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polone 对收获果实灰霉病的影响及其涉及机制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 IF 6.4 ) Pub Date : 2024-10-19 , DOI: 10.1016/j.postharvbio.2024.113255
Daoguo Chen, Yongxian Chen, Tong Chen, Yong Chen, Yong Xu, Andreas Blennow, Boqiang Li, Shiping Tian
灰葡萄孢菌是导致新鲜水果和蔬菜采后腐烂的最具破坏性的病原体之一。然而,传统的杀菌剂应用往往会产生抗性菌株,使灰霉病的控制复杂化。因此,迫切需要以环保的方式开发新的抗真菌活性物质并增强其抗真菌活性。在这项研究中,在相对较低的 (40 mg L-1) 对流环蛋白浓度下,经证明对抑制灰霉菌菌丝生长和在更低的 (10 mg L-1) 对流环酮浓度下抑制孢子萌发的有效性。抗真菌机制与孢子萌发相关基因表达的破坏有关,而不是通过细胞膜破坏直接杀死灰霉菌。对孢子萌发的抑制阻碍了灰霉菌渗透到宿主细胞中,从而降低了收获的苹果和草莓的疾病严重程度。为了增加对流酮的保护作用,我们制备了负载对流酮的小尺寸玉米淀粉纳米颗粒,并证实了增强的抗真菌作用。本研究为小尺寸玉米淀粉纳米颗粒在采后病害控制中应用提高抗真菌效果和减少杀菌剂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点击查看英文标题和摘要"
更新日期:2024-10-19
相关知识
柑橘采后青霉菌的侵染及产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对蔬菜品质的影响及其机制
果蔬采后色素物质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
玫瑰灰霉病的防治
两种拮抗真菌对杜鹃花灰霉病的作用研究
植物食品产后病害调控研究室简介
姜子德
罗焘
光照对我国常见藻类的影响机制及其应用*
网址: Tropolone 对收获果实灰霉病的影响及其涉及机制,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3873.html
上一篇: 寻找新的抗真菌药:利用体外和体内 |
下一篇: 两种灵芝:通过HPL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