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于《周礼》一书中,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廉洁,始于殷代而确立于周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发现之一。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
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儿。醋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林”,高粱的别称。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粱。由此看来,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粱酒创始人。
另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古籍中关於仪狄的记载比较一致。《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部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
古人对酒的品质十分讲究。早在周代,酒便有了《五齐》、《三酒》之分。《周礼.天官冢宰》裁:“辨五齐之名,一口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 ,一曰沈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口昔酒,三曰清酒。”五齐是按酒的情独及味的厚落分为五等,三酒是依据酒的酿造时间和长短而划分的。
发酵而成的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之一。合有丰富的氯基酸、多种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等,发热量较高。自古至今一直被视为养生健身的“仙酒”、“珍浆”,深受人们喜爱。这也是绍兴等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一直盛行不衰,甚至成为宫廷和国宴用酒的重要原因。
桂花酒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为古人所饮用。屈原在《九歇)中说:“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这种祭把仪式上所用的桂酒,就是用桂花酿制的桂花酒,古代也叫桂醣、桂花醋、桂浆等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 ,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饮之嘉干岁”。《汉书.礼乐志》说:“尊桂酒,宾八乡。”不少封建帝王还将桂花酒作为礼品赏赐给大臣。历代文人士大夫对桂花酒也赞不绝口,可见古人对桂花酒的珍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己了解丁菊花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魏文帝曹丕认为菊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苏轼也认为菊花的花、叶、根、责“皆长生药也”。汉代,人们已用药花酿酒。古人认为菊花是经霜不凋之花,菊花酒可以抗衰老。所以古代菊花酒倍受青睐,是重阳节的必备之物。
在古代,人们不仅注重酒的质量和强调节制饮酒,而且还十分讲究饮酒的环境和方法,如什么时候能饮、什么时候不宜饮、在什么地方饮酒、饮什么酒、如何饮酒等,都有许多规矩和讲究。比如关于饮酒的理想环境,昊彬就曾做过如下概括:
饮人:高雅、衰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
饮地:花下、竹林、高间、画舫、幽馆、曲石间、平嘻、荷亭。另,春饮宜庭,夏饮宜效,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
饮候:春效、花时、情秋、瓣绿、寸雾、积雪、新月、晚凉。
饮趣:清淡、妙今、联吟、焚香、传花、度曲、返棹、围炉。
饮禁:华诞、座宵、苦劝、争执、避酒、恶谵、唷秽、佯醉。
饮阑:散步、歌枕、踞石、分匏、垂钓、岸岸、煮泉、投壶。
古人认为,酒不能乱饮,只有在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情况下才能饮用。身体不适、过分忧愁或盛怒之时部不能饮酒。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按中医的理论说,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面红耳赤,头痛头晕,如再饮酒,加上乙醇的作用,势如火上浇油,更宜失控,以致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相关知识
酒文化通用12篇
我国传统酒文化 宝宝满月酒习俗
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略)究�
沙漠沙丘生态型芦苇(略)抗逆性(高温、干旱(略)
中国东北小龙湾玛珥(略) kaBP以来植被(略)
青藏高原藏族人群中(略)BV/CD)的起源(略)史的遗传学研究�
末次冰期以来鄂霍次(略)标志物记录及其对气(略)
西方酒文化
根结线虫病原相关分(略)g
中国古代花卉饮食考略
网址: 酒文化略解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30067.html
上一篇: 美食推荐:豆豉蒸香肘、同心碗蒸羊 |
下一篇: 台湾花露休闲农场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