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园林艺术与美学
§2 园林艺术与美学 第一节 园林美学概述 一、古典美学概述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 esθi:sis 。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通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也可以说美学是研究审美规律的科学,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 孔子 建立于“统一”,认为形式的美和感性享受的审美愉快 应与 道德的善统一起来,即尽善尽美,还提倡形式与内容的适度统一。(具有中庸的思想) 庄子 认为美在与无为,自由。 董仲舒 认为美在于和, 阴阳和谐统一 比达哥拉斯 美的本质就是和谐 苏格拉底 美和善是一致的 亚历士多德 美是“秩序、匀称、准确” 从“美”的造字上看 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 ——《说文解字》 综述美:即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地欣赏对象都叫“美” 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审美对象; 第二层含义是审美性质;第三层含义是美的本质。 现代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1)美的哲学 (2)审美心理学 (3)艺术社会学 (4)美的创造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美:园林师对生活、自然的审美意识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融合。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随着文学绘画艺术和宗教活动的发展而发展,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 一、自然美 自然事物中固有的能够引起人们审美愉悦的审美属性。 ※偏重于形式(以色彩、形状、质感、声音产生美)。 特征:变化性(时空变化、文化心理不同,所看到美不同) 多样性(不同的人观察美不同,不同景物可以有同一审美) 综合性(动静结合的美,树静风动) 二、艺术美 定义:是人的审美创造活动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 特征:形象性(用具体形象展现美) 典型性(艺术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创造性(主观创造的产物) 三 、园林美的属性和特征 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长、宽、高、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意境);另一种是线条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空间和心理思维空间。由此可见园林是物质与精神空间的之和。 园林美具有多元性 ,主要表现在园林的多因素和各元素之间不同组合的形式。 园林美又具有多样性,其表现在历史、民族、地域、时代性的多样性统一。 园林作为一个现实生活境域,营造时必须借助于物质造园材料,即园林美首先表现在园林作品可视的形象实体上。另外园林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片有限的风景,二是要有象外之象,境外之境,即是“景生于象外”,这种象外之境即是园林意境,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最大特点。 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它自然要受制于社会存在。 因此,园林美应当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种形态。 四、园林美的内容 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 ,具有10大方面的内容 (1)山水地形美 包括地形改造、 引水造景 、地貌利用、 土石假山等。 (2)借用天象美 借日月雨雪造景。如观云海霞光 看日出日落 听雨打芭蕉 造断桥残雪。 (3)再现生境美 仿造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4)建筑艺术美 (5)工程设施美 (6)文化景观美 (7)色彩音响美 (8) 造型艺术美 (9)旅游生活美 (10)联想意境美 三、园林布局形式美法则 (一)形式美概念:是自然事物和艺术作品外观形式上的审美属性。它可以离开内容的表现而具有独立的审美属性。 (二)形式美表现形态 4、光影色彩美 主要通过光的反射、色彩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感应,从而获得美感。色彩主要采用对比和谐和的手法。 5、朦胧美 产生于自然界是形式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使人产生虚实相生、扑朔迷离的美感。 风景园林中主要利用烟雨条件或者半隐半现手法体现朦胧之美。 1.线条美
相关知识
中国园林艺术的美学思想.ppt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ppt
第一章园林艺术、形式和特征.ppt
英国18世纪园林艺术
谈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
园林植物和园林艺术总汇.ppt
浙江大学:《园艺产品贮运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贮运与保鲜技术 8.2 第二节 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ppt
景观园林艺术构图法则.PPT
网络课程—园林艺术
第二章园林艺术理论
网址: 第二节 园林艺术与美学.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3178.html
上一篇: 西方园林美学思想.docx |
下一篇: 花园——人类精神的乌托邦和异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