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新京报》2010年9月11日 文/陈嫣婧 永井荷风,作为日本“唯美派文学”的鼻祖,活到80岁,隐居40年,不接受任何职位,没有妻儿,死在没有人知道的陋巷里。吉田精一说他是一个“生活得如此彻底的人”。 其实永井荷风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颓废的,很多专家指出他与在他之后成... (展开)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读永井荷风的小说时,总会想起这首柳永的《...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02年,日本小说家永井荷风发表了中篇小说《地狱之花》,在日本文坛一举成名。 《地狱之花》以女教师园子的视角展开,通过园子的经历与心理活动,侧面反映出了永井荷风本人对于人的自然欲望这一大命题的探究。 早期的永井荷风受到了左拉自然主义的影响,因此在日本封建残余因... (展开)
在日本近代文学家的名册里,永井荷风仿佛永不过时的代名词,这个出身日本上流社会却甘愿混迹市井的弃子,不但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同时还是日本现代文学色道文学当之无愧的鼻祖.以其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风格在日本近代文学史的殿堂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追随者甚至... (展开)
永井荷风,1879-1959,号断肠亭主人。业界留传,其人的所有行为都带着文学性。三岛由纪夫对他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称永井的魅力“在于用最优雅的文章写最低级的事情,用最都市化的文章写最粗鄙的事情。”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像是一个被艺术所诅咒的家族。 一对兄妹,活出了两种样子。萝月遵从本心,不惜违背家里的意愿也要与艺术为伍;阿丰在生活的胁迫下靠艺术为生,但打心底里瞧不上艺术,自己翻身无望,只能寄念想于儿子长吉。 而长吉也不幸地被艺术之神所眷顾,不幸地在这样矛盾的环境中长大。...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有空就在脑袋里转,能够在看完后的一两天内还让人想着,已经算不错的作品了。地狱之花是我看的永井荷风的第三篇小说,在过程中已完全发现了他的人生观。彻底的享乐主义,一半的虚无观念。看多了有点疲,毕竟这样的意识心态绝算不上高尚吧,当一本书里没... (展开)
第一篇,地狱之花。情节略有些狗血,不过探讨的问题还挺有趣的。 从社会道德极其不公平而又不遗余力地毁灭着不那么恶的人(甚至根本是因他人的恶而被社会遗弃的人),却在同时根本无法发挥其本应具有的保护弱者善者的智能,还同时深深束缚着人的自由,让人变得虚伪这一悖谬现象... (展开)
不论走到何处,路都是这么狭窄,泥地又黑又湿,曲曲弯弯,似乎像小巷一样有走不通的危险。仿佛是写本书中的亲密关系本身。 困于泪水和虚荣的人,今天也常常见到。 放大感官感受,屈服自身软弱,沉溺于此刻爱欲的人生表面。 即使是人类跨越时空不能避免的通病,也让人感到厌倦啊... (展开)
说起日本近现代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当属永井荷风和谷崎润一郎。相对于谷崎润一郎热衷于通过女性美和官能美来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对性和爱的压抑,永井荷风则更擅长借助描写世态风俗对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表面西化予以嘲讽和批判。 出生于1879 年的永井荷风原名壮吉,号断肠亭主...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地狱之花》中园子和黑渊夫妇,笹村,富子,还有水泽校长,从纯爱的纠结,背叛,再到猥亵,从单纯,到恐惧,从暴躁到顺从,地狱之花也是成长之花。 《隅田川》中长吉爱恋着的成为艺伎的阿丝,甚至羡慕起了做演员的阿吉,活在希望下的少年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放下了喜爱的三... (展开)
虽然说《地狱之花》是最出名的,但《濹东绮谈》直接封神,就像与谢野晶子的 我无端地觉得你在,等便来了。 夏日湿炎,不耐蚊闻,逢春见花,有心无时。当"我"在暴雨天邂逅你,当“我"在秋风秋雨中离开你。曾于隔台望月聊远,炎日同相厢吃冰,只以为是相叹之情,奈君长相思,我于... (展开)
《地狱之花》:与《第一炉香》《雷雨》的人物关系有好多相似之处啊,都是女人失去爱与身体后的选择。 《隅田川》: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了且同理于人更难。 《梅雨时节》:建筑空间式的细致描写,有一种毛毛雨的温腻,显影了一时一地的美丽。不止此篇。永井笔下的女性在如此华...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地狱之花:并没有像这个名字一样多么恐怖与不招人待见等等充斥着负面情绪。相反带着一种清新自然,讲述了一个家庭教师交杂在所供职的家庭中的恋爱故事。而这个家庭因为早期主人的错误被人们判定是一个「地獄」「魔窟」一样的地方,实际却是与外界完全不同的、甚至说正是因为这... (展开)
当初在图书馆随手拿到的短篇集,时隔一个多月才认真读完,书名来源于开篇的题目-《地狱之花》。打开译者谭先生的前言,能感受到译者对这本书以及作者的喜爱。初读时本人内心感到十分困惑,相对平淡的故事发展;过于多细腻反复的对环境场景的描绘;对当时艺妓或服务类型女性真实... (展开)
等下,这个译文很不通畅阿。。 第五页:小小的绿叶传入耳中。。 一位绅士向她走开“你好,在活动吗?” 这。。。。比林少华还恐怖,推荐买另一个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感觉水平起起伏伏的。。。。买书跟拆盲盒一样。。。。 大家看到后面没有什么不通畅的地方吗,这一页才第... (展开)
刚读完《积雪消融》和《两个妻子》,前个故事或许是后个故事出轨男人的晚年下场。 《积雪消融》简单一句话概括内容就是抛弃妻女投奔情人的中年男人,生意破产生活窘迫感动于前妻女儿还来探望自己的故事。 《两个妻子》是我觉得这本书最好看的一篇,人物的情感行为描写处理的很...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6条)
相关知识
彼岸花为什么是地狱之花
地狱花的花语
关于地狱的花有几种?盘点四大地狱花(图片)
地狱电影院有声小说
地狱公寓
玫瑰之吻的5星书评 (7)
濡蜜之花
地狱之花
花木文化琐谈之26:“四季名花”与“十二月之花”
花的语言的书评 (5)
网址: 地狱之花的书评 (26)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0825.html
上一篇: 地狱之花图片 |
下一篇: 江户情趣下的文学之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