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露地菊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BrDFR基因遗传转化

露地菊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BrDFR基因遗传转化

《园艺学报》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许志茹   陈智华   姜艳东   侯杰   佟玲   李玉花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露地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品种‘神韵’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再生芽的影响,以建立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露地菊‘神韵’在含NAA1.0mg·L-1+BA1.0mg·L-1的MS培养基上获得了最高的再生芽分化率。利用已经克隆的‘津田’芜菁BrDFR基因构建非抗生素筛选的表达载体。以露地菊‘神韵’的无菌苗叶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进行BrDFR基因的遗传转化。以载体的PMI基因为筛选标记,通过甘露糖筛选获得了‘神韵’的遗传转化再生植株。经过PCR验证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BrDFR基因已经整合到‘神韵’基因组中。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志苹;高亦珂;范敏;高耀辉;菊花‘金不凋’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J];分子植物育种;2020年01期 2 周蕴薇;刘彧;马欣;高文杰;何淼;根癌农杆菌介导地被菊‘紫妍’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西北农业学报;2016年12期 3 贾红梅;王碧玉;刘迪;毛洪玉;农杆菌介导CBL基因对菊花品种‘C008’的转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4 毛洪玉;周杨;刘迪;贾红梅;地被菊‘中国红’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爽;菊花转化过程中再生率的提高及SVP转化‘神马’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20年 2 邓慧杰;菊花‘绿叮当’舌状花花色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及再生体系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20年 3 周思雨;瓦氏秋海棠高效再生及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21年 4 雪文晶;切花小菊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与瓶外生根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20年 5 贾羊毛加;马铃薯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D];青海大学;2019年 6 贾红梅;农杆菌介导CBL基因转化菊花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7 王碧玉;菊花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8 刘彧;转ClNAC9基因露地菊的耐旱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9 周杨;菊花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0 徐丽萍;紫花玉簪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鸿;郝燕;安全标记基因pmi在果树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园艺学报;2011年05期 2 于利刚;解莉楠;王江;张旸;李玉花;以PMI为选择标记的露地菊转Lc-14-3-3基因体系的建立及功能鉴定[J];园艺学报;2011年06期 3 洪波;史春凤;张晓娇;高俊平;菊花观赏性状和农艺性状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4 辛翠花;刘庆昌;屈冬玉;黄三文;无选择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园艺学报;2008年05期 5 孙磊;张启翔;周琳;陆苗;蔡明;利用双T-DNA载体系统获得无选择标记转基因菊花[J];园艺学报;2008年05期 6 丁兵;佟友丽;李玉花;地被菊新品种‘火玫瑰’和‘神韵’[J];园艺学报;2007年03期 7 陈发棣;房伟民;赵宏波;管志勇;许高娟;菊花新品种——地被菊系列[J];园艺学报;2005年06期 8 刘军,赵兰勇,丰震,张美蓉,吴银凤菊花叶盘片转基因再生体系的优化选择[J];植物学通报;2004年05期 9 王关林,刘彦泓,郭绍华,王宇,纪彦,方宏筠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化菊花及转基因植株的抗蚜性研究[J];遗传学报;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茹;陈智华;姜艳东;侯杰;佟玲;李玉花;露地菊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BrDFR基因遗传转化[J];园艺学报;2013年08期 2 孙世孟,宋再华,何忠诚,车书杰,衣先众玉米组织培养及其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3 曹慧颖;张立军;夏润玺;高嵩;王思;张少斌;番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12年16期 4 程浩;欧阳琳;苗保河;玫瑰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22年19期 5 惠林冲;陈微;李威亚;杨海峰;何林玉;郇国磊;王江英;徐卫平;李景芳;缪美华;陈振泰;潘美红;洋葱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20年09期 6 许燕;张绍龙;陈育华;李辉;姜薯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J];作物杂志;2017年06期 7 卢小亮;米兴旺;王学强;钱宝玲;牛晓燕;人参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现代化农业;2024年01期 8 万婷;孔冬梅;火炬松组织培养研究和应用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11年03期 9 刘进平,郑成木,胡新文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吴凡;赵蓓蓓;王浩;李迎春;张恒月;窦德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霞黄栌组织培养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晓丽;肖娟丽;张安红;王志安;吴家和;继代时间对棉花遗传转化组织培养中两次愈伤组织褐化死亡高峰的影响[A];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佘茂云;陈朵朵;冯晨;叶兴国;小麦组织培养再生相关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叶芬;李瑶;李富兰;曾永联;廖锐聪;一点红组织培养中激素水平对增殖的影响[A];2011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岩;小麦组织培养力遗传性质的研究[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任玉芬;和焕然;陈宝香;枸杞组织培养研究[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6 陈冬玲;蔡得田;陈建国;刘幼琪;张维;组织培养和化学药剂处理相结合高效率诱导多倍体水稻形成[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张慧英;薛艳霞;邓小翔;射翔干的组织培养[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赵悦平;张志华;核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贺;锥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婷婷;马铃薯开放式组织培养条件优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3 霍妍;玉竹优良单株组培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4 邢刚;黄栌组培初代、继代和褐化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5 暴甜;毛梾组织培养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 6 张雪莲;几种珍稀及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年 7 程雪莲;白鹤芋开花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培养条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8 龚平;鱼腥草新品种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杨迪;‘杨氏金红50号’猕猴桃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D];南阳师范学院;2019年 10 朴立喜;藤蕹无性和有性繁殖技术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 组织部长 梁田庚;好干部离不开组织培养[N];组织人事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马凌霜 通讯员 蒙丽;组织培养 “复活”植物[N];广东科技报;2012年 3 ;芦荟组织培养奥妙多[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知识

芍药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观赏植物大岩桐、特色经济作物红花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百合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初探
月季品种‘萨蔓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和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及再生体系研究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花魔芋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铃兰离体诱导与再生培养体系建立
菊花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神马’突变体库初探
牡丹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几种名贵洋兰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及遗传转化
菊花遗传转化

网址: 露地菊离体再生体系建立及BrDFR基因遗传转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2567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7种秋海棠叶片斑纹结构及遗传特性
下一篇: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