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花作为品种名的出处
1.1欧谱记载
现存最早的牡丹专著是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欧公在记中的花释名篇章里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实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及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麦。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钱思公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
魏花本是五代时期寿安山中的一株山野牡丹,非常幸运的是它被樵夫看见了,并且被挖下山来卖给了宰相魏仁溥。魏氏破亡后,魏花走入民间,“花传民家甚多”,成为花后。
1.2周谱记载
四十多年后,周师厚在其《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中记载:“魏花,千叶肉红花也。本出后周相魏仁溥园中,今流传特盛。然叶最繁密,人有数之者,至七百余叶而大如盘。中堆积碎叶,突起圆整如覆钟状,开头可八九寸许。其花端丽,精彩莹洁,异于众花。洛人谓姚黄为王,魏花为后,诚为善评也。近年又有胜魏、都胜二品出焉,胜魏似魏花而微深,都胜似魏花而差大,叶微带紫红色。意其种皆魏花之所变欤?岂寓于红花本者,其子变为胜魏,寓于紫花本者,其子变而为都胜也?”
周师厚对魏花作了更详细的解释:花瓣繁密,能达到700多瓣,花大如盘,花径约24.5—27.6厘米(北宋官尺30.72厘米,十进制)。中间碎瓣堆积,突出圆整。花端庄美丽、精彩照人。周谱中还记载了魏花的两个变异品种“胜魏”和“都胜”。
2,魏花的别称
2.1 宋朝
有宋一朝,魏花在诗文中又常常被称为“魏紫”、“魏红”,此时的魏紫不是作为独立的品种,而是作为魏花的别称。
2.1.1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欧阳修的诗文:
宋·欧阳修《题洛阳牡丹图》中有诗句云:“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肥。”
宋·欧阳修《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姚黄魏紫腰带鞓,泼墨齐头藏绿叶。”
欧阳修在作花谱时,谱中记为魏花,而写诗时又称为魏红、魏紫。
2.1.2再看看宋朝的其他文豪又是怎样来称呼魏花的:
宋·苏轼 《与刘景文赏枇杷》诗中云:“魏花非老伴,卢枇是乡人。”
宋·苏轼《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有淡黄一朵特寄》中云:“一朵官黄微拂掠,鞓红魏紫不須看。”
宋 •苏辙《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诗云:“魏红深浅配姚黄,洛水家家自作塘。”
宋·李新《打剥牡丹》诗中云:“姚黄魏紫各王后,肯许闟冗相追随。”
在这几首诗里也是魏花、魏紫、魏红三种称呼各自不同,但都指的是魏花。
2.1.3有时姚黄魏紫连在一起也代指牡丹,比如:
宋·范成大《再赋简养王》:“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
宋·杨万里《紫牡丹》诗中云:“寒食清明空过了,姚黄魏紫不曾知。”
2.2 元朝
元朝是历史上牡丹文化和牡丹栽培的低谷期,姚燧在其《序牡丹》中只提及十个牡丹品种,既没有记载姚黄,也没有魏花的记录。
2.3 明朝
有明一朝,牡丹花谱中录有魏红,实则就是魏花,也被称作魏紫。
明·何景明《李秀才圃中牡丹》诗:“姚黄与魏紫,空向洛阳栽。”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早于高濂与薛凤翔,诗中的魏紫指的就是魏花。
2.4 清朝
有清一朝,牡丹花谱中已不见魏花的记载,也不见魏红,只记载魏紫,但此时的魏紫已经不再是作为魏花的别称,而是作为独立的品种名了!
3. 魏红作为品种名的出处
3.1 高濂约生于明嘉靖初年,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高濂在其《遵生八笺•牡丹花谱》中录有魏红 ,“魏红【千叶】”,并将其归类于桃红类,而非紫类,其余无过多解释。
3.2 薛凤翔晚于高濂,生于明万历年间。据《明史》卷112,天启六年(1626年)五月到崇祯元年(1628年)正月,薛凤翔曾担任工部尚书。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是牡丹史上集大成的一本书,在《亳州牡丹史••••••传》中录有魏红,“魏红,此种嘉靖初年㒰氏自杞县移亳。肉红尖胎,树叶绿如嫩柳。此梅红,浅深相间,价自倾城,开时倘钟气不足,则花边稍白。三十年前,亳人尙以黄金一笏乞魏花一本者,今因渐多而价稍减。亭亭露奇,真色不厌,姚为王,魏为后,信非虛语。”这里作者描述了魏红的特征,花为梅红色,肉红尖胎,树叶绿如嫩柳。价格比较贵,后因数量增加,价格才略有下降。这里可以看出,谱中的品种魏红指的就是魏花。
薛凤翔在《亳州牡丹史•本纪》开篇写道,“宋钱思公云:唐人谓牡丹为花王,姚黄真其王,魏紫乃其后。张景修称为贵客。”参考欧谱及周谱,均应该是“魏花为后”。起初以为薛公引用错误,后来才明白,在作者概念中,魏花、魏紫、魏红,都是一回事,都指的是魏花。
4. 魏紫作为独立品种名的出处
4.1 清朝早期
4.1.1 康熙八年(1669年),苏毓眉作《曹南牡丹谱》,在其牡丹花目中,列举花品77种,其中并无魏花的记载,也不见魏紫,魏红的记载。
4.1.2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高士奇作《北墅抱瓮录》,其中记载,“宋钱思公作花品,得九十馀种。独以黄、紫为贵,今姚黄之种不传,惟紫者多有。次之莫如玉楼春,以其姿韵酣妍,香气秾艶也。园中得魏紫一本,玉楼春数十本”。直到此时魏紫仍然指的是宋代的魏花,而且当时魏花在世间流传还较多。
4.2 清代中叶以后,魏紫作为独立品种出现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余鹏年写成了《曹州牡丹谱》。谱中记载:“魏紫,紫胎肥茎,枝上叶深绿而大,花紫红。乃周《记》所载都胜,记曰:‘岂魏花寓于紫花本者,其子变而为都胜耶。’盖钱思公称为花之后者,千叶肉红,略有粉梢,则魏花非紫花也。”余谱中只载魏紫,认为其为紫红色而非魏花的肉红色。谱中将魏紫归于紫类,并且认为魏紫即为古代品种“都胜”。余谱中不见魏花与魏红。
4.3 清末
赵世学在原道光年间赵孟俭著的《桑篱园牡丹谱》百五十余色的基础上,又增补五十余色,共202色,于宣统四年(1912年)春三月订注完成,世称《新增桑篱园牡丹谱》。在赵谱里录有魏紫,大魏紫,小魏紫三个分别不同的品种:
“魏紫,花千层,楼子,开圆如球,色类茄花,瓣上有黄蕊;叶稀小而厚,盛开时上有绿瓣。树生短粗。又名‘官妆紫’”;
“大魏紫,花千层,楼子,开盛时有茄蓝色,其心突出,状如馒头,茎长,叶稀而皱尖,树生微细”;
“小魏紫,花千层,楼子,紫有宝润色;叶稠不甚尖,树生短粗,宜阳”。
另外谱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小魏紫:
“洪都圣,花千层,色深黑紫,如玫瑰,内有黄心;叶软,瘦长而卷,一名‘小魏紫’”
小魏紫和洪都圣是两个不同的品种,这两个品种现在仍然存在,因为跟魏花、魏紫、魏红关联不大,所以这里不去辨析。赵谱中不见魏花与魏红。
清末民国初,魏紫和大魏紫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大魏紫就是大魏紫,不是魏紫,两者不要混淆。
5,魏花的现状
现今社会关于魏花、魏紫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各地名称叫法混乱,什么洛阳魏紫、大魏紫、小魏紫、老魏紫、新魏紫,让人无所适从。更有商家为了私利,混淆试听,用其他相似品种来冒充魏花、魏紫。
5.1 洛阳“魏花”
5.1.1 魏花的特征
《洛阳市志·牡丹志》说:“魏花,花初开时色偏紫红,随花朵开放,渐变红色,紫色渐退而成红色,花盛开后,瓣端微发白。皇冠形。外大瓣三轮,瓣基为紫斑,内瓣碎小,瓣间杂有正常雄蕊,同株上会出现荷花形花朵,花态直上,花与叶面齐平或稍高于叶面,花开速度较慢,花期长”。
目前洛阳王城公园牡丹阁西边花坛中栽植的所谓“洛阳魏紫”。该花初开紫红,后变红色,花盛开后,瓣端微发白而花呈肉红色;花径约18厘米,皇冠型。该花除了花瓣数、花朵直径不及宋代魏花外,其余形态特征与周师厚所说魏花特征基本一致。目前有专家认为这棵牡丹即为魏花。当然它已不可能是宋代的魏花了,已经开不到七百余花瓣,毕竟隔了千年,只能说它是宋代魏花的后代。
5.1.2 魏花名称的混乱
洛阳称“洛阳魏紫”为魏花,“大魏紫”,粉紫色,花较大,叶稠密;称“菏泽魏紫”为“小魏紫”。菏泽称“菏泽魏紫”为“大魏紫”,紫色,叶较稀疏,花略小些。这些称呼简直让人头晕,这样的乱叫一通,真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大魏紫”“小魏紫”是另外单独真实存在的品种,也是传统品种。“大魏紫”就是大魏紫自己,既不是什么魏花也不是什么魏紫;“小魏紫”就是小魏紫自己,也不是什么魏花,更不是什么魏紫。
5.2 陕西“魏花”
5.2.1 陕西原地的魏花
陕西永寿县有一株牡丹,根据其花型、花色等特征,可以认为这棵牡丹是“魏花”。据图片摄影者张美峰介绍,这棵牡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他外婆家的。
5.2.2 江苏常州引进的陕西魏花
常州依言大姐引进的魏花,开品不错。
5.3 河北“魏花”
5.3.1河北原地的魏花
5.3.2 北京引进的河北魏花
水边小屋石头兄引进的魏花,花初开紫色,后变红,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石头哥的开花前后图片。
5.4 “魏花”为何难以求购
据洛阳市花卉专家介绍,“魏花”在生长过程中出芽少,繁殖能力差,长势较弱,很难进行大面积繁殖;加上该品种在培育过程中对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要求较其他品种苛刻,成活率偏低,繁育成本很高,使众多花卉企业望而却步。
另外,洛阳的“魏花”本来资源就奇缺,市郊一些农家的花圃还不识货,把她当作普通牡丹品种出售,造成了资源的更大浪费。
也有部分魏花的拥有者,一般不肯轻易示人,当然更不可能出售和分享了。
目前“魏花”很少有卖的,只能靠缘分。
5.5 老君紫
为了追求宋代魏花的700花瓣,洛阳国际牡丹园的张淑玲,花费几十年的心血培育了牡丹新品种“老君紫”。 老君紫初名新魏紫,国际牡丹园在1987年从上万棵牡丹苗中选出的在花型、花色上都颇似花后魏花的牡丹品种,经过20年的培育、嫁接,2007年被中国牡丹芍药协会新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为新品种,同时正式命名为老君紫。
6,魏紫的现状
这里说的魏紫是指品种魏紫即都胜,不是指品种魏花。目前菏泽真正的魏紫已近乎绝迹,就连大魏紫也已经很少了。并且很多花户也都分不清自己手中的“魏紫”到底属于魏紫还是属于大魏紫。这两个品种相似点也多,花色皆为紫色,起楼;生长势弱,生长缓慢。
“叶稀小而厚,盛开时上有绿瓣,树生短粗”的为魏紫。
“茎长,叶稀而皱尖,树生微细”的为大魏紫。
目前魏紫网上卖的真品极少,即使口碑好的店也不一定对版。能给个大魏紫就已经很不错了,就怕连大魏紫也不是,而是其他近似品种冒充的。
7,小结
7.1 魏花是花后,这一点毫无疑问,无须争论,牡丹谱中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至于为什么有时又说魏紫是花后,那是因为历史上魏花别称魏紫。即使说花后魏紫,实际上也指的是品种魏花。
7.2 魏紫这个词语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作为魏花的别称,指品种魏花;一层含义是作为品种名,指品种都胜。
7.3 魏红不管作为魏花的别称,还是作为品种名,指的都是品种魏花。
相关知识
牡丹花魏紫传说 牡丹花魏紫的栽培技术
魏紫牡丹经典寓言故事
牡丹极品:姚黄和魏紫的故事
牡丹故事:姚黄和魏紫的故事
牡丹的传说一魏花
魏清江
#魏大勋史野##...
开个牡丹科普贴吧,四大名品牡丹
魏亮 博士
观赏牡丹,菏泽牡丹名贵品种大全
网址: 牡丹名品略考之魏花、魏紫、魏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25412.html
上一篇: 供应钢化级秋海棠压花玻璃 |
下一篇: 天下艳双绝牡丹之王——魏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