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园艺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园林艺术;画境
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它囊括了艺术’文学’哲学’建筑等多方领域的知识(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带给人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精神上的享受(中国的园林艺术分为3个层次,一是生境,即是对来自自然’来自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反映;一是画境,是一种艺术美的境界;一是意境,即创造一种!触景生情",产生浪漫主义的激情和理想主义的追求(本文所探讨的是园林艺术的第2个层次&&&画境(
1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绘画’诗文’书法’建筑’雕塑’植物学’园艺学等(她是中国人生活环境中最美的部分,作为整个国家文明和品质的象征,是具有生命的文化遗产(谈到中国古典园林,首先印入脑海的就是非常具有书卷气息的文人园林(士大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躲避嚣烦,既见之于行动,又出之以诗文,以诗画表达对自然界鬼斧神工的由衷赞赏,而且在自然界中再现这种自然美,并应目会心’借景抒怀(随着人们对自然山水风景的认识逐步深化,多数文人开始将画意融入造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画境是中国园林创作的第2层艺术境界,它把从自然生活中发现和体验到的美,通过概括’取舍’提炼与提高使之成为一个有主体’有烘托’有呼应的多样统一的完整布局,把生境美的素材通过艺术加工,融入中国山水画的笔意,从而上升到艺术美的境界(
1.1王维与辋川别业
一代诗画宗师王维开创了文人水墨山水画的先河,他的写意山水画在总结自然山水构成的客观基础上,追求笔墨神韵,直抒情怀,表现了理想的自然山水美景(他的代表作是位于陕西西安的辋川别业,这是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园林,不仅是因为王维曾著文赋诗咏赞园景,更重要的是他用画意和诗意造园(现时虽然无迹可考,但是从流传下来的文字当中可以窥见一斑(他在$辋川集序%中明确地告诉读者这座建于蓝田县城外的园林风貌: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沂’官槐陌’临湖亭’南坨’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坨’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99王维在$山居秋瞑%和$终南别业%里都反映了辋川别业的胜景,园中建草堂’精舍,堂前屋后有竹林果园,园内园外都是一派自然的色彩(依托山水构筑,凭借湖光山色之胜,创造出既有山川自然之美,而又有人工诗情画意的园林,完全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闲适隐逸的避世思想,人身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感觉(宋代画家郭熙也曾经说过:!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何谓天地?谓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立意定景(见世之初学,遽把笔下去,率尔立意,触情涂抹满幅,看之填塞人目,已令人意不快,那得取赏于潇洒,见情于高大哉?"他所论述的是作画的布局与裁剪(作画如此,造园亦如此(
1.2明代绘画与造园
文人画在进入明代之后,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占据着画坛的主要地位(文人作画一般都要在画幅上署名’钤印’题诗’题跋,甚至以书法的笔力入画,真正把诗’书’画融为一体,因而人们赞誉一个画家就常用!诗’书’画三绝"一类的字眼(人文画的!三绝"再结合它的清淡隽永的韵味,就能呈现出一般所谓的!书卷气"和!雅逸"&&&即包含着隐逸情调的雅趣,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间造园活动的趋向(在造园过程中除了运用古代山水画的画理来达到一种入画的境界,在各种景观要素的组织上也充分运用了绘画中的构图原理(例如用特置的洞门或空窗,将远处的景物引入,宛若嵌在框中的构图完整的画面(又或者是在一块雪白的墙壁前植上修竹红梅,以粉墙为纸,以窈窕之态’苍劲之姿作画,将自然纳入园中,赏心悦目(园林设计与绘画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是不一样的,但是意境和画理是相通的,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在谈到他所构筑的庭院时,也说用到了五代画家荆浩’关仝的山水画意,画家李昭道的小副景物,还有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半壁山水(
2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绘画艺术
中国的古典园林可以说是意境与画境结合的典范,值得后人借鉴与学习(在西方,景观设计中也有画境的融入,早在18世纪英国风景式造园也有绘画派(PicturesqueSchool),被誉为!诗心画眼"(ThePoet:sFeelingandPainter:sEye),不仅是在字面上,更是在蕴含上也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画境遥相呼应(
2.1杰弗里#杰里科与克利的绘画
英国的景观设计师杰里科是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一代先驱,他一生设计作品无数,为大家所熟知的有肯尼迪总统纪念花园’莎顿庄园’穆迪历史花园等(场所精神是其设计的核心,杰里科从广泛的学科中汲取营养,文学’哲学’欧洲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都是他灵感的来源(当然,要深刻了解杰里科的作品,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20世纪最富有诗意与改革精神的一个艺术家&&&保罗#克利(他以讽刺性和幽默感的表达手法,极富感性的诗意线条,结合梦幻意象与多样技法,致力于抽象与非具象表现的研究,由观念转入视觉,从人物转入大自然与历史,乃至于纯艺术的追求,借由象征来传达艺术理念(!从乱画开始,带着线条去散步",是他大部分作品弥漫的诙谐’幽默的写照(杰里科的许多设计思想’创作手法包括表现形式都来自于克利的启迪,因此,他的设计作品同样有着超现实主义的特点,梦幻而神秘的鱼形的水面和小岛’弯曲的水道等,借鉴克利的绘画,杰里科还将规则的花坛转化为不规则的曲线花坛,构成梦幻的神秘场景(
2.2布雷#马克斯与抽象绘画艺术
布雷#马克斯作品体现了巴西的文化传统与发源于欧洲的现代艺术思想的结合,创造了适合巴西气候特点和植物材料的崭新风格,并与巴西的现代建筑运动相呼应(他认为,艺术是相通的,景观设计与绘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只是作画工具的不同而已(他用艺术的手法来设计园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布雷#马克斯擅长使用流动的’有机的’自由的形式来设计园林,通过大面积同种植物种植形成大的色彩区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他曾说:!我画我的园林(Ipaintmygardens)"这一句话正道出了他所信奉的设计手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的设计作品大多平面形式强烈,铺装’植物种植’水体形式等各个元素的组合就是一幅饱含激情的画(这幅!画"不仅是二维的’平面的,更是空间的’立体的,草地’砾石和水面提供了一个平坦的连绵不断的大空间,乔木和灌木分割或限定了竖向上的空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为科帕卡巴纳海滩所进行的景观设计(布雷#马克斯将街道当成一块画布,用流动抽象的图案丰富平面构图,铺装材质为具有巴西民族特色的马赛克,颜色来自于本地天然的白’黑和可可棕(红)(从高空看来,是一系列连续而又抽象的图案,自然而流畅,并且没有哪两个图案是完全一样的,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人入胜,减轻了司机长时间开车的单调感(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孙筱祥,在1次国际会议报告中曾说:作为一个园林大师,必须要:5条腿才能站起来,首先,必须是一名充满爱心的诗人;其次,是一名画家(他曾师事孙多慈’徐悲鸿学习西画);第三,是一名懂栽培种植的园艺家;第四,生态学家;最后,才能是一名景观设计师(因此,在致力于园林艺术专业学习的我们,更应该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让景观与画境相通,从而让人们得到视觉与心理的双重陶冶(
参考文献
1郑皓,申世广,范凌云.试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刘滨谊,王敏.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弗里?吉利柯[J].中国园林,2001(2)
3刘晓惠.文心画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任京燕.巴西风景园林设计大师布雷马克斯的设计及影响[J].中国园林,2000(5)
6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关键词: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40年来,以作物群体阶段发育和干物质积累为对象的作物生长模拟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种模型及基于模型的作物辅助决策系统在农业生产中也已得到初步应用。但以个体或群体形态结构为研究对象的植株可视化却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成为作物模拟研究新的领域。可视化研究是植物结构模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作物生长模拟中的应用。随着信息农业的发展,作物生长过程可视化必将进一步深入。本文简要介绍植物可视化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探析园艺植物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1、交互式设计的全程模拟应用
在园艺植物可视化的发展轨迹上,如何实现简单、便捷的方式来实现植物几何模型的重构,具有深远的意义,交互式植物结构的设计,正好迎合了模拟植物形态的软件需求,在具体的应用中圆,通过利用植物参数的准确记录,对植物进行资源整合,尤其是运用在园艺植物方面,提供引导式的操作界面,对节间数量、分枝个数等参数进行设定,系统会根据这些参数自动生成植株的初始结构状态,随后,用户还可以进行交互式的调整,该系统有利于用户设计三维植物的形态。在此基础上,通过花卉图的建立,采取融合算法,利用草图原理生成的花排列模型效果,很好地实现园艺植物的可视化管理,提升结构应用需求。
2、三维立体感的真实感绘制效果
在园艺植物可视化的真实感模拟上,都可以通过现代技术的辅助手段来实现,通过将各种复杂的植物结构等掌握,呈现不同的几何模型,采取真实的结合模型表现手法,包括纹理映射、细节模拟、物理模拟等,在技术的应用上,主要通过颜色纹理、凹凸纹理和过程纹理等手段,直接从植物的果实图中截取有效的信息,作为一种纹理图片,并进行真实的造型以及结构修补,将曲面中的所有小四边形网格对应进行贴图,通过纹理映射和各种叶脉生成算法可以增加真实感效果,通过将物理模拟引入真实感绘制技术中提高了植物几何模型的真实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质点一弹簧系统的植物器官变形模拟方法。
三、存在问题与研究趋势
1、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理生态机制
植物生长离不开生态环境。温度、光照(辐射)、水分、营养等不但影响到植物的产量、质量,还影响到植物的形态。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生长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根的向水性、日长对感光性植物开花期的影响、干旱时作物叶片的方位取向更多地平行于行向等,说明生长环境对植物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因而,植物可视化研究中,分析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必不可少。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单向胁迫,如日长、温度等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障碍物、植物剪枝等环境和植物管理措施对植物生长的制约。二是植物与环境互反馈机制。在可视化模型中引入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使模型能模拟相邻植株之间、同一植株内不同器官之间的相互规避、光竞争等。但这种机制尚不能使模型具有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反馈能力。
近年来的研究中,已开始将基于机理过程的生理生态模型与可视化植物模型结合起来,应用前者模拟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对植物的生物量、器官形成与发育的影响;应用可视化模型模拟植物的形态结构、冠层的微气象条件、对资源的获取等。如将Vlab系统与生理生态模型Ozcot昆虫模型结合,虚拟棉花形态结构与害虫行为,确定控制害虫的农药最佳喷施方案(Hanan,1998)。将AMAP模型与棉花模型GOSSYM结合,模拟环境胁迫对棉花生长的影响(deRefye,1997)。Hanan等将棉花生长模型与可视化模型(L―COTTON)相结合,研究了棉花生长过程的可视化。上述研究一般只考虑生长模型的输出参数如何在可视化模型中的应用,而对可视化模型的输出制约生长模型的研究较少。这主要由于生理生态模型提供的是作物群体水平的数据,而可视化模型需要的是植株个体、器官水平的数据,二者参数类型不同。因此,欲实现生长模型与可视化模型的更好融合,尚有待进一步分析。郭焱等引建议跨越目前虚拟模型与生理生态模型之间的界限,构建将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体考虑的新型虚拟模型。即根据形态模型模拟植物对资源的获取,计算植物的光合产量;利用生长模型进行光合产物分配,模拟植物发育进程和器官生长。这样,模型以并行机制将环境条件、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生态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并使模型具有结构与功能的反馈能力,使模型更符合植物生长机制。但上述技术路线要求对植物生理生态和群体结构及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否则是难以实现的。
2、冠层与根系耦合虚拟
至目前为止,植物可视化研究一般将冠层与根系分开讨论,而对冠层与根系的耦合研究较少。由于植物生长是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同生长,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是通过冠层与根系的协同作用得以实现的。干旱时,根系通过向深处生长以获取地下水,冠层叶片亦通过卷曲等措施减少植物的水分蒸腾;湿润时,根系通过发生侧生根或支根,加强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叶片的蒸腾也处于无胁迫状态。因此,构建根冠耦合的可视化模型,可更好地体现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对植物生长的影响。Prusinkiewicz等利用植物体冠层与根系通过物质流实现平衡生长的原理,构建了冠层与根系耦合生长的模型。但上述模型对耦合机制的生理生态影响未作深入分析。当然,根冠耦合的生理生态机制将涉及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迁移运转、土壤与根系的养分与水分交换、植物体的水分运输、冠层与大气的水分交换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加强多学科的融合是植物可视化研究的必然选择,植物根冠耦合研究势必成为植物可视化未来的研究重点。
四、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的前景展望
尽管数字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长足的发展。并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由于园艺可视化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园艺植物可视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不足。现有的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成果与预期应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模型估产是园艺植物可视化的一个重要应,可用来研究如温度、CO2浓度、降水等未来气候条件对园艺植物产量的影响阁。但目前园艺植物模型更多的停留在针对植物模型的建模阶段,可以满足以展示和游戏制作为目的的植物建模应用,但是对于通过研究自然环境对植物的影响而进行估产等为目的的研究尚不能满足。
五、结束语
园艺植物可视化的研究现状,从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水准出发,尤其是在数字领域,通过对不同植物结构模型的研究,大幅度的提高园艺植物几何模型的真实感,将数字植物引入到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的范畴,构建园艺植物群体结构,为农业场景制作提供技术手段,为蔬菜栽培、花卉种植管理等提供虚拟平台软件工具,更好、更快的推动园艺植物
可视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晓敏 温维亮 郭新宇 陆声链:《园艺植物可视化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年06期
[2] 郭新宇 赵春江 肖伯祥 邓旭阳 孙广宇 王纪华:《玉米三维重构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 实现》,《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关键词: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89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1.024
Progress of Biological Control Pests in Horticultural Plants
QUAN Jun-jiao1, MA Xing1, LIU Ying-ying1, GUO Yu-chen1, LU Xiao-ping1, LI Bing2,WANG Bo1
(1.Faculty of Horticultur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 2.Institute of Sericultur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
Abstract: Using biological methods to control pests of horticultural plants ar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is paper particular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biological pest control methods of horticultural plants, for example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 and pathogenic pesticide etc, summarizes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ical pest control in horticultural plants (fruits, vegetables, flowers and other plants). And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discusses the problem existed in biological control process of pests in horticultural plants.
Key words: horticultural plants; pests; biological control
收稿日期:2013-10-21;修订日期: 2013-11-25
作者简介:权俊娇(1988—),女,山西晋中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王波(1965—),男,江苏宝应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
园艺植物是一类供人类食用或观赏的植物。狭义上,园艺植物包括果树、蔬菜、花卉;广义上,它还包括西瓜、甜瓜、茶树、芳香植物、药用植物和食用菌等[1]。园艺植物及其产品种类繁多,产品以鲜销为主。由于集约化生产和偏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园艺植物栽培过程中容易造成害虫的大面积危害。园艺植物不仅在生长期间易受害虫危害,而且其产品在贮藏、加工期间也会受到多种害虫的侵害。害虫不仅本身危害园艺植物,而且还会传播病害。所以,园艺植物害虫防治较一般农林害虫的防治更为困难。
在园艺植物品种的选育、种植、栽培、贮藏运输和加工过程中,都是由人类参与完成的,而且最终的园艺产品如水果、蔬菜等是人类重要的食物组成,在此过程中如果使用化学农药,特别是采用剧毒高残留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将对消费者、施药者、有益生物、作物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而且还增强害虫的抗药性,并可使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环境安全的需要,人们对园艺植物害虫防治过程中的农药残留、园艺产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越来越关注,希望在园艺植物害虫防治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更为环保的绿色防治措施。同时,这也是贯彻我国绿色植保理念的需要,2006年农业部提出绿色植保理念,2008年又提出推进绿色防控行动,计划到2015年生物防治比例达到30%[2]。生物防治害虫不但具有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不杀害天敌等特性,还可以促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植物产品的生产,所以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发展迅速。
所谓害虫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能避免或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对害虫种群具有经常性、持久性地控制作用等优点,符合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的要求[3]。目前,针对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主要是将其他植物的害虫防治经验照搬到新的园艺植物虫害上,防治效果不很稳定,同时,研究深度亦需加强。另一方面,生产上迫切需要针对园艺植物的特征,对现有的防治手段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高效生物杀虫剂。
本研究在综述不同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根据园艺植物上害虫的特点,对今后如何开展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以后的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借鉴。
1 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现状
1.1 果树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现状
果树种植区的种植面积较大、数量较多、种植品种相对单一,虫害极易发生。为了保证果实产量和果品质量,迫切需要对害虫进行防治,使其处于经济危害水平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于果树,取食的部位主要是果实,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时,使用方法不当造成农药残留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农药对消费者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超过允许限量,长期食用该类产品后会产生不良影响[4]。目前已有采用生物防治措施防治果树植物害虫的报道。万秀丽等[5]报道采用七星瓢虫防治果树蚜虫,用赤眼蜂防治桃小食心虫,用姬蜂防治天幕毛虫,用东方钝绥螨可有效控制苹果红蜘蛛的大量发生,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王庆蒙等[6]报道可在梨园挂一个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诱捕器。为填补市场供应的淡季,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农民收入,设施栽培果树生产的“绿色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保证“绿色果品”的生产,关键环节是病虫害的“绿色”防治。在设施大棚中释放赤眼蜂防治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害虫,用草蛉、小花蝽、瓢虫等捕食性天敌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害虫[7]。
目前针对果树植物害虫生物防治大多采用天敌来控制,防治效果明显,且农产品食用安全,但采用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时,防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将防治害虫当成一个系统来看待,集成每一个环节,将其做好做细,同时还需考虑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2 蔬菜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现状
近年来,我国蔬菜种植业逐渐向设施栽培和露地生产两个方向发展。由于其衔接紧密、交错进行,生产管理不断变化,蔬菜集约化生产加快,使得一些害虫的发生世代多,发育速率快,繁殖能力增强,因而农民使用更多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最终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农药施用剂量增加,并杀死了大量的害虫天敌,最终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给人类的生存和农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绿色和平组织于2008年12月和2009年2月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多家超市及农贸市场随机选取了当地当季的常见蔬菜水果,对这些样品上的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不仅大多数蔬菜水果都有农药残留,更为严重的是45份样品中检测出50种农药成分,30个样品残留着至少5种以上不同的农药,说明多种农药残留并存的情况也较为严重[8]。2009—2012年从中山农贸市场、基地随机抽取2 562份各类蔬菜样品,检测出农药超标的蔬菜有187份,超标率为7.3%;检出违规使用的农药涉及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3大类共24种农药;多种农药残留的样品有25份,占检出样品的13.37%,占调查样品的0.98%[9]。为了生产出高产、优质、安全的无公害蔬菜,逐渐采用植物源农药的生物防治方法来防治蔬菜植物害虫。植物源农药是近年来生物防治领域被高度认可的防治方法之一,如侯茂林等[10]报道采用印楝制剂可用于防治粉虱、蓟马和潜叶蝇;用阿维菌素对斑潜蝇1-2龄幼虫防治效果最好,对成虫取食产卵具有一定的趋避作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梁建根等[11]报道采用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来防治设施蔬菜栽培中蔬菜根结线虫。利用本瓜载体植物天敌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可有效防治大棚蔬菜(番茄)关键害虫烟粉虱,减少农药的使用[12]。通过生物防治技术防治蔬菜植物害虫,可以保证蔬菜安全食用,而且不污染环境,能保持生态平衡,已成为蔬菜害虫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1.3 花卉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现状
花卉除草花之外,还包括木本花卉和观赏草类——即观花、观果、观叶和其他所有具观赏价值的植物。花卉植物不同于果树和蔬菜,它既不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也不直接被人们食用,而是作为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园艺植物。花卉植物包括室内花卉植物和城市绿化植物。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生活,注重生活环境的改善,将花卉逐渐带入办公室、会议厅、居室。室内花卉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在一定空间内存放的花卉数量较少,在发现其有害虫危害时,应贯彻“治小、治少、治了”的原则,并选择合适的防治手段,但如果防治不当,则可能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城市绿化植物的害虫防治中一味地追求击倒害虫速度快的化学农药,如在市民生活集中以及人员流动最多的重要街道和主要干道、广场的树木、花卉和草坪上,使用敌敌畏、乐果和杀灭菊酯类等,就会导致周围环境的污染[13]。花卉主要害虫有30多种,有食叶性、刺吸式、蛀食性害虫及螨虫,危害花卉叶、枝、果、根[14]。目前较多的是使用植物源杀虫剂及一些用日常生活用品配制而成的简易杀虫剂,均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及人没有危害。如陈佳富等报道采用蒜汁、葱汁、胡椒和橙皮汁来防治蚜虫,采用松节油和蒜汁气体杀伤红蜘蛛、蚜虫和蓟马[15]。在温室栽培花卉过程中也会遇到害虫为害,如温室白粉虱,危害的植物达84科、249属、几百种之多,可以引进天敌丽蚜小蜂防治,也可在室内建立寄生蜂种群[16]。
2 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特征分析
在自然界中,生物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害虫与食料之间,害虫与寄主之间,害虫与害虫之间,害虫与天敌之间,害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到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3]。例如,棉铃虫可取食番茄、茄子等250多种植物,棉蚜和棉蓟马都共同取食棉花叶子,赤眼蜂能寄生11目、90多科、1 200多种昆虫的卵或幼虫[17],缨小蜂能寄生l1目、65科、1 000多种[18-21]。
园艺植物栽培采用的大都是大面积种植,作物种类单一,极容易发生大面积的虫害。种植的园艺植物种类不同会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及其繁殖,取食适宜的园艺植物,害虫的生长发育快,繁殖力高。研究扶桑绵粉蚧对3种寄主植物(棉花、番茄和茄子)在生长发育期和繁殖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平均存活率为棉花>茄子>番茄;净增值率(R0)及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均为棉花>茄子>番茄;产卵能力为棉花>茄子>番茄[22]。如东亚飞蝗蝗蝻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时,生育期缩短,死亡率较高。当害虫取食不同发育阶段的同种植物时,其生长发育也有明显的影响。如稻纵卷叶螟取食浓绿的阔叶矮杆品种分蘖期时,4龄幼虫化蛹率很高,而取食其他发育期的水稻时,则至5龄幼虫才化蛹[3]。所以在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需要了解害虫取食的特性,从而预测其发生期,选择适当的生物防治措施。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害虫和天敌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力也不同。在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措施。如查玉平等[23]报道的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研究中在25 ℃左右,相对湿度为97%~100%的情况下,白僵菌的染病力最高。
3 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措施包括天敌昆虫的利用,病原微生物的利用,昆虫性信息素的利用,植物源杀虫剂的利用等。
3.1 天敌昆虫的利用
我国害虫的自然天敌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两大类。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蜻蜓、螳螂、猎蝽、姬猎蝽、花蝽、草蛉、瓢虫、步甲、虎甲、食蚜蝇、胡蜂、土蜂等;寄生性天敌主要包括寄生蜂类、寄生蝇和捻翅虫类等。在防治林果病虫害时,可以运用“以虫治虫”的方法,例如,七星瓢虫、蜻蜓、赤眼蜂等都可以用来对付很多果树的虫害问题[24]。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是多种果树、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红蜡蚧的捕食性天敌有4种,寄生性天敌有17种[25]。近年来除了对我国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资源进行不间断的发掘和利用外,重点对外来入侵害虫,如烟粉虱Bemisia tabaci、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和一些重要害虫,如梨茎蜂Janus piri Okamoto et Muramatsu、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等进行了本土天敌资源的系统调查和分析[26-30]。
在引进天敌防治园艺植物害虫的过程中,为保证天敌的存活,需要为天敌提供越冬和躲避不良环境的栖息场所,种植一些提供天敌食物的蜜源植物,并注意合理的使用农药,从而保证生物防治的效果。
园艺植物害虫天敌用于防治果树、蔬菜植物虫害,不适宜防治室内花卉植物虫害。天敌通过取食或寄生,使害虫数量减少,对环境没有污染,有益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并减少对果树、蔬菜植物的危害。
3.2 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病原微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线虫、原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农药具有应用范围广,毒力持久,使用方便和对人畜、植物无害等优点。
病原细菌类农药应用最广的是苏云金杆菌(Bt)。Bt在产孢的过程中形成了晶体蛋白包含体,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杀虫晶体蛋白δ-内毒素是在细菌质粒上进行编码。晶体蛋白(一般指Cry蛋白)是以原毒素的形式产生的,在被摄取的过程中经酶水解最后转换成小分子毒素。这些蛋白结合到幼虫中肠的上皮细胞上致使大的阳离子选择性孔的形成,增加了细胞膜对水的渗透性。对水吸收能力的加大导致细胞的胀大,最后中肠破裂[31]。
病原病毒中主要是杆状病毒科的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和颗粒体病毒(GV)以及呼肠孤病毒科的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第一个病毒杀虫剂是在1971年登记的,为棉铃虫的杆状病毒,商品名为Viron/H和后来的Elcar。此病毒是USDA开发用于控制棉花、中耕作物、水果和蔬菜上的烟叶蛾、实谷夜蛾和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NPV)和颗粒体病毒(GV)产生的包含体病毒分别为多面体和颗粒状。病毒侵染昆虫后产生细胞外芽生病毒(BVs),此病毒在细胞内和细胞间进行扩展,包含体病毒在幼虫间进行扩展。幼虫被病毒侵染后,身体虚弱,生长、取食和行动缓慢,被捕食的机会增加[31]。但是病毒的喷洒宜在早晨和傍晚或阴天进行,且需要在活体上或活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原真菌中应用最广的是白僵菌、绿僵菌、蜡蚧轮枝菌和虫瘟霉。在自然界,有真菌致死的昆虫约占全部病原微生物致病死亡的60%。病原真菌通过昆虫表皮气孔直接进入昆虫体内,孢子在昆虫的血腔中萌发,一般产生的菌丝能杀死寄主。但是病原真菌除侵染昆虫外,还能侵染节肢动物,也侵染如植株和蚂蚁等无栽培作物害虫。其他因素如干燥、紫外光、寄主的行为、温度等也会影响到病原真菌的致病力。
病原线虫不属于微生物,但习惯上一般将其归为病原微生物防治范畴。目前小卷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芜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Agtriotos 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在国内已有可提供大量田间生物防治使用的品系,同时这些线虫品系有相当高的防效,如小卷蛾线虫防治危害杨树的小木蠹蛾Holcocerusinsularis 的效率达80%以上,芜菁夜蛾线虫防治果园越冬代出土期桃小食心虫Carposinaniponensis 幼虫,卵果率可控制在1%以下[32]。病原线虫对非靶标生物、哺乳动物和植物没有不良影响,而且可以被储存数月,喜干燥环境,对温度和太阳光线敏感。目前研究的是一些线虫(如光杆状属异小杆线虫科和异杆菌属斯氏科线虫)具有携带特定病原细菌的特性。线虫一般通过昆虫体表孔(口、、气门)进入昆虫体腔,释放共生细胞和共生光杆状属和异杆菌属细菌,这些细菌迅速繁衍,昆虫很快死亡(在线虫侵染后2 d内)[31]。
病原原生动物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微孢子虫属和Vairimorpha necatrix。在我国,每年应用蝗虫微孢子虫的土地面积达10万 hm2。原生动物侵染敏感昆虫后,在昆虫体内产生孢子,孢子在寄主的中肠发芽,而后释放的孢子原生质侵染靶标细胞,对寄主形成大范围的侵染[31]。
病原微生物、病原线虫、病原原生动物可用以防治果树、蔬菜和城市绿化植物虫害,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但对室内花卉植物不适宜。
3.3 昆虫性信息素的利用
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类性成熟的雌性或雄性分泌释放的,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进行的化学物质[3]。目前,人工合成多种昆虫性信息素的类似物即性引诱剂,如棉铃虫、松毛虫、舞毒蛾、桃小食心虫、玉米螟等,为这些害虫测报和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性信息素在监测引入的或外来的昆虫如果实蝇、钻柱虫和小蠹虫,以及扩展能力强的害虫如红铃虫和东方丽金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危害区释放大量的性信息素或其类似物来防治害虫,阻碍昆虫的,可使下一代的昆虫数量减少。目前已应用的昆虫种类有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在昆虫产卵前,用性信息素为诱饵捕获大部分的害虫,可减少害虫产卵。在防治大葱甜菜夜蛾时,用性信息素诱捕雄虫和干扰雌雄蛾,可以减少大葱上甜菜夜蛾的种群数量[33]。
昆虫性信息素的利用对于果树、蔬菜植物害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但对花卉植物的害虫防治却不适宜。
3. 4 植物源杀虫剂的利用
植物源杀虫剂是利用某些植物体内的特殊生理活性物质来对园艺植物害虫产生忌避、拒食、引诱或毒杀作用的一类杀虫剂,具有对人畜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在自然环境中易于降解等特点,包括生物碱、甙类、单宁、精油、树脂、毒性蛋白、脂类、酮类等化合物。
生物碱是一种含氮有机物,一般为碱性,通常在植物体内与有机酸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一般具有胃毒、触杀作用,有的还具有熏蒸、忌避作用。如烟草中的烟碱(也称尼古丁)是毒性最大的植物杀虫剂,LD50(大鼠经口)为50 mg·kg-1,对蚜虫、蓟马、叶蝉和叶螨等昆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据1982年的文献报道,番茄枝科植物的农药活性取决于此植物中的异喹啉生物碱的含量,具有胃毒作用[34]。雷公藤的根皮(特别是细跟上)含有雷公藤碱,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飞虱、稻叶蝉、菜螟、菜青虫等。
甙类在植物的树皮、根、果实中含量较多,一般呈中性、微酸性或碱性,一般具有胃毒作用。在巴豆、苦木、辣廖等植物中含有此成分。
单宁多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中,一般呈弱酸性,对害虫体内蛋白质起破坏作用,臭椿、苦楝等植物中含有此成分。如从苦楝中提取的苦楝素可防治螟虫、稻飞虱、叶蝉、菜青虫、蚜虫等,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
精油多存在于植物的叶、果皮、花种子中,一般呈中性或酸性,对园艺植物害虫具有熏蒸、触杀作用,樟树、桉树、黄花蒿等植物中含有此成分。含植物精油的害虫生物防治系统,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或对章鱼胺受体有拮抗作用。Schearer 发现菊蒿(Tanacetum vulgare)的精油对马锋薯叶甲(Leptinotar decemlineata)有强烈的忌避作用。其部分活性成分单体对此虫的忌避效果为:1,8-桉叶油素>乙酸冰片酸>对-伞花烃>γ-萜烯=樟脑。Khan 等测试了分属于20个科的50种精油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毒性,发现10种精油具有拒食活性。其中酒饼叶(Glycosmis pentaphylla)的精油最有效。当归种子和根的精油中含有具有引诱特性的有效成分6-(E)-壬烯酸甲酯和6-(E)-壬烯酸,可以防治地中海果蝇(Ceratitis capitata)。桉叶素、白珠木油、桉树油、松节油等对米象、绿豆象和家蝇具有很强的熏杀作用[35]。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植物源杀虫剂,如鱼藤酮具有杀虫、杀螨和鱼毒活性,存在于热带的鱼藤属(Derris)、尖荚豆属(Lonchocarpus)和灰叶属(Trphrosia)植物的根中。印楝素具有驱避、拒食、阻碍产卵、干扰繁殖、生长发育缓慢等作用,存在于楝科植物中[34]。夹竹桃提取液对多种害虫有拒食、毒杀、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向玉勇等[36]采用滴定法测定大蒜、侧柏、夹竹桃、银杏、樟树和石蒜乙醇提取物对金银花尺蠖的生活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提取物质量浓度的降低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各植物提取物的拒食率逐渐降低,夹竹桃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银花尺蠖的作用最强,进一步的毒力分析表明,夹竹桃提取液对金银花尺蠖的毒理最强。银杏外种皮含有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银杏酚等,具有强烈的杀虫、抑菌杀菌作用。石启田等[37]研究银杏酚对菜青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银杏酚对菜青虫三龄、四龄幼虫有明显的拒食活性,拒食率达30.14%~85.30%。刘进军等[38]研究银杏外种皮浸出液对樱花树虫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浸出液对蚜虫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对红蜘蛛和介壳虫的防治作用也较明显。一些生物浸出液如辣椒液防治红蜘蛛、蚜虫效果显著,蓖麻液防治蝇蛆、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葱蒜液防治甲壳虫、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苦参碱防治甜菜夜蛾、金文夜蛾、菜青虫、小菜蛾、蚜类、白粉虱、红蜘蛛、二十八瓢虫、潜叶蛾等害虫[39]。在居室花卉植物害虫防治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肥皂水防治小型害虫如蚜虫、介壳虫,用洗衣粉水防治蚜虫、红蜘蛛、白粉虱、介壳虫等[40],白酒兑水(1:2)、食醋(米醋)防治介壳虫,风油精加水600~800倍液、洗衣粉水防治蚜虫,效果显著,点燃蚊香防治红蜘蛛[41]。这些办法不仅取材方便,成本较低,对居室环境没有污染,对人体无毒害作用,而且防治效果显著。
植物源杀虫剂可适用于所有的园艺植物,尤其在室内花卉植物害虫的防治过程中应用更为普遍,方便高效。
4 结论与展望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艺植物的栽培量逐年上升,栽培的面积不断增加,园艺植物的人均占有量已经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园艺植物又不同于其他农林植物,其主要的差异是园艺植物和人类生活密切接触。这就需要针对园艺植物的特点,研究与开发更加合理的栽培技术和害虫的防治技术。
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害虫的发生,近年来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应用面积也逐年扩大。对现有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适合园艺植物防治的方法,并在园艺植物生产过程中进行应用,是目前园艺植物生物防治需要做的首要任务。但是,由于园艺植物具有其特殊性,有些现存的防治方法还不能直接应用到园艺植物上,或者应用效果还不够理想,这就需要针对园艺植物的特点,将生物防治当成一个系统过程,充分考虑植物品种、环境特点、管理水平、害虫种类和为害特点、天敌的种类及特点、生物和微生物材料的特点等各种因子的作用,不断创新害虫生物防治途径。如天敌资源在农林生产的生物防治过程中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但在园艺植物,特别是室内园艺植物的栽培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植物源农药在农林生产的生物防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但在室内园艺植物的生物防治过程中应为首选的方法。
通过使用合理的生物防治方法,有效控制园艺植物的害虫发生,对于实现我国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双喜,李光晨.园艺植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陈学新.21世纪我国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昆虫知识,2010,47(4):615-625.
[3] 李照会.园艺植物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吴加伦,高松,李丽青.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防治果树害虫的专家系统[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9(2):231-236.
[5] 万秀丽.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果树有害生物的途径[J].宁夏农林科技,2009(3):95.
[6] 王庆蒙,丁开军,钱奎峰.无公害果品生产中果树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J].绿色植保,2009(4):40-41.
[7] 刘宝生,古希树.设施果园“绿色果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42-43.
[8] 吴鹏,秦智伟,周秀艳,等.蔬菜农药残留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1):138-144.
[9] 高洁,李拥军,范淑娇,等.2009—2012年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137-138.
[10] 侯茂林,陈红印.日光温室蔬菜害虫的发生特点及其生物防治[J].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生物防治,2005,(4):618-622.
[11] 梁建根,郑经武.设施栽培中蔬菜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290-293.
[12] Yingfang Xiao, Jianjun Chen, Daniel Cantliffe, et al. Establishment of papaya banker plant system for parasitoid, Encarsia Sophia (Hymenoptera: Aphilidae) against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in greenhouse tomato production[J]. Biological Control,2011(58):239-247.
[13] 张海军,高欣.园林花卉常见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009(04):66-67.
[14] 肖远志,刘源清.园林花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7):196-197.
[15] 陈佳富.居室花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 北方园艺,2003(5):69-70.
[16] 吉涛,吴艳,石瑶.天津地区温室白粉虱对设施花卉栽培的危害及防治[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3):79-81.
[17] 林乃铨.中国赤眼蜂分类[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62.
[18] Huber J T. Systematics, biology, and hosts of the Mymaridae and Mymarommatidae ( Insects:Hymenoptera ) [J]. Entomography,1986(4):185-243.
[19] Triapitsyn,S V. Host association and systematic of Anagrus spp. (Hymenoptera: Mymaridme):egg parasitoids important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leafhoppers on grape (Vitis spp.)[C]//Abstracts, Third Annual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menopterist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1995:29.
[20] Triapitsyn,S V. Anagvus(Hymenoptera: Mymaridae) egg parasitoids of Erythroneura spp. and other leafhoppers(Homoptera: Cicadellidae)in North American vineyards and orchards: A taxonomic review[J].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Entomological Society, 1998, 124:77-112.
[21] Zuparko, R L, Triapitsyn, S V. Arthropod taxonomists important to biological control[J]. California conference on biological control, June 10-11, 199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40-245.
[22] 黄芳,张蓬军,张金明,等.三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1,37(4):58-62.
[23] 查玉平,陈京元,夏剑萍.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研究与应用[J].湖北林业科技,2010,163(3):40-42.
[24] 韩伟.基于林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分析[J].北京农业,2013(15):126.
[25] 陶玫,陈国华,杨本立,等.昆明地区红蜡蚧的生活史及其天敌昆虫种类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3,16(3):38-41.
[26] Yang Z Q, Wang X Y, Wei J R, et al. Survey of the native insect natural enemies of Hyphantria cunea( Drury )
( Lepidoptera: Arctiidae ) in China[J]. Bull Entomol Res, 2008,98 (3):293-302.
[27] 杨忠岐,杨珍,姚艳霞.一种寄生梨茎蜂的重要天敌-梨茎蜂啮小蜂(膜翅目,姬小蜂科)新种记述[J].动物分类学报,2005,30(3):613-617.
[28] 郭蕾,邱宝利,任顺祥,等.黑刺粉虱天敌种质资源分类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06(2):9-10.
[29] 吴青,梁广文,曾玲,等.深圳地区椰心叶甲寄主和天敌种类调查[J].昆虫知识,2006,43(4):530-534.
[30] 毛迎新,邹武,马新华,等.假眼小绿叶蝉卵的寄生蜂种类及种群动态[J].昆虫知识,2008,45(3):472-474.
[31] 张翼翾.害虫管理中的生物合理性杀虫剂(上)[J].世界农药,2008,30(6):1-6.
[32] 丘雪红,韩日畴.昆虫病原线虫资源概况和分类技术进展[J].昆虫学报,2007,50(3):286-296.
[33] 朱国仁,古希树,王少丽,等.天津地区大葱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J].长江蔬菜:学术版,2010(18):96-100.
[34] 张翼翾.害虫管理中的生物合理性杀虫剂(下)[J].世界农药,2009,31(1):7-11.
[35] 艾应伟,范志金,李伟,等.植物源生理活性物质与害虫防治[J].资源科学,2000,22(3):78-81.
[36] 向玉勇,何斌,王精山.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金银花尺蠖的生活活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11):139-142.
[37] 石启田,刘欢,鲁荣彩,等.银杏酚对菜青虫拒食活性的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9,43(1):13-16.
[38] 刘进军,叶雷,卢瑛.银杏外种皮浸出液对樱花树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10(5):121-122.
[39] 李美琴.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2010,248(10):62,90.
一、研究方法和措施
1.以适应区域园艺产业需求为目标,设计中高职层次化培养目标,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对接
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专题研讨等,分析江苏及周边地区园艺产业转型升级后园艺行业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以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要求,设计中高职层次化培养目标。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素质基础和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围绕适应区域园艺产业发展需求,确定中高职阶段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初中级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初期为园艺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以后逐步成为技术员和技术管理人员。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能从事园艺产品经营、农业园区(企业)经营管理、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设计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初期为园艺生产、管理及相关岗位一线的技术员和管理人员,以后逐步成为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乃至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培养目标确定后,对园艺专业中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提炼了园艺职业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1)中职教育。职业岗位:农作物、园艺作物生产;农产品、园艺产品营销;绿化养护。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竞争意识;具有健康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具有创业和创新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具有一般作物生产及环境调控能力;具有常规种子繁育与种苗生产能力;具有常见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能力;具有常规农产品鲜储与营销能力;具有常用农机具的操作与保养能力;具有农业生产现场管理能力。(2)高职教育。职业岗位:园艺植物生产;园艺产品经营;绿化养护;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设计。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执行任务能力;具有通过网络、文献等途径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业、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具有园艺植物生产及组织能力;具有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能力;具有植物种子繁育与种苗生产能力;具有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杂草识别与防除能力;具有园艺产品经营能力;具有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能力;具有园林设计(初步)能力;具有农业园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具有农业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能力。
2.以满足园艺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构建中高职模块式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专业模块课程的开发,以满足园艺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按照岗位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选择课程的学习内容。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园艺行业企业标准等,使技能模块与资格证书相衔接。由中职、高职、行业企业三方合作,对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遴选,确定了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要求(见表1)。根据学习规律、教学优势,构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见表2)。
3.以强化专业教学工学结合为重点,探索中高职递进式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在项目试点班开展了“课堂+岗位”循环递进式工学结合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划分为中职、高职两大循环各三个阶段,即中职第1~4学期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每学期安排一至三周时间在校内实训场所进行单项技能实训,同时组织外出参观;第5学期为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安排8周时间相对集中的到农业(含园艺)生产企业、园区进行专业技能实训,有条件的中职校也可在校内生产基地解决部分学生和项目的实训;第6学期为跟岗实习阶段,全学期把学生相对分散地安排到农业(含园艺)生产企业、园区进行专业实习。高职第1~4学期除公共素质课程外,重点是专业主干课程和部分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阶段,每学期安排三至四周时间到园艺规模生产企业、园区进行专业技能实训;第5学期是专业拓展课程和新技术(开设专题讲座)的学习阶段,集中安排10周时间到高科技园艺企业、园区进行专项技能(跟岗)实训;第6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全学期把学生相对分散地安排到高科技园艺企业、园区进行专业实习。在中高职“两循环六阶段”的培养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识岗(中职认知岗位和了解专业)、练岗(中职参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高职参加专业技能和专项技能训练)、跟岗(中职在师傅带指导下参加一般性的技术工作;高职在师傅指导下完成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顶岗(高职学生逐步与正式员工一样完成生产任务)等循环递进式环节;学校在学生跟岗、顶岗期间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即安排师傅(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以一带一或一带几的形式,指导或带着学生完成学习与训练任务,这样学生毕业时都能达到直接上岗的要求。
二、阶段性成果
1.构建了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型课程体系
通过试点制定的园艺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含开发的专业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与课程形式上,中职教育体现了基础性与综合化,高职教育体现了专项性与项目化;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向实践教学倾斜,中职阶段突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高职阶段突出生产专项技能训练。新的课程体系明确了中高职教育的分工协作和培养重点,也能更好地发挥中、高职教育各自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2.建立了职业能力循环递进式培养模式
通过试点建立的“课堂+岗位”循环递进式工学结合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划分为中职、高职两大循环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专业教学与技能训练要求在层次上是逐步递进的。通过识岗、练岗、跟岗、顶岗等环节的交替培养,以及跟岗、顶岗期间师傅的系统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3.开发了园艺专业标准共享型课程资源
关键词: 园林工程;园路;新材料;新工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67
园林工程是对园林的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施工和管理,主要包括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园路工程、水景工程以及种植工程等多项内容。园路铺装是一个园林工程的基础,它贯穿于假山、湖泊、植被、建筑等各项构筑物中。很多城市大型公园、市政项目的兴建,园路铺装逐渐成为园林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园林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像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
1 园路铺装新材料的应用
1.1 抗蒸腾防潮性防护剂
抗蒸腾防潮性防护剂主要用于铺砖材料,防止由于持续高温、干旱或者长期潮湿导致砖块变形或者质量下降。与此同时,这种防护剂也具有一定的粘合作用,可以将土壤与砖块粘合在一起,起到固定作用。目前,这种材料已经应用于很多大型公园、市政广场、居住区等园路铺装中。
1.2 塑料盲沟和透水软管
塑料盲沟和透水软管主要采用聚合性树脂材料,可以很好的在园路下进行给排水的管线铺设,具有很强的集水性和挤压性。当水管进行排水时,具有较强的排水性,同时可以加强排水速度,当受到很大的压力时,可以在压力减轻之后迅速恢复原状,因此这种新型软管材料很好的应用到园路铺装当中。
2 园路铺装新工艺的应用
以城市公园为例,大连劳动公园是大连市内最大的主题公园,整体面积达102万m2,园内布置了各类观赏花卉,建筑阁楼,水体等等。公园始建于1898年,迄今为止翻修5次,在2014年10月底进行了第6次翻修,翻修内容主要对园路进行整改和重新设计。该公园主要以游客游玩、市民健身等功能为主。因此,园路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主干道,通往各类主体建筑及方便人群疏散使用,建议宽度:4m左右;次干道,园内指引游客到达各类景点使用,建议宽度:2~2.5m左右;散步道,为市民健身散步使用,建议宽度:1~1.5m左右;健身步道,以健身为目的的铺砖园路。
2.1 材料量值及前期设计
园路铺装工程相对复杂一些,尤其是铺装选用的材料,市面款式非常多。因此,园路铺装一定要在施工前期将材料进行确认,对于铺贴样式可以选择冰裂纹等进行处理。目前,很多园林施工单位这样进行前期准备。
2.2 场地放线及地形的复测
根据规划设计图以及施工地点的坐标进行放线,通过放出的场地边线,从而将铺装进行摆放,使用测量仪器保证放边线的效果。对照设计图纸及平面施工图对铺装园路进行复查,结合地形、给排水以及绿化地带设计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园路铺装的施工进度等问题。
2.3 土方挖掘与填方
根据地形地貌以及土壤环境从而调配出土方的搭配,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场内的土方使用或者从外引入土方,从而保证地形地质的一致性。在现代园路施工中,这个环节还要对土地的酸碱性、肥沃性进行分析,为日后种植或者其他用途打好基础。
2.4 场地复位及平整
填方之后需要对园路进行复位和平整,这个过程需要考虑日后建筑、管线以及排水口等位置的布置,从而根据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平整,最后达到园路平整的施工要求。
3 结论
园路铺装作为园林工程施工的重要项目之一,一些新材料、新工艺还是会层出不穷。需要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就是明确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范围,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改革与创新,保证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相关知识
园艺研究范文(5篇)
2021园艺花卉实习总结范文(精选5篇)
2024年520情人节活动通知(精选5篇)
花卉园艺课程(精选5篇)
营销活动策划方案怎么做精选5篇
园艺治疗理论范文(5篇)
家庭园艺市场分析(精选5篇)
绿化园艺工程(精选5篇)
花卉艺术论文(精选5篇)
花卉展览策划书(精选5篇)
网址: 园艺研究(精选5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308.html
上一篇: 中国花卉园艺期刊 |
下一篇: 第一章 园艺植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