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00字。
诗歌鉴赏专题辅导一
鉴赏其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映等;此外还有修辞方法的运用。
(一) 分析下列名句的主要艺术手法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答: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破”使人触目惊心,“深”使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并且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答:三、四句抒情。作者把桃花潭水深与情深结合起来,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妙在“不及”,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的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情真。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全诗四句皆对,一句一景,似乎各不相干,其实是一个整体,因为具有同一的喜悦情调。
(二) 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回答问题: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三) 阅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答问题:
问:“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
(四) 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答问题:
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
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
(五) 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回答问题: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
(六) 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回答问题:
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表达作者的热爱之情。
(七) 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回答问题:
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八) 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回答问题:
问: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
(九) 阅读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回答问题:
问: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评价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1)注意诗歌种类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2)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建功报国忧古伤今
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
(3)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
1.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
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 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原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
4. 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存在。
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鉴赏思想内容的步骤
A. 描写了什么形象
B. 构成了什么意境
C. 抒发了什么情感
D. 表现了什么人格
【模拟试题】
1.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A. “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B. 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2. 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尽,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涵谷关。
御苑:皇家的宫院。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A. 首联、颔联哪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B. 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相关知识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生字表笔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PPT教案
母亲节花教案
诗词鉴赏技巧之倒装现象
七年级劳动技术课教案人教版(精选13篇)
水仙花诗歌鉴赏
专题辅导
花简笔画幼儿教案
作品鉴赏
【教案】6.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教案含教学反思【人教版】生物选修一.doc
网址: 诗歌鉴赏专题辅导教案 人教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27786.html
上一篇: 穆里尼奥:曼联阵容和上赛季一样 |
下一篇: 《花牛歌》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