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河南林州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河南林州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河南林州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陈彬彬   郑有飞   赵国强   陈怀亮   开通知网号

【摘要】:根据河南省林州市1987年至2004年的物候和气象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林州市近20年来植物物候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20年来,林州地区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刺槐(Robinia hispida Linn.)、梧桐(Firmiana simplex W.F.Wight)和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等木本植物的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变化不一致,生长期延长;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inn.)、藜(Chenopodium album Linn.)和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等草本植物的春季物候期变化不一致,秋季物候期均提前,生长期缩短。木本植物春季物候变化受冬末春初气温变化的影响最大、日照次之、降水最小,秋季物候期对气候变化基本没有响应;草本植物的物候期主要受气温影响,降水能促进草本植物开花。木本植物的春季物候变化可作为反映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彬彬;郑有飞;赵国强;陈怀亮;河南林州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年01期 2 张翠英;司奉泰;杨旭;樊景豪;鲁西南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11年S1期 3 范广洲;刘雅星;赖欣;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12年01期 4 王晓荣;庞宏东;胡文杰;牛红玉;郑京津;王瑞文;唐万鹏;武汉城市森林常见木本植物物候研究——以九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10期 5 马倩倩;黄建国;关注气候变化,加入观测植物物候的行列[J];大自然;2019年01期 6 代奎;曾秀;王鑫洋;薛乾怀;杜彦君;春季增温对亚热带木本植物物候和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年12期 7 于裴洋;同小娟;李俊;张静茹;刘沛荣;解晗;中国暖温带木本植物物候模拟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11期 8 魏育国;蒋菊芳;刘明春;梁从虎;河西走廊东部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12年01期 9 张福春气候变化对中国木本植物物候的可能影响[J];地理学报;1995年05期 10 孟凡栋;周阳;崔树娟;王奇;斯确多吉;汪诗平;气候变化对高寒区域植物物候的影响[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祺;缪启龙;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地区差异性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2 刘雅星;范广洲;朱叶玉;顾万龙;赖欣;中国木本植物生长季的变化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高祺;王磊;杜杉;河北省草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4 杨扬;光温水气象因子对植物物候驱动的研究进展[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5 侯鲁文;青岛园林植物物候调查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公园协会2007年论文集[C];2007年 6 李荣平;周广胜;植物物候模型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吕新苗;Khum Paudayal;朱立平;珠峰大气花粉特征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8 刘萍;2009~2010年极端天气事件对石家庄植物物候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白松竹;李焕;李新豫;阿勒泰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陈小敏;潘学标;魏玉荣;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及其对草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代武君;典型东北木本植物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20年 2 宋福强;热带引种植物物候和生长量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3 烟郑杰;增温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植物物候的影响及其机制[D];兰州大学;2023年 4 陆佩玲;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苗百岭;干旱与半干旱区植被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内蒙古大学;2017年 6 陈亚丫;增温和降水变化对高寒草甸植物物候、群落生产力和稳定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2023年 7 景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食叶昆虫和寄主植物物候同步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韦博良;乌岩岭次生常绿阔叶林不同菌根木本植物空间格局动态和密度制约研究[D];浙江大学;202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彬彬;河南省气候变化及其与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相互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2 潘元琪;古田山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的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聪;木本园林植物物候与花枝性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4 徐鹏雁;呼和浩特市城市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孙加慧;三江源地区积雪和植物物候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21年 6 马改改;中国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植物物候对降水格局改变的响应[D];河南大学;2015年 7 孙勇;云环境下植物物候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云南大学;2013年 8 陈沁;不同纬度下植物物候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海南大学;2022年 9 容文婷;澳门季色叶植物物候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0年 10 轩娟;季节非对称性增温和增水对温带典型草原植物物候的影响[D];河南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明禄;高寒植物物候序列对气候变化响应不同[N];中国气象报;2016年 2 记者 刘苏雅;一张网监测近3000种木本植物[N];北京日报;2024年 3 记者 吕慎 陈冠合 通讯员 邓朝义;贵州发现木本植物新种马岭河算盘子[N];光明日报;2022年 4 本报记者 苏颖 编译;美木本植物育种成果丰硕[N];中国花卉报;2017年 5 记者 骆会欣;高效节水木本植物将上屋顶[N];中国花卉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骆会欣;嘉泰瞄准水生木本植物[N];中国花卉报;2011年 7 徐扬;辽宁:草本植物生长周期变长,农时提前[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记者 范敏;《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将出新版[N];中国花卉报;2011年 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赵辉;两次调查摸清木本植物底数[N];湖北日报;2021年 10 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赵辉 许红霞;湖北省有2783种木本植物[N];湖北日报;2021年

相关知识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广州园林绿化部分推广树种物候观察小结
物候模型在北京观赏植物开花期预测中的适用性
近30年呼和浩特市山桃、紫丁香叶和花的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常绿阔叶树种栲树开花物候动态及花的空间配置
温度与降水协同作用对短花针茅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中药甘菊花露的形态特征及其生境分布!
2023河南农业大学808园林植物栽培与遗传育种考研大纲已发!

网址: 河南林州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55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贵阳木本植物始花期对温度变化的敏
下一篇: 弱磁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