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花道技艺
日本的插花技艺又称为“花道”,是独具日本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一,同时也是日本民族的智慧结晶之一。这种插花技艺涉及到文学、美学以及艺术等多个领域,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它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哲学道理,让人们在享受美的同时又能陶冶情操。
日本古代的插花技艺往往包含着日本人世代传承信仰的自然观、审美意志和人伦道德观念,因此人们在插花时不仅学习的是一种技艺,更是在感悟人生的哲理。在古代的日本,人们极为重视这门技艺,有些人家甚至将其列为结婚嫁娶的必修课程。
遣唐使小野妹子留学大唐,为日本插花找到学习源头
小野妹子将茶花从唐朝传回日本,由德酷太子推行开来日本古代的插花技艺起源我国唐宋时期的佛教活动,唐宋时期我国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而当时飞鸟时代的推古天皇的太子圣德酷爱佛教文化,他摄政指导日本的政治和文化部分,由此他在推古天皇15年派小野妹子出使唐朝,旨在学习唐朝文化及佛教文化。
小野妹子在任期间先后两次从中国将唐朝礼仪、佛前供花和供花使用的花瓶器皿传回日本,奠定了插花技艺的开始。九世纪中叶,日本受中国花瓶造型和艺术设计的影响,日本的插花技艺不再局限于宗教,开始将其作为室内装饰品。
送别遣唐使
足力时代茶花具备观赏和娱乐价值,从江户时代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足利时代的日本虽然是武士封建的时代,但是足利将军酷爱中国文化,效仿中国七夕供陈的习俗开办插花比赛,此时的插花技艺已经倾向于观赏和消遣娱乐的功能。
进入江户时代,受统治者闭关锁国、加强对内统治的影响,日本在这一时期进入太平盛世,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使得插花技艺飞入寻常百姓家,插画技艺由此不在局限于贵族生活中。随着1854年美国用武力打开日本国门,更多西洋花卉进入日本,在此基础上日本不得不选择东西融合,产生更多流派和艺术风格类型。
插花融入日本民族生活,依赖“家元”师徒制、政府“强迫”性传承
日本的插画技艺能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日本社会以及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得到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源自于其独特的传承体系和历代政府的重视。
1、师徒秘传,不仅要继承手艺还要负责职业化经营
家元制是日本多种传统技艺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师徒秘传的方法和嫡系相承的形式传授技艺,在组织形式上制定了严格的条规。在这一组织体系中,家元家元处于最高地位,担负着传承技艺、管理体系事务等重任。这一体制与我国学徒关系相类似,但日本的家元还负责职业化的经营,不只是单纯的传授技能。
师徒传承制
此外,随着日本物质文化的发展和时代变迁,传统插花技艺的流派越来越多,为了在竞争中拓展各流派自身的发展空间,各花道家元通过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开设插花教室、创办插花学校、举办插花活动(展览、表演、比赛)、发行报刊杂志等各种形式与手段,不遗余力地传承、推广各流派自身的技艺与文化。
2、政府把插花技艺列入女子必修课,强迫性传承
日本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财产,并在1899年制定颁布《高等女学校令》,有史以来第一次将插花与缝纫、女子礼仪、茶道一同作为女子情操教育的重要一环列入女子学校的教育课程,使插花成为女性不可或缺的教养或新嫁娘必须掌握的技艺。实际上在法令颁布之前,据日本相关历史书籍记载,插画技艺在封建社会时代一直是女性的必修课程,甚至在足利时代更是受政府影响成为男女最受青睐的文化课程。
插花形式与流派繁多,各自有独特的特点和用处
插花技艺作为日本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源自于日本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神佛的敬仰。日本花道主要有立花、生花、盛花、投入花和自由花五种插花形式。其中以立花和生花最具日本民族特色。
立花:重大活动时运用的庄严之花
立花,也就是竖立的花。起源于16世纪,在17世纪第二代家元池坊专好时期形成并发扬光大。一般用于重要庆典活动,有庄严、端正之意。立花一般使用铜制、釉陶质地的花瓶,瓶身多为宽边、窄口中高等古形瓶,花瓶的长宽高也是按照黄金分割率的比例进行生产。立花固定用7-9枝花材构图,分为上中下三段插花,要求左右对称并竖立的花型。此类花型对花枝的长度和伸展方向都有严格规定,象征着山川峻岭、岩石峭壁等大自然的景观美。
立花
生花:最具哲学意义的插花方式
生花,也就是代表生长着的花。生花一般使用紫铜、青铜材质的金属花瓶和竹子、木头制作的花器以及陶瓷花瓶,主要是衬托生花简约大方的格调,在花瓶的形状上多以尊、觚(立鼓形)、爵、平壶、薄边铜瓶、细口花瓶、水钵、钓花器、舟形花器等为主。
生花以三枝主花为框架,大部分组成半月形等不对称样式,此种插花所需材料少,构图简洁,造型优美,通常使用松、竹、梅、水仙、柳、荷、牵牛花、鸢尾、樱花等,表现天、地、人的深奥哲学内涵。
盛花:表达花卉绚烂多彩,深得年轻人喜爱
盛花是小原流的小原云心所创造产生的,因整个插花形态像是将花堆积或盛放在花器中一样,故而得名盛花。盛花常用紫砂、白砂和彩陶质地的方形水盘、莲型平水盘。此类型插花要求重心低,花枝繁多且花朵颜色艳丽,主要有直态、斜态和垂态三种形式。盛花因其不拘形态而受年轻人喜爱,主要表达自然植物绚丽多彩的美感。
投入花:展现花草自然朴素的诗意美
投入花也称为“折入花”,主要是将所需花材随手插入花瓶,起源于16世纪的茶道。投入花所使用的的花瓶一般为陶瓷材质,例如中国古代官窑陶瓷花瓶中的虎耳花瓶、细颈花瓶等。此类型插花所用花材较少,且可以随意插入花瓶,带有简单性、主动性、质朴性等特点。投入花旨在表现花草的自然之姿,展现朴素、诗意化的自然美。
盛花
自由花:根据自身爱好随性而为
自由花是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如其名,主要体现人们追求猎奇的心理,分为生活之花和艺术之花两种,但更多偏向于艺术之花。创作者无需根据传统技艺的条条框框进行插花,只需用自己的眼睛和感觉去发现草木之美,着重去表现当下和现在感觉到的东西。
“花道”将自然属性放在首位,借助插花体悟人生之道
虽然日本古代的插花技艺缘起于中国,但受到日本本民族崇敬自然、追求自然之美等思想的影响,最终聚合内化为本民族特色。首先插花技艺具有浓烈的自然特色,日本民族自古至今都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赋予了生命,应当值得被尊重。在这种观念下日本的插花技艺强调将花草的自然性放在首位,遵循自然,展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再次插花技艺有人文性的特点,技艺的创作过程并非只是简单地将花草拼接起来,而是借助插花这一过程来体悟人生,学会为人处世道理。
简简单单几只小花,却能净化心灵、提升民族道德水准
日本古代插花技艺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不仅仅体现在自然意识方面,也展现在艺术、美学等方面,是一种综合性文化价值的体现。
1、净化心灵,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水平
在古代,无论男女都是非常喜爱插花技艺的,这一技艺连接着日本的社会、文化、生活和历史,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首先插花技艺促成日本的礼制发展,插花技艺蕴含着以礼待人、以诚待人的精神意义,从技艺践行中人们对这种文化潜移到自身心灵中,从而养成彬彬有礼、互相谦让的社会观念,建立一个彼此信任、礼貌有序的社会大家庭。其次这种技艺传达出修身养性与陶冶情操意境和理念,力求达到净化心灵与思想的目的。
2、对于思想教育和文化培养作用至关重要
日本插花技艺意在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通过践行技艺的过程来提升学习者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修养,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习者认识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提高其审美能力。
插花技艺首先强调人的观察力,自然景观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插花之人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迅速的捕捉到自然界中花草木细微的变化之处以及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此外还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及极富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象力,在这些思维条件下,学习者还需要进行和谐的自然观和高雅的审美观的熏陶。
花道意境之美
总结
日本古代的插花技艺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宋佛教盛行时期,受我国“佛前供花”等习俗的影响而逐渐演变的一种特殊民族文化。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且以家元制的特殊传承形式延续至今。
从日本最早的飞鸟时代开始,插花技艺不断演变流传,至今共保存立花、生花、盛花、投入花和自由花五种艺术造型。每种艺术造型都有其独立的哲学价值和深奥内涵,体现不同的人生观念,也就是说插花技艺不仅展现的是自然艺术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在教育和社会文化上都产生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插画世界》
2、《插花艺术基础》
3、《中外插花艺术比较研究》
相关知识
日本花道“拜师”唐代,可洗涤心灵、提升素养,它有何玄妙之处?
日本文化日本花道
『美しき日本文化』華道/花道
日本传统文化:花道、茶道、歌舞伎
兰州艺人逐梦“敦煌花道” 引民众体验“慢生活”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日本花道文化讲座
日本花道及其文化内涵.docx
【L+SPACE】花道体验文化沙龙:日本花道的根源~
日本花道之韵
日本花道,侘寂之美
网址: 日本花道“拜师”唐代,可洗涤心灵、提升素养,它有何玄妙之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9642.html
上一篇: 小溪花道 |
下一篇: 一花一世界,初识池坊花道 |