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的大宗商品电商,吸引了众多淘金者,石油,煤炭、化工、铁矿石、钢铁、有色金属、纸、水泥、皮革、农产品等各行业的大宗商品电商平台层出不穷,而“找X网”模式已成蔓延之势。
创业成功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有些平台已成长为行业翘楚,有些平台成了炮灰。每一个成功的大宗商品电商平台背后,都隐藏着无数个失败者的身影。
对于大宗商品电商创业者来说,创业成功与否不可预知,但以下这4种大宗商品电商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你至少可以避免,从而少走弯路。
一、过度迷信“找X网”模式
在找钢网、找塑料网、找煤网获得巨额融资后,一大批找字辈网站冒了出来,都想直接拷贝找钢网的成功经验抢占市场,争取融资。但我们跟踪发现,从现阶段情况来看,大部分直接拷贝“找X网”模式的平台发展并不如想象中乐观。
归根到底,正如找塑料网创始人牟斌认为的那样,不是所有品类都适合“找X网”模式,只有那些具备以下6个特点的行业才适合“找X网”模式:
第一、是市场体量足够大,并且是买方市场,供大于求;
第二、就是产品标准化,比如塑料20%的品类占了80%的市场;
第三、价格浮动大,如果价格不浮动,客户找你一次之后下次就不来找你了,价格浮动大用户才有询价的需求;
第四、交易环节比较多,货物从厂家出来要经过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到终端手里;
第五、市场比较集中,线下存在大型批发市场;
第六、上下游极其分散,从业人员比较多。
在钢银总经理白睿看来,不是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可以和互联网结合,有些东西结合是没有意义的,一些小的品类,比如说铝、稀土等,这个市场品类非常小,空间不大,从这个角度讲没有意义。
IDG资本副总裁张海涛更是直截了当的说,只有那些线下有大的批发城的行业才有可能有做成B2B交易的机会,才能在规模、交易匹配需求的刚性上支撑起一个交易性平台。
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做项目的时候我们可能要面临“抄”与“不抄”的问题。首先不要排斥“抄”。但抄一定要抄的有水平。
比如像马化腾,以前他抄人家QICQ,但是他后面的一些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了被抄袭者,这种抄的境界就完全不一样。还有姚劲波,他从美国抄来的形式,而58同城如今的运营模式则非常接地气。
B2B同样如此,虽然B2B电商模式基本相似,但不同行业也有自身特点,需要结合本行业实际采取什么模式。
那些疯狂拷贝“找X网”模式的创业者,得醒醒了,真不是所有行业品类都适合“找X网”模式,照搬照抄完全不考虑行业实际的做法得反省了。
二、过度迷恋GMV
翻开新闻报道,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交易额屡创纪录的消息多得数不胜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需要指出的是,某些大宗商品电商平台起步早,发展快,已成长为行业巨头,这些平台公布的交易额可信度自然高。
但有些大宗商品电商平台刚成立一两个月就放出豪言交易额破五亿、十亿,业绩月月翻倍增长,其数据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
为何有些平台会热衷于夸大数据呢?因为在B2B 2.0时代,大宗商品B2B平台已切入交易环节,GMV已成为考核平台价值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投资人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无关
于是乎,一些对行业逻辑理解不深但是却很懂创投逻辑的团队果断开启了2VC的模式,包装豪华团队,刷来海量流水,炒作时髦概念。
他们不关注大宗商品电商诞生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仅仅善于利用概念炒作来包装自己,仅仅善于做出漂亮数据,这个时候,GMV自然成为包装他们的最佳工具。
大宗商品电商化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提升传统行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如果过分迷恋GMV取悦投资机构,忘了创业的初衷,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15年上半年大热的一亩田就是前车之鉴。
三、过度纠结自营还是撮合
“自营还是撮合”,这恐怕是大宗商品电商里争论得最激烈的问题。
但在找钢网创始人王东看来,这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你怎么来获取大量的订单流,入口为王,怎么成为这个行业的入口是你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至于这个入口怎么建立?通过撮合服务建立?还是通过自营服务建立?还是通过其他角度切入?比如说有一些人通过物流切入,有些开发了智能识别软件来切入等等,都可以。关键看你主要的思维焦点聚焦在什么,你怎么建立入口,成为行业的入口,在他看来是一个最关键的事情。
钢银总经理白睿也认为:“自营也好撮合也罢,都不重要。未来你们会看到,没有绝对的撮合,也没有绝对的自营。自营也会撮合化,撮合也会自营化,最后集中点就是做寄售。就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帮上游处理过剩的资源和产品,能够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对接下游,就这么点事。”
看到了吗,钢铁电商的两位大佬都已经不纠结撮合还是自营了,你还纠结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给行业,给客户带来切实价值才是王道。
四、创始团队搭配不合理
在大宗商品电商行业,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例子:
几个IT男从投资人那里拿到钱,雄心勃勃闯进大宗商品电商行业,想用互联网技术颠覆传统行业,却因为不懂传统行业水土不服而折戟;
也有些传统经销商看到大宗电商火热,也拉一队人马闯进来做平台,用的是还是传统那一套方法,把线下的自家交易数据直接导到平台上,这样做的结果自然不会理想。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创业团队搭配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宗商品电商平台创业的成败。
做大宗商品电商,创始团队如果没有互联网背景的人很难成功,因为这样的平台很难相信他们会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事;同样,如果创始团队没有大宗商品过来的人,也会走得比较艰难,在“水比较深”的大宗商品行业混,没有懂行业的人,仅靠热情肯定会吃亏。
可以说,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他们的创始团队搭配都相对合理。
比如找煤网的创始团队由阿里的技术、阿里的运营、中控的地推、煤炭行业的行业精英组成。
找塑料网的创始团队有熟悉大宗商品电商的行业人士、也有阿里的运营和18年传统塑料行业经验的行家。
此外,像美菜、链农、宜花科技等平台,创始团队同样具有互联网背景+传统行业背景的搭配。
文章来源 | 大宗商品电商圈 文/Tony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花店网站建设:打造极致鲜花电商平台攻略
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双十一”电商平台补贴销售名优酒,低价白酒乱象引关注
电商平台物流配送时效承诺书.doc
2017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行业报告
新华指数|花木传统电商平台销售量占比高 新电商平台涨势显著
鲜花电商服务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ppt
《2017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行业报告》发布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智能电商新未来:AI技术在电商平台的深度应用与发展趋势
网址: 【关注】大宗商品电商平台,建设中常遇到的四种问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38999.html
上一篇: 山东青州市社建设花卉电商物流一体 |
下一篇: 企业进行电商平台网站建设,需要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