使艺术设计的教学水平、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
二、湖南花瑶挑花思维方法与设计理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湖南花瑶挑花而言,之所以能够传承上千年,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湖南花瑶挑花在思维方法和设计理念上是不断革新的,每一代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后,都对湖南花瑶挑花产生了较大的积极意义,促使其内涵不断的丰富,很多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在现代,通过科学技术对湖南花瑶挑花展开分析,由此获得了很多的宝贵数据与信息,这就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绝佳的教材。
1、挑花“观物取象”的思维是“取法自然”
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在湖南花瑶挑花的发展中,挑花的“观物取象”,从某种程度来讲,其思维意味着“取法自然”。艺术设计的很多灵感,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变化,从天空的风云变幻,到大地的万物复苏,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写照。为此,在日后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督促学生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效结合,突出自然的洒脱、磅礴,又不失人类社会的各种需求,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湖南花瑶挑花在观物取象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界的生物或者是环境,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哲学思想,这就为湖南花瑶挑花的内容、形式、表现手法提供了较多的空间。艺术设计教学也是如此,不能总是局限在单一的理论或者是单一的手法上,无论是设计衣服还是设计观赏物品,都应该为其赋予较多的含义,或者是增加较多的功能,这样才能为后续的人才培养以及艺术设计水平提升,做好更多的准备。
2、挑花的内容、纹样自由、随意
>> 论明代缠枝纹艺术形式与设计思想 马王堆刺绣中变体云气纹视觉艺术形式特征 青花瓷缠枝纹的骨骼构成形式探析 欧美历史传统商标艺术形式特征探析 浅析视觉艺术形式效能心理分析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缠枝纹的起源 浅谈中国传统缠枝纹在明代瓷器上的应用特点 浅谈教育中视觉形式与视觉艺术认知 视觉艺术的历时性探析 从明代黄花梨浮雕螭纹圈椅的艺术特征看设计的功能与形式 宋代缠枝纹的装饰风格研究和美学特征 青花缠枝莲纹尊 浅谈缠枝纹的发展 缠枝莲纹的青花缘 视觉艺术教学 运用视觉艺术审美心理特征理论分析 浅析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 水墨艺术形式 喜剧电影的艺术形式探析 立体的视觉艺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图片4出自田自秉.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40.
图片5出自:熊建新、帅茨平.中国明代瓷器鉴赏图录[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72.
参考文献
[1]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38、41-42、55.
[2][英]贡布里希 著,杨思梁、徐一维等 译,秩序感[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207.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著,滕守尧、朱疆源等 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97、56.
关键词:专类 植物 景观 园林
一、专类植物园林的特点
以某一种或某一类观赏植物为主体的花园。专类花园按照一定的造园意图进行园林布局,选择的植物品种通常是观花植物,也有选择观叶植物和观果植物的;这些植物应有比较丰富的品种和变种。这种花园有种植同一种植物的,如牡丹园;有种植同一属植物的,如丁香园;有种植同科或不同科但具有相类似的观赏特征的植物的,如蔷薇园、多浆植物园。专类花园的最大特色是能充分发挥同一类植物的最佳观赏期和特性,除在花期以美丽的景色供人游赏和陶冶情操外,还可进行有关植物学、园艺学和园林学方面的科学普及教育,从事观赏植物的品种资源的收集、比较、保存和杂交育种等科学研究。
二、专类植物园林的价值
植物专类园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今天的植物专类园不仅承担着专类植物的收集、引种驯化、濒危物种的保护等相关植物科学研究任务,而且也是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场所。现在植物专类园也逐渐成为城市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象征之一。 本篇论文重点讨论了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及方法,并把研究出的方法结合实践完成了山东沂州海棠园的规划设计。本文首先简述了国内外植物专类园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其次不同专家学者对植物专类园的概念的理解及定义,然后分析了植物专类园的特征以及与植物园的关系,总结出来我国植物专类园的不同发展时期,以及每一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及具有典型代表的植物专类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物专类园不同的分类方法以及植物专类园所发挥的作用,并分析出了我国植物专类园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的探讨出发,从景观生态学、植物学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入手,提出了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的理念,分析出了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的内容,并从专类植物规划、功能分区、景观规划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
三、专类植物园林设计点
植物专类园林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地域特点,专门收集同一个“种”内的不同品种或同一个“属”内若干种和品种的著名树木或花卉,运用园艺栽培技术和园林艺术,按照科学性、生态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构成的供人们游赏、科学研究或科学普及的园地。通过对植物专类园在关中地区的分布现状做了进一步调查与分析,着重介绍了专类植物园的特点、功能、专类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专类园设计与营造的发展对策,并对未来植物园的发展前景作以展望。根据理论研究与调查,进一步说明,植物专类园在园林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可以用于科学研究,还可以展示本种植物的群体美和个体美,同时也为游人提供了游览休憩的场所。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形式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植物专类园林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应用日趋广泛。在对植物专类园、专类花园、植物园进行区别的基础上,明确了植物专类园的定义,并根据植物专类园的植物种类及表达的主题,将植物专类园分为四个类别。同时,特别针对中国植物园中的植物专类园进行统计,分析植物园中植物专类园的现状。植物园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从专类植物收集、扩大利用、进行保护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如今植物园的功能是保护、科研、科普、游憩和开发,其中“保护”(即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实践)分为“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
在中国,园林中作专类植物布置的花园已有悠久的历史。《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桃园的写照。随着园艺事业的发展,历代文人的推崇提倡,介绍名花品种和栽培技术的专著的相继问世,专类花园推广开来。北宋《洛阳名园记》记载,天王院花园子有“牡丹数十万本”。在国外,古埃及园圃已有栽种葡萄、海枣等专圃的布置。中世纪欧洲较大的寺院庭园内多辟有草药园,其中也栽有观赏价值高的药用植物,如石竹、薰衣草、玫瑰等。这些植物集中栽于一角,开花时花团锦簇,可以说是专类花园的雏形。18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国际交往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不少专类花园,如月季园、杜鹃花园、丁香园等能在园中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种以及培育出的新品种。每年5月下旬,世界级的园艺盛会――切尔西花展就会在英国伦敦如期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园艺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云集在这里,尽情地欣赏这个由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主办、拥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花展。展览会上,参展商纷纷展示各类园林花卉新品种,包括乔灌木、鲜切花、兰花、多浆植物、热带花卉、水生植物、蔬菜瓜果、香草、藤本植物、食虫植物等,其中深受英国人喜爱的多年生花卉(Perennials)更加突出,既有展示球根花卉或宿根植物多品种的综合性大展位,又有专门展示像玉簪属、鸢尾属、报春花属等专类植物的特别展位。整体给人留下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的感觉。这里仅管中窥豹地介绍一些新品种,藉以了解国外较高园林花卉育种和栽培水平。
四、结论
专类植物园林往往能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些甚至还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专类花园虽然在盛花期成为一时胜赏,但有些植物在花谢之后就景色全非。为此,可增选早花和晚花品种来延长观赏期,并用其他观赏植物作衬托,以达到既有一时盛景,又是四季如画。
参考文献:
[1] 武欣. 武汉城市乡村聚落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郭一鸣. 全球白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何小芳. 植物园水生植物区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4] 高伟. 四倍体棉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5] 郭晓丽. 大王滩水库集水区沉水植物分布特征及多样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 2010 .
[6] 王晓菡. 中国芍药品种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和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
[7] 郝美彬. 山地型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8] 杨培浩. 不同小麦品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9] 王小如. 杭州植物园植物景观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 2010 .
[10] 蒋燕锋. 厚朴遗传多样性层次变异规律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 2010 .
关键词:复合花纹轮胎;加工工艺;花纹块;优化
子午线轮胎模具的设计制造工艺水平直接决定轮胎的质量和产能。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主要由向心机构和型腔部分组成,设计制造主要集中在型腔部分,其中花纹圈的加工工时占整套模具加工总周期的70%左右[1]。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轮胎模具的设计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工艺革新来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质量。
基于花纹圈在整个模具设计、加工中所占的比重,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组成花纹圈的花纹块加工方向[2-4]。花纹块的加工主要采取两种工艺:数控铣削和电火花加工。数控铣削设备有三轴联动和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加工以三轴精铣加钳工修磨为主;电火花加工工艺在加工复杂型腔、窄槽、硬脆材料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数控电火花轮胎模专用加工机床的问世,使轮胎复杂花纹的设计及制造变得更加容易。机械加工与电火花加工二者各有优劣:三轴联动加工工艺路线简单、耗时较少,但无法做到完全清根;电火花加工精度较高,但工序复杂、效率较低。如果将两种工艺结合起来,利用二者加工优势,合理优化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将大大提升子午线轮胎模具的制造工艺水平。本文以横向花纹轮胎模具为试验载体,结合数控铣削和电火花加工两种工艺对花纹块进行加工,优化工艺工艺路线、工艺参数,最终得到适合复合花纹轮胎模具花纹块的加工工艺。
1 复合花纹载重轮胎模具花纹块工艺分析
复合花纹轮胎一般应用于货车和四轮驱动的乘用车,胎面中部为纵向窄花纹沟槽,两侧为横向的宽花纹沟槽。纵纹花纹使转向稳定有助于防止侧滑,横纹花纹提高轮胎的驱动力和制动力。如图1所示为复合花纹示意图。图2所示为子午线复合花纹轮胎活络模具示意图。零件8为花纹块,该活络模具花纹圈由10块花纹块组成。该花纹块的制造精度要求如下:(1)圆周分布要准确,误差不超过45";(2)深度误差不超过0.03mm;(3)径向分布及倾角要准确,误差不超过1′;(4)表面粗糙度为Ra0.6?滋m;(5)棱角清晰,表面细腻。
通过分析可知:该轮胎直径中等,花纹结构相对较简单,由窄花纹沟槽和宽花纹沟槽组成,精度要求较高。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应着重提高其加工效率。
2 复合花纹轮胎模具花纹块传统加工工艺
2.1 花纹块三轴数控加工工艺
采用三轴联动机床加工,误差是由于模具上的凸起部分和垂直面有一个角度α,刀具无法到达花纹下面应该去除的部分[4]。达到设计要求所采取的措施只能是减小角度α,把花纹圈分成更多的花纹块来加工,这没有实际意义,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是不可取的。采用五轴联动机床加工精度较高,基本不会出现残留区域,但是设备及运行成本太高,致使模具成本大幅上涨。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模具制造企业用三坐标加工来代替五坐标加工,经济、实效,又可降低风险[5]。
以UG加工模块程序编制为例来说明花纹块的数控加工工艺。UG可提供不同加工情况下多种优化的加工类型,实际加工时应考虑各方面因素,将各种加工方法优化组合。加工过程可以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整体开粗、清角采用加工方式为CAVITY-MILL和ZLEVEL-PROFILE,整体开粗刀具可选D16R0.8的牛鼻刀,整体清角可选D8的平底刀。粗加工时可适当增加切削用量以提高加工效率。精加工采用加工方式为CONTOUR-AREA,刀具为球头刀,步进范围可设为0.4mm左右。最后应进行清根切削,即用直径较小的刀具清除前面工序的残留。
2.2 花纹块电火花加工工艺
2.3 两种传统加工工艺的比较
机械加工与电火花加工在轮胎模具花纹块的加工上各有优劣,如表1所示为两种传统加工工艺的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机械加工与电火花加工两种工艺优势互补,可在工艺制定中综合分析考虑,将两种工艺结合,合理分配整个工艺过程的配比,以达到花纹块加工高效、高质量的目的。
3 复合花纹轮胎模具花纹块加工工艺优化
对于复合花纹轮胎模具,因其花纹结构及尺寸不同,全部采用电火花加工工艺,加工余量太大导致效率低下,成本上升;单一采用三轴联动数控铣削,后期必须进行钳工休整,因人员技术、素质及设备的差异,很难保证加工精度。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本文对复合花纹轮胎模花纹块的传统单一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提出可行性优化方案,并进行了生产验证。结果表明:高速铣削与电火花加工相结合工艺方案不但能精确保证加工质量,相比单一电火花加工可以节省40%的加工时间。
花纹块毛坯为35号锻钢,毛坯图如图3所示。
粗车热处理(退火去应力)精车(去毛坯余量)划线(V型沟、圆周基准线、吊装工艺孔)高速铣削(横向宽花纹、粗铣纵向窄花纹)电火花加工(粗余量0.3mm、精余量0.03mm、换电极修整)铣工艺连接孔攻丝锯割(线切割锯痕)线切割铣锯割面镶气孔套、打标识车口修正热处理。
优化后的加工工艺避免了单一加工手段存在的不足,通过高速铣削得到宽花纹及窄花纹的雏形,减少了电火花加工余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证了加工精度。
参考文献
[1]胡海明,张浩,张自浩.轮胎活络模具花纹块电火花加工工艺的研究应用[J].模具技术,2010,01:48-51.
[2]张富春.轮胎模具花纹块的数控加工[J].轮胎工业,2006,26(3):178-180.
[3]曾旭钊,阎秋生.轮胎模具花纹加工新工艺的应用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0,39(7):122-125.
[4]李景仲,赵萍.轮胎模具的三维造型与数控加工[J].科技创新导报,2008,25:115-116.
[5]林海波,胡哲光,赵文辉,等.轮胎模具三轴数控加工方法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20(4):173-175.
相关知识
花艺软装设计(精选5篇)
花艺基本知识(精选5篇)
2024年520情人节活动通知(精选5篇)
花艺环境设计(精选5篇)
花艺策划(精选5篇)
花艺景观设计(精选5篇)
花艺生活美学(精选5篇)
花艺培训方案(精选5篇)
创意花艺(精选5篇)
花艺活动方案(精选5篇)
网址: 花艺设计分析(精选5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0978.html
上一篇: 天津我要学花艺哪个好 |
下一篇: 蒙阴花店,临沂市蒙阴县鲜花店,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