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1981年03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柴岫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未完全分解和已分解的有机残体(主要是植物残体),长期积累起来的物质。现代沼泽地仍在积累着的泥炭,叫裸露(或表露)泥炭,亦即现代泥炭沼泽,如沼泽已消失,泥炭被埋没于地下,则称为埋藏泥炭。 泥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有关学科和我室多年的调查研究,经初步整理与分析,草成此文,望指正。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岫中国泥炭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J];地理学报;1981年03期 2 赵新宇 ;徐明堂 ;谢军锋 ;吴霞霞 ;建设台州国际泥炭港的可行性[J];中国港口;2023年12期 3 冉灵杰;祝强;苏兴涛;宋殿兰;浅钻技术在若尔盖地区泥炭调查中的应用[J];地质论评;2023年01期 4 2024年度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工业分会八项工作计划[J];腐植酸;2023年03期 5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工业分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纪要[J];腐植酸;2023年03期 6 潘慧;李健鹏;洪婷;傅欣;木本泥炭对钾的缓释效果与固持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07期 7 鲍锟山;杨婷;肖湘;贾琳;王国平;沈吉;基于泥炭记录的过去150a东北山地大气粉尘沉降[J];地理学报;2021年09期 8 曾宪成;泥炭献词[J];腐植酸;2021年05期 9 构筑“土肥和谐”,泥炭产业同发力——“第二届中国泥炭产业高峰论坛”会议纪实[J];腐植酸;2017年01期 10 长春壮苗泥炭科技有限公司[J];蔬菜;201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雪天;陈淑云;我国贫营养泥炭沉积物质组成、理化特性及水化学环境分析[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秦万德;泥炭学术会议[A];中国煤炭学会会讯(第7期)[C];1980年 3 洪冰;泥炭植物纤维素同位素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泥炭学术会议[A];中国煤炭学会会讯(第31期)[C];1983年 5 孟宪民;王忠强;泥炭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刍议[A];2010中国腐植酸行业低碳经济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琰靓;樊兴明;仲恒昊;张钊;于桑;周霞萍;新型生物质基材料后序仿生泥炭的梯度利用技术[A];第七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孟宪民;泥炭在绿色环保肥料开发生产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C.Zaccone;C.Cocozza;V.D'Orazio;C.Plaza;A.Cheburkin;T.M.Miano;谢绿武;赵红艳;王升忠;萃取剂对泥炭腐植酸性质和微量元素的影响[A];2010中国腐植酸行业低碳经济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林庆华;洪业汤;朱咏煊;洪冰;王羽;冷雪天;若尔盖高原泥炭δ~(13)C序列与10000年的气候记录[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张则有;开发泥炭腐植酸营养基产品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前景[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荣;东北地区晚全新世泥炭沉积的植硅体气候指示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杨玖玲;泥炭阴燃及阴燃气体生成规律的实验与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黄庭;东北泥炭记录的全新世火山喷发事件及其古气候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鲍锟山;东北山地泥炭沼泽沉积及其记录的近200年环境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5 赵伟涛;森林泥炭热解动力学特性和阴燃蔓延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牛洪昊;中晚全新世松嫩草原植被空间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 7 咸翼松;施用泥炭对土壤镉形态及其植物有效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8 卜兆君;东北贫营养泥炭沼泽几种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俊辉;中亚干旱区高山泥炭磁性特征变化机制与古环境[D];兰州大学;2013年 10 熊集兵;低温条件下组合式人工生态系统对二级出水氮磷的去除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渠慧;《泥炭健康工程》(节选)汉译英实践报告[D];山东科技大学;2020年 2 吕芳;基于中国泥炭信息系统的泥炭评价和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杜林峰;国产泥炭基质养分调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席改红;木本泥炭对植烟土壤镉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9年 5 刘奕杉;长白山区泥炭地泥炭剖面的有机碳特征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 6 许军苗;小兴安岭汤洪岭雨养型泥炭记录的大气汞沉降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磊;天宝岩不同类型沼泽的泥炭基本特征与吸附性能比较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8 徐燕晓;改性泥炭吸附水中萘、菲、芘及其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葛小妹;污泥炭用于土壤改良及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9年 10 熊恩来;云南泥炭、泥炭质土的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蔡亚晓;泥炭也是卡脖子领域?[N];中国花卉报;2022年 2 本报记者 秦志伟;泥炭:特色农业的品质“养料”[N];中国科学报;2018年 3 ;泥炭在农业上的用途[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韩益 虞绍 安京 整理;您对泥炭选择和使用考虑周全吗[N];中国花卉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寇亚琴;进口泥炭指标透明有口碑 带动销量大幅增[N];中国花卉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黄正秉;泥炭更需深加工[N];中国花卉报;2005年 7 ;采挖泥炭后果严重[N];中国花卉报;2005年 8 崔迪 记者 杨启坤;22.4吨俄罗斯泥炭运抵饶河口岸[N];双鸭山日报;2024年 9 本报记者 郭泽莉;摒弃偏见助推泥炭产业发展[N];中国花卉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寇亚琴;国产泥炭生产也应有精品意识[N];中国花卉报;2007年
相关知识
植物的生物地理学与分布规律.pptx
中国特有木本种子植物的花和叶性状特征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研究
武汉市草坪害虫天敌初步探讨
长白山哈泥泥炭地七种苔藓植物种间联结和生态位研究
鹿角杜鹃下山桩种植技术初步探讨
西方插花艺术的初步探讨
从中美入侵植物特征探讨植物入侵的一般规律
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
植物引种与外来物种入侵的探讨
菊花杂交育种遗传规律探讨
网址: 中国泥炭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37910.html
上一篇: 2020年朔州市煤矿分类名单 |
下一篇: 创造与魔法绿花在哪里 绿色小花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