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民用肥成本,实现合理用肥、高效施肥,根据秋冬季主要农作物需肥特点,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为基础,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冬小麦
(一)施肥原则
针对冬小麦施肥数量及比例与作物需求不协调,后期氮肥偏多、贪青晚熟,遇干热风易减产,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调控氮、磷、钾肥用量,推广应用配方肥。
2.氮肥分次施用,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品质要求确定基追比例。强中筋小麦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孕穗到开花前追施,减少花后追肥。
3.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促进有机无机配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4.重视硫、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施用。
5.对出现酸化、盐渍化、板结等问题的土壤采取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和深耕等措施进行改良。
6.科学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
(二)施肥建议
20—15—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
1.产量水平4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0公斤/亩。
2.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0—4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4公斤/亩。
3.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5—5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4—18公斤/亩。
4.产量水平6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50—6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8—20公斤/亩。
(三)其他要求
缺锌或缺锰地块可以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块可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提倡结合“一喷三防”,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和尿素0.5—1公斤兑水50公斤在灌浆期叶面喷施1—2次。采用水肥一体化,可在关键生长期分次追肥,坚持少量多次原则。若选用长效缓释新型肥料,可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10%—20%。遇特殊天气导致晚播、弱苗和未施肥田块,宜在冬灌时因苗情,提早追施尿素6—10公斤/亩、磷酸二铵5—10公斤/亩。
二、苹果
(一)施肥原则
部分果园立地条件差,有机肥料投入不足,土壤板结严重、透气性差或保水保肥能力弱,集约化果园氮磷化肥用量偏高。土壤酸化现象普遍,中微量元素钙、镁和硼缺乏时有发生。部分果农对基肥秋施认识不足,春夏季果实膨大期追施氮肥数量和比例偏大。夏秋季降雨较多,部分果园早期落叶病较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秋施基肥,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2.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根据树势和产量水平分期施肥。注意硅、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
3.加强果园土壤管理,实行果园生草、起垄栽培等方式,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技术。
4.出现土壤酸化的果园可通过施用石灰或硅钙镁钾肥等改良土壤。
(二)施肥建议
1.施用农家肥(腐熟的羊粪、牛粪等)1500公斤(约4.5方)/亩,或商品有机肥1000公斤/亩,或饼肥200 公斤/亩。
2.亩产1000—2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10—12.5公斤/亩、秋季用量5—6.5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5—6.5公斤/亩、秋季用量2—2.5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11—14公斤/亩、秋季用量3.5—4.5公斤/亩。
3.亩产2000—3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12.5—17.5公斤/亩、秋季用量6—9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6.5—9公斤/亩、秋季用量2.5—3.5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14—19.5公斤/亩、秋季用量4.5—6公斤/亩。
4.亩产3000—4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17.5—22.5公斤/亩、秋季用量9—11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9—11.5公斤/亩、秋季用量3.5—4.5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19.5—25公斤/亩、秋季用量6—7.5公斤/亩。
5.亩产4000—5000公斤,氮肥(N)全年用量22.5—27.5公斤/亩、秋季用量11—14公斤/亩,磷肥(P2O5)全年用量11.5—14公斤/亩、秋季用量4.5—5.5公斤/亩,钾肥(K2O)全年用量25—30.5公斤/亩、秋季用量7.5—9公斤/亩。
6.盛果期大树施用硅钙镁钾肥80—100公斤/亩。土壤缺锌、硼和钙的果园,相应施用硫酸锌1—1.5公斤/亩、硼砂0.5—1.0公斤/亩。
7.化肥和有机肥混匀后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施用(晚熟品种采果前后尽早施用),施肥方法采用穴施或沟施,穴或沟深度40厘米左右,每株树3—4个(条)。
8.10月底到11月中旬,连续叶面喷施3遍尿素、硼砂和硫酸锌,增加贮藏营养。第一遍在10月底开始喷0.5%—1.0%尿素,7天后喷第二遍为2.0%—3.0%尿素+0.5%硼砂+1.0%—2.0%硫酸锌,再7天后喷第三遍为5.0%—7.0%尿素+0.5%硼砂+5.0%—6.0%硫酸锌,第三遍的浓度根据叶片衰老程度确定,老化程度越高浓度越低。
三、梨
(一)施肥原则
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钙、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普遍,生产中有机肥施用不足,氮磷肥投入量大,中微量元素投入较少,施肥时期、施肥方式、肥料配比不合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实施绿肥种植和秸秆覆盖,培肥土壤。土壤酸化严重的果园施用石灰和有机肥进行改良,适当减少化学氮肥施用。
2.依据梨园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梨树生长状况,确定肥料施用时期、用量和养分配比,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适量施用钾肥,通过多种途径补充钙、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
3.优化施肥方式、施肥时期和养分配比,灌溉与施肥合理配合,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二)施肥建议
1.亩产4000公斤以上的果园,施用有机肥3—4方/亩,氮肥(N)10—15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6—10公斤/亩;亩产2000—4000公斤的果园,有机肥3—4方/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4—7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亩产2000公斤以下的果园,有机肥3—4方/亩,氮肥(N)5—8公斤/亩,磷肥(P2O5)3—6公斤/亩,钾肥(K2O)5—8公斤/亩。
2.土壤钙、镁较缺乏的果园,氮肥宜选用硝酸铵钙,磷肥宜选用钙镁磷肥,或者施用适量的钙、镁肥。缺铁、锌和硼的果园,通过叶面喷施浓度为0.2%—0.3%的硫酸亚铁、0.2%的七水硫酸锌、0.2%—0.5%的硼砂溶液来补充,严重时可结合土壤施肥同时进行。
3.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在秋季施入,施肥时期在梨采收后落叶前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之间,并根据梨树树势强弱适当增减用量。
四、桃
(一)施肥原则
针对桃园普遍存在的土壤肥力低、有机肥用量少,肥料用量、氮磷钾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数量,早熟品种施肥量一般比晚熟品种少15%—30%。注意钙、铁、镁、硼、锌和铜等中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
2.优化施肥灌水时期,桃果采摘后一个月左右进行秋施基肥,注重桃果膨大期追肥,硬核期适当控水、控氮,采摘前3周不宜追施氮肥和大量灌水,以免影响品质。
3.肥料施用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夏季排水不畅的平地桃园需做好起垄、覆膜、生草等工作。
4.受春季霜冻降雪低温影响减产幅度较大果园,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数次,控制营养生长、稳定树势。
5.秋季降雨较多时,注意及时排水,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钙肥喷施次数,防止果实裂果。
(二)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施用有机肥2—3方/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6—9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有机肥2—3方/亩,氮肥(N)6—9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公斤/亩以下,有机肥2—3方/亩,氮肥(N)5—8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5—8公斤/亩。
2.前一年落叶早或产量高的果园,采用“因缺补缺”、矫正施用的策略,通过根外追肥补充中微量元素。萌芽前可喷施2—3次1%—3%的尿素溶液,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定期喷施2次尿素(0.2%—0.3%)和1次磷酸二氢钾(0.3%—0.5%)溶液。
3.有机肥和化肥作秋季基肥,于桃采摘后秋季采用开沟方法施用。
五、葡萄
(一)施肥原则
针对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镁、铁、锌、钙普遍缺乏,施肥量偏高,肥料配比不合理,叶面肥施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重视有机肥料施用,依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数量。根据生育期养分需求特点合理分配基追肥比例,视葡萄品种、长势、气候等因素调整施肥计划。
2.土壤酸化较强果园,适量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有针对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预防生理性病害。
3.施肥与栽培管理措施相结合,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4.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二)施肥建议
1.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情况,亩施有机肥3—5方,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秋肥或冬肥)施用,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施肥方法可沟施或条施,深度40厘米左右。
2.亩产2000公斤以上的果园,氮肥(N)5—6公斤/亩,磷肥(P2O5)5—6公斤/亩,钾肥(K2O)14—18公斤/亩;亩产1500—2000公斤的果园,氮肥(N)4—7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13—18公斤/亩;亩产1500公斤以下的果园,氮肥(N)4—5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11—14公斤/亩。
3.硼、锌、镁和钙缺乏的果园,相应施用硼砂1—2公斤/亩、硫酸锌1—1.5公斤/亩、硫酸钾镁肥5—10公斤/亩、过磷酸钙50公斤/亩左右,与有机肥混匀后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施用(晚熟品种采果后尽早施用)。施肥方法采用沟施,沟深40厘米左右,微量元素肥料可与腐熟的有机肥混匀后一起施入。
4.有机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晚熟品种采果后尽早施用)一次性施入,化肥分为两次,第一次在8月份膨果期,另一次与有机肥一起在9月至10月施入。
5.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果园,果实膨大期追施水溶肥(N∶P2O5∶K2O=3∶2∶4),每7—10天追肥一次,共追肥9—12次。着色期追施高钾型水溶肥(N∶P2O5∶K2O=1∶1∶3),每7—10天追肥一次,叶面喷施补充中微量元素。控制总施肥量为常规施肥的80%左右。
六、设施草莓
(一)施肥原则
针对草莓生长期短、需肥量大、耐盐能力较低和病虫害较严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重视有机肥料施用,施用完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减少土壤病虫害。
2.根据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钾肥,视草莓品种、长势等因素调整施肥计划。
3.采用适宜施肥方法,果实转色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增糖、提色,有针对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4.施肥与其他管理措施相结合,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5.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果实膨大成熟期通风降温。
(二)施肥建议
1.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亩施有机肥2—3方,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定植前伴随机械旋耕施入,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2.亩产2000公斤以上,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15—20公斤/亩;亩产1500—2000公斤,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12—15公斤/亩;亩产1500公斤以下,氮肥(N)13—16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10—12公斤/亩。
3.常规施肥模式下,化肥分3—4次施用,底肥占总施肥量的20%,追肥分别在苗期、初花期和采果期施用,施肥比例分别占总施肥量的20%、30%和30%。土壤缺锌、硼和钙时,相应施用硫酸锌0.5—1公斤/亩、硼砂0.5—1公斤/亩、叶面喷施0.3%的氯化钙2—3次。
4.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时,在基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5方/亩的基础上,现蕾期第一次追肥,每7—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1∶5∶1)2—3公斤/亩。开花后第二次追肥,每7—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1∶5∶1)2—3公斤/亩。果实膨大期第三次追肥,每7—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2∶1∶6)2—3公斤/亩。每次施肥前先灌清水20分钟,再进行施肥,施肥结束后再灌清水30分钟冲洗管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reated with Raphaël 2.3.0
相关知识
十堰市2024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运城市2024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科学施肥指导】2024年泗县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18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4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贵阳市2024年秋冬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襄阳市2024年春夏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0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2年平江县伍市镇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1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
网址: 青岛市2024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8825.html
上一篇: 秋冬施肥有“妙招”,不担心烂根黄 |
下一篇: 毕节市2021年主要作物科学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