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现场的雕塑作品《丝路金桥》。
舒 杰摄
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公共艺术除了具有一般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时代中的人共情共鸣
符号,是简洁通俗又极具传播力、影响力的语言。国际友人在谈论中国时,往往会提到有标志性的符号,比如长城、故宫、长江、黄河等,近年来高铁、新能源汽车也被频频提及。标志性的国家文化符号,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和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符号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中国和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藏。当前,我们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艺术创作,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高度,认识公共艺术在国家文化符号塑造乃至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便思考如何以此为主题创作公共雕塑艺术作品。创作中我想到了“桥”这一意象。形式各样的桥遍布世界,桥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连接、沟通和交流,文化意象鲜明灵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相契合。
于是,我结合“桥”的意象,以著名的赵州桥为原型,用约两万块融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国花的“琥珀金砖”,创作了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丝路金桥》。这件作品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要主场外交活动主会场的标志性景观,以艺术语言向世界描绘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和美景象,诗意地呈现了中国“和”文化的美好,传递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公共艺术除了具有一般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时代中的人共情共鸣。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中国话语、中国叙事的重要理念。
对外文化传播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构建国家文化符号需要丰富的内涵支撑,需要不断创新创造。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配套推广方案,带动文化符号“走出去”,让世界感知、熟知。期待涌现出越来越多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国家文化符号,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6日 10 版)
(责编:王郭骥、张沛)
相关知识
菏泽:讲好牡丹故事,让国色天香传更远——中国菏泽网
讲好植物故事,第21届世界月季大会花落中国南阳
构建名品方阵 讲好品牌故事
讲好中国植物故事——《万物共生大讲堂》线上版第三期龙春林《花草树木的故事》
打造中华文化标识 向世界讲好菏泽牡丹故事 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成功举办
白玉兰如何才能更“出圈”,科研、文化、品牌一齐发力讲好市花故事
舞剧《兰花花》:讲好中国故事 跳出中国舞步
讲好桂花故事 散发独特“花香”
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
世纪樱花成立19周年 助力更多品牌讲好中国故事
网址: 善用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新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59275.html
上一篇: 130米长“巨龙”空降上海南京路 |
下一篇: 【前沿分享】点亮243种濒危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